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6 13:24:00
11月16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8第七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四川證監局局長滕必焱在致辭中表示,四川上市公司規模逐步發展壯大,業績快速增長,質量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推動四川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下一步,四川證監局將圍繞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服務實體,務求實效,充分發揮監管工作對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供給、服務保障和規范引導作用。
每經記者|王小璟 每經編輯|王曉波

11月1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8第七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論壇以“問道高質量 增長新動能”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上市公司如何提升創新能力、加快轉型步伐;資本市場如何深化改革、助力實體經濟。
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滕必焱在致辭中表示,四川上市公司交出“高質量”成績單,規模逐步發展壯大,業績快速增長,質量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滕必焱同時指出,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四川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這些問題和風險既是市場聚焦點,也是企業下一步發展的發力點,同時還是做好上市公司監管的著眼點。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滕必焱指出,經過二十多年的市場競爭,四川上市公司規模逐步發展壯大,業績快速增長,質量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推動四川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滕必焱用翔實數據從四個方面說明四川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態勢良好。截至2018年10月底,四川共有上市公司120家,家數和市值均排名全國第八位,中西部第一。2018年前三季度,四川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446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20%,高于全國11%的增速;平均凈資產收益率6.8%,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高于全國5.1%的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有22家公司凈利潤超過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家。
二是股權融資金額穩中 有升,為創新研發提供資金支持。今年前三季度,四川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融資方式獲得融資額242億元,同比上漲1.44%,排全國第10位。其中,成都市有5家公司通過IPO融資94億元,其IPO家數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5,融資金額排名第2。此外,轄區上市公司通過公司債融資70億元,排全國第8位。
三是上市公司推動新舊動能轉化成效凸顯。2015年至今,四川新上市32家公司中,屬于新興產業的企業24家,占比75%,主要分布在智能制造、互聯網、信息技術、文化類產業、高新技術服務等領域,契合新經濟發展。
2015年至今,四川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140起,涉及金額853億元,其中標的資產屬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的并購重組58起,涉及金額395億元(占比分別達41%、46%),促進四川省經濟提升“科技”含量和創新成色。
四是回報投資者、踐行社會責任的主動性提升。截至目前,四川轄區8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合計170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5.79%和15.90%,分紅家數和金額再創新高。分紅家數和金額的上漲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轄區上市公司環保意識增強,40家重點排污單位上市公司全部在2018年半年報中披露環保信息。部分上市公司運用募集資金加大環保投入,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同步顯現。
同時,四川上市公司參與精準扶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增強。2018年上半年轄區上市公司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合計直接捐贈金額達1200萬元,捐贈物資252萬元;在貧困地區投資項目11個,投資金額918萬元;選派干部駐村人數43人。上市公司用好行業優勢,助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示范效應進一步顯現。

