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6 21:33:36
9月25日,德盛期貨和金信期貨又因向投資者宣傳中提出保本保收益和預期收益率被罰,顯然,對期貨公司的強監管還在持續中。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8月29日、30日,興證期貨和中原期貨均因向不特定對象宣傳資管計劃產品被處罰。9月25日,德盛期貨和金信期貨又因向投資者宣傳中提出保本保收益和預期收益率被罰,顯然,對期貨公司的強監管還在持續中。
財富證券10月15日公告稱,2018年9月25日,旗下全資子公司德盛期貨收到中國證監會湖南監管局下發的《關于對德盛期貨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
上述決定顯示,經查,德盛期貨在資產管理計劃銷售材料中存在保本保收益內涵相關表述。在云麓2號、云麓7號宣傳推介材料中提出,管理人跟投15%~20%,優先承擔虧損,并強調“資金相對安全”。
湖南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第一項的相關規定。根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湖南監管局決定對德盛期貨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要求德盛期貨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整改,并提交落實整改工作的書面報告,湖南監管局將組織檢查驗收。
其實,違反《暫行規定》第三條規定的還有金信期貨。同日,湖南證監局也下發了《關于對金信期貨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經查,金信期貨存在向投資者宣傳資產管理計劃預期收益率的行為,在公司資管產品“梧桐樹三期”的介紹材料中存在“產品預期收益率為15%~20%”的描述。上述行為違反了《暫行規定》第三條第十項的相關規定。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查閱了《暫行規定》第三條,其明確規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相關銷售機構不得違規銷售資產管理計劃,不得存在不適當宣傳、誤導欺詐投資者以及以任何方式向投資者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等行為,包括行為第一項就是資產管理合同及銷售材料中存在包含保本保收益內涵的表述,如零風險、收益有保障、本金無憂等;第十項是向投資者宣傳資產管理計劃預期收益率。
作為券商系期貨的德盛期貨,是由財富證券100%持有,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公司經營范圍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資產管理、期貨投資咨詢業務。
2015年9月11日,德盛期貨經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德盛期貨有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予以登記的通知》(中期協備字[2015]132號)備案通過。不過,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顯示,德盛期貨首只資管產品成立要到2016年1月26日,經過3年時間,共計設立了9只產品,最近一只資管產品就成立于今年1月3日,至此,再無新成立的資管產品。
火山君注意到,湖南證監局提到云麓2號和云麓7號,是德盛期貨最近的兩只產品,也是僅有的尚在存續期的資管產品,分別成立于2017年12月21日和2018年1月3日,初始份額凈值為1元,運作方式均為封閉式,投資類型均為混合型,存續期一年。云麓2號募集規模500萬元,投資者為4人,云麓7號募集規模1830萬元,投資者為5人。
但是今年來,由于資本市場表現欠佳,德盛期貨提供最新產品凈值顯示,截至10月12日,云麓2號凈值為0.903元,云麓7號凈值為0.858元。值得一提的是,二者凈值均已接近止損線,云麓2號預警線為0.920,止損線為0.900;云麓7號預警線為0.900,止損線為0.85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德盛期貨首次受到監管。2017年初,湖南證監局披露,德盛期貨自有資金投資管理不完善,公司利用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交由個別員工負責操作,在人員配置、崗位制衡、風險控制、決策流程等方面存在隱患。
對于此次監管,財富證券表示,對上述問題高度重視,將督促德盛期貨嚴格執行相關監管規定的要求,及時整改。財富證券將持續督促德盛期貨切實加強相關人員對《證券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及相關制度的學習,督促德盛期貨加強內部控制,提升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切實保護好投資者利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