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9-25 10:49:57
現在擺在科大訊飛27萬股東和191家機構投資者面前的,不是“人工智能”和“人機耦合”的概念區別,而是在 “人機耦合才是未來”的回應之后,科大訊飛還能留住多少人心。
9月25日,科大訊飛開盤后大跌6.2%,按總股本20.93億股算,27.33萬股東已失血40億元。

中秋假期期間,一場關于科大訊飛的爭論迅速發酵,事件源于一位翻譯員的爆料。該翻譯員負責9月20日上海某國際會議的同傳翻譯,他認為科大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而科大訊飛事后回應稱,他們用的是“人機耦合”而非AI同傳。
9月20日,“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在上海召開。負責會議同傳翻譯的王姓同傳譯員會后在網上爆料稱,會場部署的科大訊飛系統并未翻譯發言內容,而是語音識別了人工翻譯員的同傳結果,再轉錄在會議屏幕上。而科大訊飛當天的宣傳中卻提到了“智能翻譯”。

面對“訊飛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質疑,9月21日晚間,科大訊飛回應稱,該企業主要為主辦方提供兩種翻譯方案:
一、直接由機器離線翻譯,現場全自動翻譯并同步展示在屏幕上,沒有任何人工同傳參與;
二、直接轉寫同傳語音,并且為同傳語音打上字幕,直播提供中英文對照的字幕。
科大訊飛認為,第二項業務是人機耦合,可以降低同傳工作者工作強度、賦能翻譯人員,并在聲明中特別強調:人機耦合才是未來。
此后,關于科大訊飛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與人機耦合的討論迅速發酵。
在此之前,科大訊飛被當做A股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龍頭股之一。公司在上市10年間,股東總戶數連創歷史新高,機構也一度大舉加持,但最近兩年機構興趣似乎已開始減弱。
具體來看,截至2018年年中,科大訊飛股東總戶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達273309戶,而在2008年上市后第一個中報披露時,股東戶數只有2771戶。

盡管公司股東總數在連創歷史新高,但持有科大訊飛的機構數量近兩年卻有所減少。截至2018年年中,持有該股的機構數量還剩191家,歷史最高值為2015年年底時的232家。

機構除了持倉意愿下降,連調研積極性也比以往差了不少。據華爾街見聞統計,2016年和2017年,科大訊飛均接待5批次機構調研,合計調研機構數量分別為225次和476次。
而今年截至目前,科大訊飛僅接待3批次機構調研,合計調研機構數量共計152次,不及去年全年總數的1/3。
另據華爾街見聞統計,截至2018年年中,持有科大訊飛的基金有186只,合計持股3829.32萬股;其中64只為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合計持有928.08萬股。
從基金公司角度看,安信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9家旗下產品持有股份數超過10萬股。
從具體產品來看,安信比較優勢靈活混基、華夏優勢增長混基、易方達科訊等持有科大訊飛股份數量較多,其中新疆前海聯合基金旗下兩只產品持有科大訊飛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9%。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