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18-09-25 11:34:00
據證券時報網·數據寶統計,以三個條件(連續5年中報凈利潤均增長、5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大于30%、年初以來股價跑輸滬深300指數)進行篩選后發現,95股業績靚麗且股價超跌,其中32股同時被機構和產業資本增持。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上周五,滬指創兩年半以來最大周漲幅。而在此之前,一些業績靚麗的個股也出現了較大的跌幅。數據寶以連續5年中報凈利潤均增長、5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大于30%、年初以來股價跑輸滬深300指數三個條件進行篩選,共有95只業績靚麗超跌股浮出水面。
行業分布顯示,上述95只個股廣泛分布于23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電子行業有12只,位居榜首;醫藥生物行業有8只,位居第二,公用事業和輕工制造行業均有7只。
市場表現來看,天廣中茂年初至9月21日相對于滬深300跌幅最大,超跌55.31%;陽光電源超跌47.4%,位居第二。帝龍文化、科士達、新開源、美盛文化、隆基股份相對于滬深300跌幅均在35%以上。

上述95只超跌股票中,部分還獲重要股東和機構的增持。數據寶統計顯示,有32只股票二季度在獲機構(這里指社保、QFII、保險資金、公募基金、券商五大機構)增持,且今年來(截至9月21日,下同)還獲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凈增持。
從機構持股占總股份比例的變動來看,機構二季度末持有大亞圣象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3.8%,較一季度末提升了10.23個百分點,增持比例位居首位。該股今年來還被重要股東凈買入190萬股,增持市值為2849.71萬元。大亞圣象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9.7%,年初至9月21日,其相對于滬深300下跌27.83%。
機構二季度末持有信維通信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3.57%,較一季度末提升8.47個百分點,增持比例位居第二。信維通信今年來獲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凈買入508.22萬股,增持市值為1.84億元,該股年初至9月21日相對于滬深300下跌27.83%,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70.89%
從重要股東增持市值來看,通威股份今年以來累計凈增持9.54億元,位居增持規模首位。機構二季度末持有通威股份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為9.14%,較一季度末提升了4.72個百分點,該股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83.78%,年初至9月21日,其相對于滬深300下跌30.9%。
此外,鴻利智匯、三安光電、老板電器獲重要股東凈增持市值也超5億元。隆基股份獲重要股東凈增持3.64億元,該股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31.99%。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私轉公”的朱雀投資連續四個季度均持有隆基股份,二季度末持股數量為13942.61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4.99%。

數據寶統計顯示,兩市共有78只個股5日、10日、20日、60日四條均線近日呈多頭排列。其中新聯電子、金陵體育、光正集團股價與60日均線的乖離率最小,分別為3.2%、3.82%、4.06%。
在5日、10日、20日、60日四條近日形成多頭排列的個股當中,7只2018年三季度業績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五成,杰瑞股份、中京電子、常寶股份等個股業績增幅最大,分別為625%、612.98%、292%。

9月21日龍虎榜中機構及營業部席位資金凈賣出0.16億元,其中凈買入的個股有18只;凈賣出的個股有16只。凈買入前三名個股分別是中國國航、贛鋒鋰業、中糧地產,凈買入金額占當日成交額比例達21.1%、3.36%、17.17%。
從盤口資金流向來看,主力資金凈流入超千萬且龍虎榜凈買入個股共有12只,其中贛鋒鋰業、中國國航、北訊集團等個股資金凈流入金額最大。凈流入力度最大的個股有九有股份、探路者、華天酒店,凈流入力度分別為58.63%、48.82%、33.18%。

最新數據顯示,兩市共有696只個股連續上漲超過三個交易日,60只個股連續上漲超過五個交易日,連漲天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仁東控股(10天)、當升科技(9天)、沃施股份(9天)。連漲個股期間累計漲幅最大前三名分別是智慧松德(37.25%)、南風股份(30.81%)、仁東控股(28.85%)。
值得注意的是,696只連續上漲個股中,35只個股期間主力資金累計凈流入超過億元。其中,累計資金流入最多的為格力電器,主力資金累計流入17.85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兩市有66只A股的5日均線主動上穿10日均線,其中金鴻控股、鴻達興業、九有股份等個股的5日均線較10日均線距離最大,分別達2.85%、2.63%、2.22%。
值得注意的是,通化東寶、張家港行、鴻博股份等個股主力資金凈流入居前,分別達到0.77億元、0.38億元、0.18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兩市共有31只個股日K線出現陽吞陰形態,當天漲幅最大的是南華生物、五洲新春、鳴志電器,漲幅分別為9.99%、9.98%、5.92%。
值得注意的是,五洲新春、東方銀星等個股主力資金凈流入最多,分別達到2768.68萬元、1928.3萬元。

注:本資訊后5張表格已剔除近一年上市新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數據寶(ID:shujubao2015) 記者:匡繼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