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4 08:00:03
【新華微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
從大國到強國,實體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防止脫實向虛,壯大實體經濟,不僅是提振中國制造業整體水平之需,也是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這個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任何時候都要堅定不移。(新華社)
【銀保監會正抓緊制定險資專項產品具體方案】
權威人士近日透露,銀保監會正抓緊制定險資專項產品具體方案,以明確險資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相關規則。記者日前了解到,不少險企已著手準備對相關上市公司進行調研,根據上市公司業績情況以及股東財務實力等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可能采用設立非標投資產品的方式,鎖定期為2-3年。(中國證券報)
【深圳國資百億馳援資金新進展:部分民營上市公司已經拿到】
深圳國資安排數百億專項資金馳援上市公司的行動又有新進展,記者獲悉,首批資金已經發放,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拿到援助資金。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獲得馳援的上市公司由深圳國資委旗下的深圳高新投與深圳中小擔負責具體對接,其中深圳高新投負責對接的第一批公司包括鐵漢生態、英唐智控、華鵬飛、萬潤科技、雷曼光電等17家。(證券時報e公司)

【人民日報評論員:共同發展,“兩個毫不動搖”不會變】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兩者是高度互補、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關系。今天,面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挑戰,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我們才能抓住時代機遇、共同做大發展蛋糕,推動中國經濟的航船行穩致遠。
【上證報:股權質押風險在性質上屬于市場波動風險 而非企業經營風險】
股權質押風險不同于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同時,股權質押風險也不同于2015年下半年出現的配資平倉風險。股權質押風險在性質上屬于市場波動風險,而非企業經營風險;在時間周期上屬于短期風險,而非長期風險。這構成了目前多方籌劃通過市場化手段紓解股權質押風險的現實基礎。通過引入新增資金,給大股東和市場更多時間,在風險紓解后及時退出,不會改變上市公司的所有權結構,這樣的操作邏輯是可行的。(上海證券報)
【業內人士:減稅降費助力小微企業輕裝前行】
業內人士認為,基于目前小微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需要政府加大減負力度。減稅降費可以助力小微企業輕裝上陣,增強盈利,恢復信用,可以更容易向金融機構借錢,從而使得融資問題得以紓解。(中國證券報)
【央企領軍 頁巖氣300億方目標將如期完成】
ECF國際頁巖氣論壇總裁周曉萊: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力軍的中國頁巖氣產業快速發展,2020年300億方目標將如期完成;如果有社會資本參與,中國頁巖氣將實現更大突破。(經濟參考報)
【今年上半年融資規模超去年全年 供應鏈ABS方興未艾】
自2016年業內首單供應鏈ABS成功發行以來,這一業務發展勢頭迅猛,發行規模穩步放量。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供應鏈金融ABS共發行60單,融資規模達599.89億元,是2017年全年發行規模的1.18倍。(中國證券報)
【最高法設立知識產權法庭 鋪路全國統一上訴法院】
經過4年多的試驗,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知識產權法庭于近日獲批,為下一步設立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上訴法院(或終審法院)奠定基礎,也將使現在分散于全國各省份的多個最高法院的知識產權二審(即終審)統一審判標準。(第一財經)
【逾4000億資金在路上:銀行補血對抗資本充足率壓力】
截至10月19日,本月商業銀行已發行二級債903億元。除了二級債外,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定增、優先股的腳步也正在加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市銀行還共計約有2485億元的可轉債、292億元的定增和不超過1450億元的優先股正在路上。隨著去杠桿、打破剛兌、上下穿透等監管要求的嚴格推進,銀行被暗藏的資本占用逐漸浮出水面,資本消耗加速。業內人士分析,盡管現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可以達標,但呈下降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持續面臨資本緊張的壓力。(第一財經)

【基金經理:股市最大的利好是估值已處于歷史最低位置】
對于股票市場,多位基金經理認為,股市的整體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看好科技創新、消費升級等績優成長股,部分明星基金經理也看好美元加息周期后半段給資源類個股帶來的機會。展望后市,中歐價值發現基金認為最大的利好就是市場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最低的位置。盡管市場估值低不是市場馬上上漲的理由,但是每一次極致的估值底部都是后市持續上漲的最重要條件。(證券時報)
【首批公募基金三季報出爐 基金經理抱緊好股等待黎明】
今年三季度,上證綜指經過前期大跌后在底部持續震蕩,創業板指數則震蕩下行。在此期間,公募基金是如何操作的?中歐、易方達、東方資管、圓信永豐、泰康資產、天弘等多家公募資管機構剛剛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基金經理普遍認為,當前市場估值處于較低位置,已經步入中長期布局的較佳區間,應對當前艱難時刻,就要守著優質公司慢慢熬,黎明就在不遠處。(上海證券報)
?【殼價值急速下降 并購“松綁”難挽退市危局】
并購重組“松綁”下,ST板塊近日迎來反彈,但業內普遍認為殼資源稀缺性不再,殼炒作難復往日盛況。今年殼股價值進入急速下降通道,年初至今,88家ST和*ST公司中,85家股價下跌,9家跌幅超過80%。業內人士認為,重組政策“松綁”確實提升了殼公司的重組預期,但借殼嚴審核背景并未發生改變,疊加上市公司補充流動性仍存限制,一批長期虧損、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退市局面嚴峻。(中國證券報)
?【中信證券等11家券商股票質押風險有望“減壓”】
2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部分證券公司共商以市場化方式化解股票質押風險。記者獲悉,參加此次會議的證券公司不止11家。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廣發證券、天風證券等11家券商表達了出資意愿。從協會公布的數據看,截至6月底,上述11家券商的股票質押業務自有出資規模合計4090億元,在全行業中的占比為53%。可以說,若這些券商的股票質押風險通過市場化舉措得到紓解,則整個行業的風險系數將大幅降低。(上海證券報)
【股東出手闊氣 A股護盤再砸43億】
隨著兩市持續低迷走勢,上市公司股價承壓,公司股東紛紛展開自救行動,包括增持及回購等。10月以來118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實施了增持行動,累計增持43.3億元。其中11家公司獲增持逾億元,如中國動力、新南洋、中國海防、繼峰股份、*ST船舶等。(證券時報)
【余額寶規模再降1300億 三季度增加223億債券投資】
基金三季報顯示,天弘余額寶報告期內規模又下降了約1300億。在投資組合方面,該基金三季度的債券倉位由二季度末的9.43%提升至12.05%,持倉金額也由1372億元增加至約1595億元,相當于增加了223億元的債券投資。(每日經濟新聞)
?【借大漲有券商以大宗交易平倉質押股?大宗正成質押股重要出手方式】
通過大宗交易通道賣出所持質押股,這是周一股市大漲后在行業流傳的一則消息。受上周末利好消息刺激,A股22日全線走強,兩市當天共發生44宗大宗交易,個股數量和金額都屬近期較多水平。記者從北方某大型券商處獲悉,公司22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處置了幾單股票質押預警業務。記者梳理22日成交的44宗大宗交易,其中有11只個股的賣方營業部屬于該個股的質押券商之一,從成交筆數來看,占比將近三成。不過就求證情況來,有券商營業部已做否認是券商主動平倉行為。(券商中國)

