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10-29 06:38:14
隨著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報業績的密集披露,機構投資者持倉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社保基金、QFII等機構作為市場風向標和價值投資的引領者,其持倉的股票一直受到投資者關注。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4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同時出現社保基金及QFII身影。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4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同時出現社保基金及QFII身影。
從持倉變化來看,在上述49只個股中,社保基金本期共計新進持有大族激光(2027.7萬股)、生物股份(1383.54萬股)、萬年青(454.07萬股)、精工鋼構(445.43萬股)、安正時尚(421.74萬股)、金禾實業(300萬股)、桃李面包(121.11萬股)、元隆雅圖(74.71萬股)和德賽西威(52.96萬股)等9只個股,此外,還有20只個股本期受到社保基金增持,其中,兗州煤業(2080.72萬股)、深圳機場(818.93萬股)、中青旅(584.75萬股)、新城控股(537.39萬股)、歐普照明(499.28萬股)、揚農化工(428.33萬股)、天虹股份(419.98萬股)、華東醫藥(373.65萬股)、金螳螂(370.32萬股)和華魯恒升(322.82萬股)等個股本期獲社保基金增持數量居前,均超過300萬股。
QFII方面,上述49只個股中,本期QFII共計新進持有通化東寶(6104.65萬股)、大華股份(2249.11萬股)、華東醫藥(1203.14萬股)、新華保險(1060.13萬股)、聯化科技(721.18萬股)、杰瑞股份(553.89萬股)、精工鋼構(538.40萬股)、中原傳媒(185.72萬股)、華鈺礦業(134.14萬股)、元隆雅圖(58.31萬股)和德新交運(27.45萬股)等11只個股。此外,還有20只個股本期受到QFII增持,生物股份(2121.24萬股)、中青旅(1323.41萬股)、中國巨石(1030.59萬股)、大族激光(842.85萬股)、先導智能(776.37萬股)、水晶光電(551.67萬股)、歐普照明(222.63萬股)、招商蛇口(149.99萬股)、龍蟒佰利(136.50萬股)、世聯行(113.20萬股)和天虹股份(106.65萬股)等個股今年三季度QFII增持數量均在100萬股以上。
綜合來看,上述個股中,有25只個股三季度受到了社保基金與QFII集體增倉,占比51.02%。具體來看,截至三季度末,精工鋼構(983.83萬股)和元隆雅圖(133.02萬股)等2只個股成為社保基金與QFII同時新進目標;上述兩類機構三季度還對23只個股進行了增持操作。
上述公司今年三季報業績表現十分亮麗,業績持續向好成為社保基金與QFII資金加倉的重要支撐。統計發現,上述49家公司中,今年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到40家,占比81.63%。
具體來看,杰瑞股份(643.60%)、萬年青(272.58%)、華魯恒升(198.95%)、金達威(170.88%)、精工鋼構(134.03%)、招商蛇口(114.42%)和海螺水泥(111.20%)等7家公司今年三季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另外,包括先導智能(96.37%)、揚農化工(93.14%)、水井坊(90.15%)、新城控股(56.69%)、樂普醫療(54.89%)和新華保險(52.76%)等在內的33家公司今年三季報凈利潤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
業績預告方面,截至目前,共有2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15家,占比逾八成。其中杰瑞股份(730.00%)、揚農化工(100.00%)等公司均預計2018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另外,金達威、中工國際、龍蟒佰利、金禾實業、水晶光電、天虹股份、元隆雅圖、恩華藥業、海大集團、金螳螂、大族激光、大華股份等公司均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有望繼續增長。
估值方面,截至上周五,上述49只個股中,有25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20倍,而海螺水泥、中信銀行、萬年青、兗州煤業、新城控股、中工國際、金禾
實業、金達威、華魯恒升、招商蛇口、中文傳媒、長城汽車、中原傳媒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10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估值優勢凸顯。
杰瑞股份業績表現搶眼,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875.89萬元至56265.3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680%至730%。對于該股,東吳證券表示,杰瑞股份預告全年5.5億元業績中樞,同比最大增幅達到700%以上。基于公司設備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前期訂單已傳導至盈利能力改善,上調公司業績預測。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5億元、8.0億元、11.0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57元、0.84元、1.15元,對應估值分別為36倍、25倍、18倍,維持“買入”評級。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49只個股中,近30日內共有30只個股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占比逾九成。其中,18只個股近期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后市投資機會備受機構的肯定。
具體來看,華魯恒升(27家)、恩華藥業(22家)和揚農化工(21家)等3只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達到20家及以上,另外,包括中國巨石(19家)、天虹股份(18家)、先導智能(17家)、杰瑞股份(14家)、大族激光(14家)、海螺水泥(14家)和招商蛇口(14家)等在內的15只個股也被機構扎堆看好,期間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
行業特征方面,上述社保基金與QFII同時持有的49只個股主要扎堆在化工、醫藥生物、電子等三大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6只、5只、4只,絕大部分均是績優龍頭標的。另外,社保基金與QFII同時持有建筑裝飾、傳媒、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建筑材料、機械設備、房地產等行業的個股數量也達到或超過2只。
對于化工板塊的后市投資邏輯,上海證券表示,隨著各項庫存情況有所提升及原油將繼續承壓。但地緣政治將會是后續變數較大的影響因素,從中期來看,油價仍然具有上漲動力。油服企業有望業績進一步改善,建議關注低PB龍頭企業;煉化板塊也將受益于價差擴大進一步修復估值,建議關注低估值民營煉化龍頭。基礎化工方面,隨著冬季臨近,龍頭企業產能釋放將會受限,并且整體成本將會提升,因此,相應的煤制企業將會繼續受益,即使出現區域性限產,影響也將會被削弱。高污染細分子行業及煤化工行業仍然具有配置價值,尤其是突破產能瓶頸的龍頭企業。新材料領域關注產品滲透率提升的細分行業(鋁塑膜、珠光材料等)及近期超跌LED應用板塊,長線關注綁定客戶較好的鋰電材料企業、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及進口替代行業(膠粘劑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