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6 18:21:18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舉行。11月6日,在進博會現場,波蘭企業與技術部副國務秘書科希欽斯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他表示,波蘭企業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進博會的舉辦具有跨時代意義。
每經記者|吳凡 每經實習編輯|魏官紅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舉行。據悉,在此次進博會上,波蘭參展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參展企業達80多家。11月6日,在進博會現場,波蘭企業與技術部副國務秘書科希欽斯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
NBD: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如何理解這場盛會對于國際貿易升級帶來的重要意義?
科希欽斯基:進博會對于波蘭來說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2017年,波蘭與中國貨物進出口額為208.0億美元,增長19.1%,其中波蘭對中國出口額僅為23.3億美元。可見,波蘭存在一定的貿易不平衡,所以我們其實一直在為進入中國市場進行非常多的努力和嘗試。
目前,波蘭的進口情況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我們從中國進口的一些重要的產品分流于各類工廠,部分也用于日常大眾消費,現今人們的生活也逐步邁向富裕,消費能力大幅增強。“中國制造”享譽全球,中國愈發注重出口,我們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愈加向高質量發展,比如中國的電視、手機和相機性能都十分強大。因此,中國舉辦進博會的舉措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這是中國提供的一次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時機,我們很多公司都在試圖進入中國市場。
NBD:您們此次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示了哪些產品?
科希欽斯基:在此次進博會上,我們盡可能地展示了很多波蘭的先進產品。此次進博會,波蘭代表團有80多家企業參展,會展示很多已經享譽歐洲的波蘭產品,從農產品、食品到化妝品,其中也包括醫療器械、基礎設施等。
NBD:如何評價當前中國的營商環境?
科希欽斯基:在經過歐盟與中方的協商,解決了一些長期障礙后,目前中國的營商環境還是很好的,市場需求相當大。
波蘭企業進軍中國這個大規模的市場是一項巨大挑戰。如今人們越來越富裕,目光也投向越來越多國家,所以波蘭企業對中國市場是非常感興趣的。但事實上,我們未來仍然面臨一些阻礙,比如在組織、國際地位方面,我們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如何進行友好貿易往來等,這些應該都放在一起考慮。另外,在中國這個國際舞臺上,我們需要了解為什么以及怎樣才能使我們的行動與中國的改革結合起來。
(實習生劉一璟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