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資本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資本 > 正文

影視A股三季報盤點:電影公司整體承壓 電視劇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6 18:01:10

隨著今年三季度報告的陸續出爐,24支影視A股公司今年的業績表現似乎可以心中有數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4支影視A股業績表現發現,在已發布三季報的電影A股公司中有3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了下滑。院線股中,激烈的競爭和大盤的疲軟加劇了業績的壓力,萬達電影給出了上市以來最低的業績預測。而電視劇股則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圖景。

 每經記者|張春楠    每經實習記者|張玉路    每經編輯|溫夢華    

從崔永元爆料牽涉出的持續數月的稅務震蕩,到資本市場大盤遇冷,影視公司面臨高比例股權質押風險,再到暑期檔后票房連續跑輸去年、電視劇爆款難覓……今年影視公司似乎遇上了“水逆期”。

隨著今年三季度報告的陸續出爐,24支影視A股公司今年的業績表現似乎可以心中有數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4支影視A股業績表現發現,已發布三季報的電影A股公司中有3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在今年前11個月中,票房排名前五的電影中均沒有出現老牌電影制片公司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主投作品的身影出現。而院線股中,激烈的競爭加劇了業績的壓力,萬達電影給出了上市以來最低的業績預測。

電視劇股則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圖景,驊威文化、印紀傳媒、華錄百納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降幅均同比超過7成,當代明誠、慈文傳媒則同比增長均超過100%,電視劇公司的發展已進入強者恒強的階段。

電影股:爆款缺乏 業績疲軟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A股電影上市公司中,有3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了下滑。其中上海電影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34.60%,金逸影視下滑3.85%,華誼兄弟下滑45.38%。

其中光線傳媒凈利潤上升主要由于公司出售新麗傳媒股份賺得了22.41億元的投資收益,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12.85%。
 
在營收上,中國電影(+3.62%)、萬達電影(+7.06%)、上海電影(+0.34%)的增長幅度都沒有超過10%,此外光線傳媒和金逸影視都出現了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17.05%和5.12%。

電影行業票房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因此上市公司業績依靠爆款拉動較多。在今年前三季度,傳統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中,A股上市的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都均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

▲截至11月5日,2018年票房總榜排名前8名影片(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在今年前11個月中,票房排名前五名的電影中均沒有出現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主投作品的身影,其中華誼兄弟主投的作品只有今年春節檔的《前任3》登頂電影票房前十名,而光線傳媒市場反響最好的《捉妖記2》主要出品方多達12家公司。

押中爆款《我不是藥神》的北京文化雖然在營收和凈利潤的體量上不及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但是增長幅度明顯。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5.80%,達到3.5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44.55%,達到4626萬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時,北京文化董秘陳晨曾表示北京文化對《我不是藥神》的投資比例超過10%,以該影片最終的分賬票房28.85億元、其中片方11.28億元的分賬票房計算,北京文化獲得的票房收益超1億元。

▲《我不是藥神》累計票房30.9億元(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而在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五大院線A股中,只有金逸影視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5.12%,收于15.55億元,同時凈利潤同比下滑3.85%,收于1.38億元。

▲金逸影視前三季報相關數據

金逸影視曾在半年報中表示,由于今年新開影城尚在培育期,加上三季度票房難以準確預估,存在業績下滑的可能。金逸影視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新建了10家直營影城,同時正在跟蹤和商談的影院項目達到將近200個。
 
隨著院線公司都在不斷擴張,激烈的競爭加劇了院線股的業績壓力。除了包括春節檔的今年第一季度之外,上海電影、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在今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凈利均連續出現同比下滑。
 
而10月票房大盤的低迷也讓院線公司開始“春江水暖鴨先知”,萬達電影在三季度報告中保守預計2018年公司凈利潤變動幅度在-10%到10%之間,這也是上市以來公司業績增長最少的一年。

▲萬達電影保守預計2018年公司凈利潤變動幅度在-10%到10%之間(圖片來源:萬達電影三季報) 

對此,公司表示全國電影票房10月份出現較大降幅,導致四季度全國電影票房走勢尚無法準確預估,同時全國影城和銀幕數量增長較快,新開影城市場培育期延長。

電視劇股:印紀傳媒第三季度業績墊底

對比電影公司,前三季度電視劇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主要的電視劇A股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的公司有6家,包括了驊威文化(-79.36%)、印紀傳媒(-75.20%)、華錄百納(-71.03%)、新文化(-38.54%)、中廣天擇(-19.59%)、ST中南(-14.17%)。

業績下滑的電視劇公司中,驊威文化、印紀傳媒以及華錄百納3家下滑幅度都超過了70%。對此,驊威文化在半年報中稱主要是報告期內來不及確認電視劇收入,而華錄百納在半年報則是由于報告期內招商不及預期。

除去報告期內缺乏拳頭產品的驊威文化和華錄百納外,印紀傳媒以-6.7億元的第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在A股電視劇上市公司中墊底。此外,根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A股市場第三季度營收為負的兩家公司其中一家就是印紀傳媒,營收縮減至-8854萬元,下滑比例超過100%。公司稱主要原因是因為業務量下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印紀傳媒證券部,對方表示交易所也在關注這個問題,目前公司正在準備回函。

這廂公司在吹著寒風,另一邊情況截然不同。除掉6家業績下滑的公司,其他電視劇公司業績同比均有所上升,其中當代明誠(+225.6%)、慈文傳媒(+136.57%)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均超過了100%,老牌電視劇公司華策影視增長43.4%。

在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中,當代明誠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體育業務和影視劇制作上,其三季報顯示業績上升主要因業務收入增加所致;慈文傳媒的增長,公司在三季報中也表示同樣依賴本年影視劇業務確認的收入同比增加。

隨著演員片酬的進一步規范,電視劇公司的發展已兩級分化明顯,跨界公司發展后勁不足,接下來即將是一場激烈的淘汰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影視公司 三季報 業績 電視劇 電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