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7 00:40:30
每經記者|余佩穎 每經實習編輯|杜 毅

11月13日,愛丁堡議會文化委員會前主席以及愛丁堡藝術節委員會前主席理查德·路易斯(Richard Lewis)將來到成都,出席由每日經濟新聞以及美國事件管理學會(AEMI)共同主辦的“盛事天府·智享2018世界文創品牌(成都)峰會”,將愛丁堡豐富的藝術文化經驗帶給這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作為峰會重要嘉賓,路易斯將發表題為“借助藝術與盛事打造‘世界文化與旅游名城’”的主旨演講,并將與多位國際文創活動策劃大師以及國內文創領域頂級專家展開交流。
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現被譽為文化產業的“奧林匹克盛會”,每年8月藝術節開幕時,愛丁堡的街道上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觀眾,旅店的老板熱情地歡迎著游客,酒館也得以合法延長營業時間。
節日地道推廣城市文化就會自然而然
作為一名指揮、作曲家、抒情詩人,路易斯的成長及工作經歷曾讓他走過許許多多的城市。出生在悉尼,但路易斯學習啟蒙的地方卻是在愛丁堡。進入大學,他去了牛津大學的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Oxford)研讀音樂,隨后又回到愛丁堡,在愛丁堡大學完成了他的碩士課程。
音樂可以說是打開路易斯職業生涯的第一把鑰匙,他曾在倫敦國家歌劇院工作一年,當時師從英國著名指揮家大衛·帕里(David Parry)。之后,他又去了德國西南部的一座美麗城市曼海姆,在那里的國家劇院擔任指揮。
路易斯在有的城市會駐足長留,有的城市或許僅匆匆一瞥。當踏上這些城市時,路易斯總是盡情地去感受它們的文化。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到應該如何讓更多人去理解、去感受,去與一個城市的文化靈魂產生共鳴時,路易斯說,“回到這個城市中去”。
“要了解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對于它的看法,以及他們是如何向外人描述他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至關重要的是,節日活動本是來源于城市,要讓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都能體會到這個節日的‘地道’。”路易斯向記者娓娓道來,“當做到這一點后,推廣城市文化靈魂的工作便會自然地展開,這個靈魂它是‘真實的’,深深扎根于這座城市的。”
2001年起,路易斯在艾森施塔特(Eisenstadt)的海頓國際音樂節(Haydn Festival)擔任匈牙利著名指揮家亞當·菲舍爾(Adam Fischer)的助手,2007年,他就開始協助菲舍爾為布達佩斯著名的瓦格納音樂節(Wagner Festival)提供幫助。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音樂節(Salzburg Festival),路易斯同樣是座上客,在2005年和2009年,他同德國著名導演克勞斯·古斯(Claus Guth)在該節日上合作演繹了新版本的莫扎特歌劇《女人心》(Cosi fan tutte)。
鼓勵年輕的藝術家發揮想象力
說起全球各大藝術節,路易斯如數家珍。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起成都能夠向愛丁堡的藝術節借鑒什么時,路易斯坦言,“要學會利用自己的優勢”。
“對成都而言,我也會用一樣的邏輯來思考。問問自己,如今是什么讓人們對成都感興趣,然后利用這一點,設計一個能夠突出這些優勢的節日。”路易斯進一步表示,“此外,藝穗節現在能夠獨立發展壯大,因為它讓任何人都有機會在這一節日上表演,要鼓勵年輕的中國藝術家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作為愛丁堡議會文化委員會前主席,在任職期間,路易斯領導了世界文學之都愛丁堡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規劃和全面發展,愛丁堡藝術節的影響力更是達到其全球聲譽的頂峰。
現在愛丁堡有12個節日在全球馳名,這些節日的管理和創作對于愛丁堡的藝術聲譽極為重要。“這12個節日,每年在不同的時節舉行,帶動了愛丁堡這座城市的就業,帶來了投資,吸引了人口,如果沒有這些節日這是不可能會發生的。正是有效的事件管理,才讓這一切能夠實現。”路易斯向記者坦言道。
“除了國際藝術節、藝穗節等,愛丁堡后來還發展了其他節日,例如愛丁堡國際圖書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而這同樣是利用了城市的優勢,即斯科特、彭斯(Robert Burns)和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與這座城市的緊密聯系。”路易斯侃侃而談道。
英國著名作家斯科特(Walter Scott)和《金銀島》的作家史蒂文森(Robert Louise Stevenson)都出生在愛丁堡,而對于十八世紀末英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彭斯,愛丁堡人甚至將彭斯的生日,即每年1月25日,當成民族節日來慶祝,并命名為“彭斯之夜”。
如今,英國的文化創意創業走在世界前沿,令許多國家都想取經學習。如果有效的管理是前提,找到自己的優勢是核心,那么在蓬勃發展的背后還有什么原因?對此,路易斯表示:“英國要求藝術家具有企業家精神,而這往往會啟發藝術家的獨創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