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08 21:03:38
量化對沖基金由于風險暴露小,在股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反而會存在一定的優勢。這個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今年以來,相對價值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31%,實現了正的收益率,遠遠高于股票多頭的平均收益率。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A股市場不斷調整,監管層對私募行業的監管也是不斷加碼,收到監管函的私募不斷增多,私募產品清盤消息不斷。
而從私募發行市場來看,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9月,私募基金發行出現“冰點”:9月份發行私募產品314只,較8月份的885只下降64.51%;發行規模12.65億元,較8月份的30.7億元下降58.79%;其中股票型私募基金發行254只,較8月份的785只下降67.64%。從私募發行明細來看,量化對沖產品成為9月私募發行中的主力。
2017年的藍籌白馬行情帶動了一批私募擁抱收益小牛市,如今一年時間過去,行情變化較大,私募生存環境也受到影響。因2018年上半年去杠桿和強監管延續,疊加多變的外部環境等諸多不利因素,A股市場陰跌不止。這一弱市投射到私募證券行業則是體現為:2018年1月股市火爆帶動私募發行,當月發行股票類私募產品達到2101只,之后卻“高開低走”,發行數量一路走低。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9月,私募基金發行出現“冰點”,2018年9月,私募基金發行出現“冰點”:9月份發行私募產品314只,較8月份的885只下降64.51%;發行規模12.65億元,較8月份的30.7億元下降58.79%;其中股票型私募基金發行254只,較8月份的785只下降67.64%。實際上這也在意料之中,今年8月份,一家百億知名私募發行新產品,最終只募到幾百萬元。百億知名私募的發行情況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中小私募呢?
受資管新規的影響,私募的募資環境與之前大不相同,尤其是資管新規對銀行和私募的合作影響很大,同時市場環境也是私募行業短期承壓的重要原因。現在市場比較低迷,私募產品不好發,渠道積極性不高,究其背后的原因,今年以來跌跌不休的市場成為最直接的因素。2018年上半年,有不少資金主動退出證券私募市場;另外二級市場波動頻現,致使不少私募基金凈值回撤觸發清盤線,也使得部分資金被動退出證券私募市場。
此前深圳前海乾元資始研究總監仝棟曾表示,首先是市場賺錢效應不佳,令很多基金客戶對股票市場不感興趣;其次是市場多數基金產品的凈值表現不佳,更是加大了基金募集的難度。
另外也有私募人士告訴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之前策劃了很久的產品發新計劃徹底泡湯,之前的多地路演最后均未能成功募資。目前已經放棄發新產品,只有等市場好起來了再說,現在只有先保證存量不縮水。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發現,年初高位發行的私募基金,目前都出現了凈值的大幅縮水,連明星私募基金也是如此,整個多頭策略都是泥沙俱下。但是就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有一類策略產品異軍突起,這就是量化對沖策略。之前私募行業多頭強勢,量化對沖相對弱勢,但今年主動管理的多頭產品普遍表現不好,量化私募卻迎來了機遇,一批量化私募產品采取股票多空策略,投資A股、港股和美股,表現較好。
私募排排網產品運營部總監戴霖告訴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實際上今年以來,量化對沖私募產品賣得比較好,主要還是由市場行情所決定,今年市場低迷,股票多頭產品收益不如預期。今年私募八大策略中有正收益的只有3個策略:管理期貨、相對價值、固定收益,其中管理期貨也是量化套利為主。
對此有私募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市場下行,量化對沖產品賣得比較多,不過單只產品的募集情況都不太好。實際上從私募、第三方、券商等反饋的信息來看,今年量化策略產品在銷售上最受歡迎。另外從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9月份發行的私募產品中,量化對沖私募產品占了大部分。”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告訴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市場磨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暴漲暴跌,讓投資者很難受,操作難度也非常大。但是對于量化對沖基金而言,這個影響并不會特別大。量化對沖基金由于風險暴露小,在股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反而會存在一定的優勢。這個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今年以來,相對價值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31%,實現了正的收益率,遠遠高于股票多頭的平均收益率。這說明了在股指波動劇烈的情況下,量化對沖策略不但影響不大,反而可能會存在某些優勢。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18年前8個月,私募基金共發行了14283只產品,發行數量年內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與二級市場的走勢高度相關。二級市場三大指數都出現了較大的跌幅,投資者損失較大,市場信心非常不足,場外的資金觀望氣氛濃厚,私募募資難度也加大了很多。另外,在所有清算的產品中,以提前清算為主,提前清算的產品數量為1671只,占比高達57.94%,業績表現較差的私募基金遭清算的壓力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