【小米北京新總部建成時間悄然延期 投資20億如今仍在裝修】
規模可容納小米現有全部員工的小米科技園已建設了3年多,此前的消息一直提到于今年9月或10月入駐啟用。但記者了解到,入駐時間要推遲到明年了。根據中國建筑內刊所公布的內容,小米科技園總承包合同額約2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發行12.5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23日宣布,該行成功發行3年期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總額為12.5億元人民幣,已于當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注冊。工行新加坡分行表示,此次發行的債券是本年度單筆發行金額最大的獅城債,其發行利率明顯優于同期二級市場價格。該債券獲得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基金、保險公司以及私人銀行客戶的超額認購。(新華社)
【廣州樓市“限價”未松綁 有樓盤先行實施單合同簽約吸引購房者】
從上周末開始,廣州增城以及黃埔的很多樓盤都開始實施單合同了。單合同降低了首付門檻,使踏入購房大軍陣營的人又增加了。據記者了解,自10月19日廣州市場傳出“取消限價”的消息后,廣州各區的一些樓盤便開始行動起來,部分樓盤還以單合同為營銷點,并鼓吹“房價將上漲”吸引購房者。但多個樓盤的銷售人員以及開發商內部人士均表示,目前,暫未收到消息,單合同簽約的樓盤網簽時間需往后延。(每日經濟新聞)
【馬蜂窩被捅后 點評造假在電商、OTA等平臺依舊活躍】
馬蜂窩數據造假事件爆發后,UGC(用戶原創內容)平臺、OTA(在線旅行社)甚至電商平臺刷單、造假等現象,重回大眾視野。記者在某電商平臺隨機搜索,找到多家提供馬蜂窩點評、游記造假服務在內的商家。業內人士表示,爬蟲抓取、抄襲和造假在互聯網行業并不少見,甚至成為很多平臺和商家屢試不爽的“捷徑”。(每日經濟新聞)
【美的集團吸收合并小天鵝,交易金額143.83億元】
美的集團(000333.SZ)吸收合并小天鵝(000418.SZ)的方案終于水落石出。10月23日晚,這兩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透露,美的集團擬發行股份吸收合并小天鵝,之后小天鵝將退市,此次吸收合并的總交易金額預計為143.83億元。(第一財經)

【美三大股指集體小幅收低】
周二美國股市全天交投震蕩,盤中深跌,此后不斷收窄跌幅,納指一度轉漲,但至收盤仍全線收低。截止收盤,標普500指數下跌0.55%,報2740.69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42%,報7437.54點;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0.50%,報25191.43點。企業財報欠佳,卡特彼勒跌7.6%,3M跌4.4%。新東方跌16%,領跌中概股,三季度盈利不及預期。科技股低開高走,蘋果漲0.9%,特斯拉大漲12.7%。(每日經濟新聞)
【新加坡成立新機構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杰10月23日宣布,由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領導的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當天成立,以期加強基礎設施行業、多邊開發銀行、公共部門之間的聯系。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總裁陳慶輝表示,該機構是公共服務機構,旨在促進在新加坡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與融資。在這一過程中,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將根據亞洲不同國家市場需求,提供適合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新華社)
【沙特承諾OPEC“火力全開”產油 油價大跌近5%】
沙特能源部長今日表示,OPEC進入火力全開模式,全力生產石油。此外,美國10月19日當周API原油庫存意外大增988萬桶。美油、布油雙雙跌近5%。昨日,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Khalid al Falih表示,該國可能將石油日產量提高至近1100萬桶,這表明該國“無意”動用石油武器,利用其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的地位,來應對記者賈馬爾•哈蘇吉(Jamal Khashoggi)之死所面臨的國際政治壓力。(華爾街見聞)
【決定提前發布財報、兩家做空機構突然轉多:特斯拉逆市大漲近13%】
做空機構香櫞研究突然扭轉了此前五年做空特斯拉的策略,與另一家空頭Moxreports一道轉為做多。特斯拉也將三季報發布時間從11月7日提前至10月24日盤后,摩根士丹利認為是利好消息,特斯拉歷來喜歡“提前報喜”,周二逆市大漲13%。(華爾街見聞)
文中配圖均來自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