盡管四川上市公司交出了“高質量”成績單,但是滕必焱也提出,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四川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滕必焱表示,這些問題和風險的存在,可能拖累企業自身轉型發展、質量提升,甚至向行業和區域傳導,對整體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具體而言,一是產業結構與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存在差距。四川上市公司中有83家為采礦、冶煉、化工、造紙、電力等傳統行業,占總數的69.17%。
2017年度,轄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比1.7%,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低于重慶2.5%的水平,與經濟發達省份水平(江蘇2.26%,廣東2.03%)相比也仍顯不足。
總體來看,傳統勞動密集型和重資產企業仍是四川上市公司的主要構成,在過去的發展中,吸納了大量社會就業,貢獻了較多稅收,對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代表我省經濟“未來”的新興力量在上市公司層面有所聚集,但所占比重仍然不高,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資本市場功能沒用足和沒用好的現象并存。一方面,部分公司自上市以來就沒有實現過再融資,也沒有開展過市場化并購,還停留在原來的市場、技術和規模上,守著上市公司平臺“睡大覺”,作為公眾公司的引領帶動示范效應沒有充分顯現。部分上市公司選擇重組標的不審慎、盡調不充分,沒有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鏈接,還停留在追求短到中期報表利潤的層次,導致未獲審核通過。
另一方面,四川上市公司濫用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工具的情況也較為突出。脫離主業,超需融資、炒作概念、盲目跨界等情形時有發生,不僅短視而且危險,為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埋下了風險隱患。
比較集中的體現是,部分公司高估值并購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商譽。2018年三季度末,轄區61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譽,總額200億元,占上述上市公司凈利潤75%。并購進來的標的如果經營管控不善,可能產生商譽減值,導致經營風險。
三是規范意識和風險意識不足,違法違規時有發生,個案風險比較突出。部分企業內部治理規范性較差,對規范運作認識不足、行動不實。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發展面臨困難的情況下,違法違規運作問題突出,財務造假、資金占用、違規減持等問題又有所抬頭。
部分上市公司股東風險管控不力,期限錯配過度負債,股票質押面臨平倉或個人債務到期無法清償,對市場流動性造成沖擊。盡管部分個案已經成功處置,但后續風險依然不容忽視。

滕必焱指出上市公司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風險。他指出,這些問題和風險既是市場聚焦點,也是企業下一步發展的發力點,同時還是做好上市公司監管的著眼點。
滕必焱表示,下一步,四川證監局還將圍繞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服務實體,務求實效,充分發揮監管工作對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供給、服務保障和規范引導作用。
一是鼓勵上市公司打造創新內核,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四川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是國家內陸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支撐,更是全國唯一一個圍繞加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來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地區。
四川證監局將繼續積極支持上市公司著力提升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大局和地方具體部署的意識和能力,立足企業發展實際,精耕主業,在發展四新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國企改革、軍民融合等方面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同時,落實證監會發布的有關并購重組審核分道制產業政策,鼓勵轄區上市公司打造創新內核,研究新技術、新業態、探索新模式、新產業,以創新為動力謀求高質量發展。
二是引導上市公司用好資本市場工具,借力資本市場平臺謀發展。證監會正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一部署,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交易監管,鼓勵價值投資。
近期,《公司法》修訂完成,依法規范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行為,定向發行可轉債用作重大重組支付手段正在試點,并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等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
下一步,四川證監局將抓好政策落實,引導優質高效要素流入,劣質低效要素退出,推動有條件的上市公司要通過配股、增發、可轉債、公司債等多種方式進行再融資,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加快產業升級,改善資產質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負債率高的公司,利用并購重組或積極配合相關方面推進市場化債轉股,降低企業杠桿率,甩掉包袱,加快發展;科技型、創新性企業更要用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方式激勵措施,吸引、留住核心人才和團隊。
三是督促上市公司強化內部治理,提升風險意識和規范意識,走健康有序、依法合規的發展道路。資本市場是一個法治市場,法治興則市場興。四川證監局將持續強化對財務造假、“忽悠”重組、信息操縱的打擊力度,督促上市公司切實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并在近期采取培訓宣傳、專項檢查等措施推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落地,促進上市公司全面落實公司治理和內控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架構,規范“三會運作”,強化制約監督,將健全公司治理從外部壓力轉變為內生需要。
同時,推動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化解的責任意識。對于當前已經存在的風險,四川證監局將與地方政府、相關機構一道,助力企業度過“爬坡上坎”的關鍵期,引導上市公司及股東在守法誠信、盡責自救的前提下,用好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及各部委的紓困政策。
滕必焱指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推進,需要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上市公司股東和管理層、行業自律組織、新聞媒體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配合。
最后,滕必焱代表四川證監局,誠摯歡迎省外上市公司,到四川落戶、投資,與四川資本市場緊密合作、共謀發展。四川證監局將一如既往,立足監管、做好服務,與大家一道,共同建設和諧健康穩定、高質量發展的轄區資本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