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易界CEO馮林:中企跨境并購已不愛去美國 新興市場國家成熱門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3 14:41:28

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跨境并購交易總體趨冷,并購宗數較2017年上半年減少42起。但需要看到的是,主要是中國企業到美國的投資或下跌了70%~80%,很多中國企業不愿意去冒風險、花高成本收購美國企業;但中企到歐洲、澳洲等市場的投資并購保持平穩,對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收購則增速非常快。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文多    

今年上半年跨境并購交易總體趨冷,業內人士多有項目量大減同時成功率下降的感慨。

據易界(DealGlobe)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編著的《2018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跨境并購交易總體趨冷,中國跨境并購宗數較2017年上半年減少42起。今年上半年披露金額的交易為141起,總金額710億美元;去年同期披露交易金額的交易為166起,總金額537.3億美元;2016年上半年披露交易金額的交易為167起,總金額1281.67億美元。

近日,易界創始人兼CEO馮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從2017年到2018年,伴隨著監管環境的變化以及整個金融市場的去杠桿化,中國企業的跨境投融資活躍度有所回落,投資方向和策略上也有所轉向,但這也是脫虛向實,回歸理性的表現。

易界創始人兼CEO馮林(每經記者 張曉慶/攝)

歐洲和新興市場取代美國成熱門投資市場

NBD:今年整體環境變化很多,比如審查趨嚴,有觀點認為跨境并購將大降溫,您對此怎么看?

馮林:中國企業的跨境并購從2014年開始高速成長,2016年中國企業整體跨境并購交易數量達到了2000多億美元,2017年有所回落,去年整體跨境并購交易額差不多跌了30%。今年受宏觀環境影響,包括整體國際形勢、監管環境和中國資本環境的變化等,跨境并購從一個層面來說是進入了一個下滑的通道,金額有可能進一步下滑。但從長期來看,我認為中資跨境并購還是處于一個高速成長的時期;

第二,未來跨境并購的專業化、成熟度都會不斷加強;

第三,如果我們把跨境并購定義為“走出去”和“引進來”,今年境外資本對中國的投資又在逐漸提高,因為中國市場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市場,而中國資本市場的相對回落,導致資產價格也相對下降,這就給了國外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一個良機。我們在過去的半年到一年時間里面也有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想進入中國市場,想對中國市場進行投資和收購。事實上,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是在不停地周期性波動的,在2014年之前,更多的還是國外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在2000年~2014年,而2014年后,中國的對外投資流量逐漸超過了外資對中國的投資。

我認為跨境并購總體趨勢一定是向上的,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因為中國市場越來越大,中國企業家迫切需要引入境外的核心技術、核心品牌,同時也需要境外核心渠道來幫助他們的產品走向全球化。所以我認為目前是短暫性的、波動性的一個相對低點,但是在整體環境趨好之后,我是非常看好跨境并購增長趨勢的。

NBD:今年在趨勢方面,除了剛才提到的跨境并購數量、金額可能會有所下降外,在行業、地區等方面呈現怎樣的趨勢?

馮林:從地區上,由于美國的監管變得更為嚴格,所以中國(企業)到美國的投資可以說是“斷崖式下滑”,今年上半年可能下跌了70%~80%,很多中國企業不愿意去冒風險、花高成本收購美國企業;中企到歐洲、澳洲等成熟市場的投資并購是保持平穩的;而中資對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國家的投資收購增長速度非常快。

從產業上,中國企業的跨境并購交易從地產、娛樂業等轉向了TMT行業、裝備制造、醫療健康、消費升級等產業,尤其是醫療行業增長非常明顯。中國醫療行業在國內增長速度非常快,而且醫療具有非常強的抗周期性,所以在現階段,醫療是一個非常適合去投資收購的核心行業。而一些敏感行業的收購阻力則在加大,比如半導體、傳感器等相關行業,不僅是美國的審查十分嚴格,歐洲也會相對比較謹慎。此外還有更多變化體現在買家的組成、大型交易的減少等。

通過資本市場直接獲利會越來越難

NBD:隨著中企海外并購之路的不斷升級,對企業家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馮林:中國企業家過往在跨境并購上,很大程度上考慮的是通過資本市場直接獲利,而在未來,這會越來越難,也會越來越少。現在企業家都變了,一是越來越務實,二是對產業協同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如果他自己懂一個行業,跨境并購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風險也要小很多。另外,現在很多企業家面臨著非常大的現金流壓力,因此在并購方面一定會變得更為謹慎。

而在投后管理方面,我覺得人才引進和管理體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中國市場的確夠大,國外的品牌被中國企業投資或者收購后,也希望和投資者一起來做中國市場,而問題就在于是否真的能做起來,投資者是不是懂這個行業、能否幫它去落地,我覺得這是非常關鍵的。

NBD:您認為如芯片等代表的硬科技領域,中國企業目前面臨哪些壁壘?應對之策又是什么?

馮林:今年我們看到中國一些技術型企業仍然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所以加強知識產權,構建核心技術壁壘,肯定是中國企業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一方面,中國企業是要建立自有的知識產權,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逐漸擁有核心技術,比如商湯科技、華為等,而這個背后無非來自于人才的培養引進、資本的投入,并且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給了這些企業一個溫床去進行一系列試驗。對中國的企業家而言,其實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使命,就是要發展中國自有的相關技術。

另一方面,企業也可通過收購投資的方式,既可以做一些相關的收購,也可以考慮做一些少數股權的投資。其實中國過往這段時間,企業做的收購遠遠多于投資,但從監管、風險防控的角度,做投資有的時候可能會更容易。所以我建議,如果在收購比較困難的情況之下,企業可以圍繞著技術引進,以參股、合資的方式去做一些工作,這也是另外一條道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跨境并購 走出去 易界 馮林 中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