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現有業務毛利率下滑 友訊達寄望10億投資增加利潤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8 19:52:59

“物聯網越來越發達了,里面的利潤也很大。”上述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想把業務層面拓寬,不想全部依賴于電網公司,公司本來是物聯網相關產業起家的,發展戰略就是在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往上下游拓展。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胥帥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7年4月,以用電信息采集設備為主營業務的友訊達(300514,SZ)登陸創業板。但僅僅一年半過后,友訊達的凈利潤就開始下滑。2018年中報顯示,友訊達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20.64%;凈利潤為1584萬元,同比降低了38.33%。友訊達表示,由于研發投入增加及原材料采購成本增加,導致凈利潤減少。

事實上,這種狀況早有預兆。按照友訊達招股說明書,其主營產品主要依賴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地方電力公司,近年來大客戶統一招標,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友訊達董秘辦人士介紹,為了擺脫大客戶依賴、物料采購局限性等,友訊達在上市后就啟動了醞釀已久的能源物聯網項目,希望拓展物聯網上下游業務,增強盈利能力。

物聯網項目醞釀已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友訊達2017年12月披露的能源物聯網項目投資進展中發現,公司承諾將投資協議約定的2016年~2020年間銷售收入和納稅額目標順延至2018年~2022年,并按期完成。由此推斷,友訊達對能源物聯網項目的籌劃可能自2015年就已開始。

9月27日,友訊達董秘辦人士也確認了這一點,其表示,公司在2014年~2015年就有計劃做這個項目,只是跟光谷在時間上沒有確定下來,直到上市后重新審議了議案,最后定下來了。

友訊達精心籌劃能源物聯網項目,與現有業務過于依賴電力客戶有關,而主要客戶近年來招標價格出現下降。友訊達在IPO招股說明書中就表示,公司業務對電力行業依賴較高,產品中標價格將影響公司收入、產品毛利率,進而成為影響公司利潤的主要因素。

由于國網、南網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進行統一招標,同時2014年開始,國網對各供應商單批次中標總量進行限制,造成電力終端類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為了確保項目成功中標,友訊達在投標價格上采取較為積極的方式,銷售價格呈現下降趨勢,而談判模式客戶采購價也同樣受到電力公司中標價影響。

招股說明書披露了友訊達2014年~2016年主要產品價格變動情況,報告期內,單相表通信模塊(B1)單價分別為27.93元、25.90元、27.51元,三相表通信模塊(B3)單價分別為49.79元、47.45元、43.31元,I型集中器單價分別為968.86元、875.75元、853.92元,II型采集器單價分別為74.39元、70.52元、61.46元。

雖然個別產品略有波動,但過去幾年,友訊達主要產品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而這也造成產品毛利率的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友訊達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屬于持續性下滑,在上市前的2014年~2016年,公司總體毛利率分別為44.04%、41.24%、40.25%,即便是營收、凈利雙增長的2017年度,其產品毛利率也無法避免地出現下降。

2018年上半年,友訊達電力終端類產品毛利率為31.64%,同比減少3.44個百分點;無線網絡產品毛利率為45.76%,同比減少了4.16個百分點。2017年度,電力行業業務整體毛利率減少2.54個百分點。事實上,與友訊達同樣從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等業務的新聯電子、東軟載波、光一科技等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毛利率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由于電力公司招投標價格不固定,所以未來招標價格是否會繼續下降并不清楚,產品毛利率仍然會受市場影響。

期望拓展物聯網上下游

在主要客戶招標價格不明朗的情況下,友訊達尋找新利潤點的戰略也逐漸鋪開。在武漢光谷投資10億元,建設能源物聯網項目,就是其籌劃已久的大手筆。

“物聯網越來越發達了,里面的利潤也很大。”上述董秘辦人士介紹,公司想把業務層面拓寬,不想全部依賴于電網公司,公司本來是物聯網相關產業起家的,發展戰略就是在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往上下游拓展。

在能源物聯網項目中,就有新建智能電網傳感器芯片設計及產業化應用中心。據了解,友訊達采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控制器、芯片類產品、模塊類產品及其他原材料。

2014年~2016年期間,友訊達主要產品的銷售價格整體下降,當時芯片類原材料的采購價格穩中有升,控制器的采購價格則有所下降。招股說明書披露,2014年~2016年期間,射頻芯片單價分別為3.71元/pcs、3.70元/pcs、3.72元/pcs,控制器單價分別為3.79元/pcs、3.44元/pcs、3.38元/pcs,兩項原材料的采購金額則都是上升。

“現在的芯片主要是進口的,有些還是跟芯片公司一起研發設計的。”上述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受市場供需影響,原材料采購成本在增加,從2017年開始,很多型號的基礎元器件價格翻了倍,2018年上半年,電阻、電容價格也漲了,采購成本整體增長了42%,所以公司想拓寬上下游。

采購成本的上漲,也是導致友訊達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友訊達在分析上半年業績時表示,一方面,公司持續加大研發產品投入和研發人員規模,導致管理費用增長;另一方面是原材料漲價,采購成本增加,毛利率下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增加利潤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