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6 21:10:42
生態環境部近期針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組織系列督查檢查,發現遼寧遼河口等7個自然保護區仍然存在大量工礦、旅游、養殖、房地產等違建項目,侵占破壞保護區,損害生態功能;相關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甚至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活動未得到有效遏制。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9月26日早上9點左右,雖然距離既定開會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但環境部多功能廳會議室內已經坐滿了人,每個參會的人員都表情嚴肅,因為環境部將在這里就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多個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
環境部要求,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整改落實,禁止以損害自然保護區為代價謀求一時一地經濟增長。
但是,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省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云南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等7個自然保護區卻問題突出。
為此,生態環境部就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遼寧錦州市市長于學利,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長金壽浩,江蘇鎮江市市長張葉飛,安徽宣城市市長張冬云,重慶沙坪壩區區委書記江濤、北碚區區長何慶,云南麗江市市長鄭藝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羅紅江,以及安徽省林業廳廳長牛向陽、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沈曉鐘、云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環境部約談的地區數量較多,發現的問題也較為集中、突出。從7個自然保護區的問題來看,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力、部分管理部門瞞報違規問題、部分自然保護區違規愈演愈烈等問題突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領導,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和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
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和七部委聯合開展的“綠盾2017”專項行動也均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提出明確要求,并對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嚴肅處理,嚴格問責。
環境部指出,該部督查發現,遼寧遼河口等7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存在大量工業企業、旅游餐飲、水產養殖、房地產開發及娛樂設施等違建項目,大面積侵占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嚴重破壞保護區生態環境;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不到位,對違建項目查處流于形式,對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2017”專項行動指出的問題整改不到位,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滯后,甚至還有新增開發活動,失職失責問題明顯。
在通報鎮江長江豚類升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時,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指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2018年6月“回頭看”發現,鎮江市對保護區長期疏于管理,在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后,不是按照整改要求清退違規項目,而是繼續加大開發力度,以省發改委、省農委批復血吸蟲病農業綜合治理等項目名義,由市屬文旅集團繼續違法開墾江灘濕地約1400畝。
“鎮江市政府下屬文旅集團還于2015年10月在保護區緩沖區及實驗區擅自違法建設旅游項目,項目于2017年4月完工,10月試營業,侵占保護區面積150余畝”,柏成壽強調,鎮江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自然保護區保護工作長期落實不力,嚴重失職失責。
敷衍應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還有麗江市。針對云南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問題,環境部指出,2016年11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指出:全省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流域保護區違規開發問題時有發生。為此,云南省整改方案提出:要對保護區內旅游活動加強監管,嚴禁在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開展旅游活動,限制整治與保護目標相悖的旅游項目,依法取締未經審批的項目,2017年9月底前完成自然保護區旅游項目整改。
柏成壽介紹,2018年6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發現,保護區核心區仍有16個旅游碼頭、實驗區仍有18家馬場未按要求拆除到位,且美樂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在核心區違法建設逸景基地旅游項目,位于核心區的26間客房仍有23間未拆除。
“麗江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嚴重滯后,敷衍應對。” 柏成壽說。
實際上,麗江市的自然保護區問題不僅僅是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嚴重滯后,督察還發現,麗江古城湖畔國際高爾夫球場長期違規侵占該自然保護區,目前已累計侵占實驗區約36公頃,當地政府及保護區管理部門對此違法行為長期不予查處,也未納入督察整改范疇。
柏成壽稱,麗江市2016年向云南省上報稱該球場已清理整治到位,并稱該球場未占用自然保護區土地,上報情況嚴重失實,弄虛作假。2017年9月,麗江市環保局對此問題做出罰款并依法責令停產整改,但該球場未落實整改措施,僅停產一個月即恢復運營至今。
有些企業為瞞過督查,甚至在保護區內反復“變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存在內力達廢舊金屬處理廠,2017年3月,景洪市環境保護局責令該企業停止建設生產,并斷電拆除相關設備,但是該廠隨后又被違規改造成廢舊金屬加工廠,未辦理環保手續。
環境部在約談中指出,景洪市環境保護局提供書面材料稱該廠已于2018年2月7日依法取締,而巡查組2018年8月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廠正在生產,上報情況嚴重失實。
同時,巡查還發現,勐臘縣勐侖興順橡膠木材加工廠自2012年開始占用實驗區土地違規生產,2014年該廠編制環評報告,但報告沒有提及該廠大部分位于保護區實驗區的事實,勐臘縣環保局未經核實即違規批復報告。
在通報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問題時,環境部鮮有地使用了“性質惡劣”的詞語。
2009年12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授權,原環保部發布該自然保護區面積、范圍和功能分區,進一步明確保護要求。但涇縣經濟開發區在此后仍然持續違規侵占該保護區雙坑片區核心區,累計侵占土地近300公頃,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
環境部指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管理過程中擅自變更該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分區,聲稱涇縣經濟開發區沒有侵占保護區,妄圖以此規避非法侵占保護區土地的行為,性質惡劣。
環境部2018年6月檢查時還發現,郎溪縣高井廟林場違規將保護區核心區部分林地出租種植百合。2017年約8公頃林地被砍伐用于種植百合,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但當地政府及保護區管理部門均未進行有效查處。2018年3月,安徽省報送“綠盾2017”專項行動問題臺賬時,聲稱該問題已完成整改,被侵占區域已補植林木。
柏成壽強調,現場檢查發現,該區域僅補植少量鵝掌楸幼苗,實際仍大面積種植百合,上報情況弄虛作假。
吉林省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主要保護對象為國際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北虎、豹及其棲息地,生態保護價值十分重要。
環境部指出,2018年9月現場巡查發現,核心區內建有1棟別墅,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為博亞山莊所建,該山莊還違規承包核心區林地和水塘約15公頃用于多種畜禽養殖;保護區核心區還有21處毀林種參點位,總面積約5公頃,有2處正在違規種植;延田煤礦位于保護區緩沖區,年開采量約9萬噸,直至今年8月底仍在違規生產。
同時,比較典型的是,誠通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農業事業部在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規設立若干分場及作業區,兼有多處葦田生產設施,并將保護區濕地以15元/畝的價格承包給看管人員養殖蝦蟹。
針對環境部通報的7個自然保護區存在的問題,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要求安徽省林業廳、重慶市林業局、云南省林業廳,錦州、延邊、鎮江、宣城、沙坪壩、北碚、麗江、西雙版納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就下一步整改工作作表態發言。
被約談的8市(州、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均作出表態發言,表示誠懇接受約談,正視問題、全面整改、舉一反三、狠抓落實,確保有關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到位。
劉長根要求,有關地市(州、區)政府和林業廳(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監督管理,狠抓問題整改。相關整改方案及查處情況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生態環境部,并抄報相關省(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將適時組織抽查,推動地方整改到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