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9 00:47:15

文/高小雅
專訪嘉賓 唐學慶
紫馬財行創始人、CEO唐學慶,中國創投委常務理事,北京大學EMBA,精通全資產管理運營及企業戰略規劃,擁有10年以上成功的資產投資管理經驗,更對風險投資及TMT領域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厚的創業經驗。憑借自身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唐學慶榮獲“互聯網金融品牌風云人物”“2018中國創新經濟年度貢獻人物”等多項榮譽。
全行業沖刺備案的大趨勢下,監管動態備受關注。近日,媒體邀請了紫馬財行創始人、CEO唐學慶先生談談關于合規背景下網貸平臺發展問題,以下為文字實錄。
媒體:網貸行業合規檢查和備案工作的重啟,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可以說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對網貸平臺而言,合規檢查的結果無疑將直接影響平臺備案進程。對此,紫馬財行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唐學慶:合規是網貸平臺發展的基礎。一直以來,紫馬財行積極踐行合規,規范發展,資質完備,在合規性上具有先發優勢。備案工作啟動后,我們紫馬財行把合規要求落到實處,自覺按照最嚴標準進行整改,創新應用金融科技成果,成就“小而美”的普惠金融平臺,合規備案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按照監管要求規范經營,實現業務全流程合規。紫馬財行具備ICP備案和ICP經營許可證、AAA級企業信用評級認證、三級等保等資質,2017年上線了銀行存管系統。我們十分重視平臺的合規工作,公司成立了以我為組長、高管帶頭、法務風控技術等部門高效配合的合規自查專項小組,邊整改邊落實,持續推進平臺全業務流程合規透明。
二.堅持資金隔離資產穿透,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深入,網貸平臺逐漸脫離早期單純的流量模式。在資金隔離資產穿透的前提下,紫馬財行兼顧合規運營與技術創新,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在服務三農、扶持中小微企業、布局消費信貸等方面多元布局,爭取將更多利益讓渡給平臺用戶。
三.借助金融科技力量,不斷優化風險管理。就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相關領導在今年金博會上提到的,金融科技是一系列新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的組合,它的底層是科技,內容卻是金融,紫馬財行在借助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等技術力量提升平臺服務效率的同時,遵守金融法規、秩序,關注金融科技的合法價值。
四.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紫馬財行秉承“資金隔離資產穿透”的原則規范運營,在多個渠道開展信息披露和出借人教育工作,保障出借人的各項合法權益。
媒體:網貸監管趨嚴,行業洗牌加速,網貸行業機構紛紛轉型尋找更科學的業務模式。根據紫馬財行披露的數據,成立三年來,紫馬財行的逾期率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可以與大家分享您的經驗嗎?
唐學慶:紫馬財行為平臺用戶打造專業的安全保障體系。在法規政策層面,紫馬財行業務合法、電子合同合法、用戶借貸關系與出借合法,在數據安全層面,紫馬財行與金牌技術合作,防護數據安全鏈接,銀行級專服系統保障交易平臺安全穩定,遠低于行業的逾期率還得益于“紫魅”風控系統提供的安全保障。
一.標的項目七層篩選重重把關。每一次選擇資產項目,紫馬財行都會經過實地考察、信用審核、背景調查、還款能力、資料核查、借款審核和風控委員會的審核。
二.關聯人員內外風控層層安全。除內部全程風險控制、全員風險控制外,紫馬財行堅持做到每一個項目政府及合作方(擔保公司、保險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實現全面的風險控制。
三.合作機構業務資質戶戶篩選。紫馬財行選擇合作的機構,均通過嚴格考察,在行業資質、業務標準、操作規范上有著高標準嚴要求,為客戶的資金安全提供優質保障。
在此基礎上,“紫魅”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會進行充分的風險預警管理,嚴守貸前審批、貸中復查和貸后管理三大環節,也能為確保項目逾期風險降至最低。目前我們已經服務了近百萬用戶,沒有讓一位出借人遭受損失。
媒體:未來,紫馬財行的發展規劃是?
唐學慶:紫馬財行以優質服務為導向,以金融科技為驅動力,致力成為一家“小而美”的精品互聯網金融信息中介服務平臺,通過手機APP實現出借端和借款端的投融資需求的對接,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滿足更多用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未來五年的業務重點:
(1)完善“紫魅”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
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依托與第三方數據公司合作和紫馬沉淀數據構建的大數據存儲平臺,在迭代優化決策引擎的基礎上搭建以規則引擎、授信引擎、反欺詐引擎為核心模塊的機器學習模型,快速識別目標客戶的風險特征,從多維度分析目標客戶的履約意愿與履約能力,精準鎖定目標客戶的信用等級及授信額度,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豐富經驗和數據的挖掘能力,對貸前、貸中、貸后實時立體監控、預警,并迭代驗證,迭代優化的風控體系,確保風控體系發揮實用價值和預警價值。
(2)服務“個人消費信貸”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目標人群。
當前中國個人消費信貸需求未被滿足,現階段互聯網消費金融滲透率低,發展空間大。此外,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融資服務方面,小微企業又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障礙。實踐證明,互聯網金融平臺已經成為小微融資的新生力量。
(3)精細化資產布局,關注并扶持中小微企業實體經濟發展。
消費信貸業務。“紫魅”風控系統使紫馬財行消費金融業務風險可控,資源可控,未來紫馬財行還將與更多領域的優質品牌合作,探索更多可能。
中小微企業融資業務。隨著供應鏈金融和“三農”產業政策扶持程度增大,互聯網金融平臺迎來了布局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的絕佳契機。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參與填補了傳統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空白。通過與擔保公司、小貸公司等合作,紫馬財行可以充分發揮流量優勢和信息中介的職能,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有效的助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