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0 23:13:30

互聯網金融年中考試又迎來一位新考生,努力終有回報,高要求勢必錦上添花。
美國時間9月19日,小贏科技的吉祥物袋袋出現在紐約街頭,歷經創業“苦讀”的小贏考試畢業,成功掛牌紐交所,上市代碼為“XYF”,在承銷商不行使超額配售權的情況下,預計融資1.045億美元。
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很深的雪,以及很長的雪道。小贏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越也認為,金融確實是一個非常長的雪道,因為中國的個人金融有著幾十萬億元到百萬億元的市場,而現今的傳統金融機構在個人金融服務方面做得遠遠不足。
中國正處于消費金融的最好時代,看中數據能量的小贏科技正在利用金融科技抓住這個機會。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直言,中國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用戶有成本高、有效覆蓋難、風險管理難的難點。中國新中等收入人群,在消費觀和使用習慣上呈現不一樣的特點和需求。
小贏科技成立于2014年8月,最初的信用保證保險模式,給小贏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是,能一路堅實走到今天,得益于小贏科技一直以優等生的高標準來督促“學習”——始終堅持在合規前提下,不斷充實技術實力,打造堅實的風控體系,持續加強自身獲取和應用海量數據的能力。
看得見的產品
中國的信用卡持卡人超過3億,然而這部分需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平均額度還不到2萬元人民幣,而在美國的均數則是2~3萬美元。面對旺盛的消費需求,小贏從服務這3億人入手,找準自己的消費金融路徑。
小贏在試卷上答得很漂亮的一題便是小贏卡貸。在國外,信用卡代償業務(balance transfer)比較流行,在發達國家已經是一個市場成熟的產品,而在中國,這個市場參與者不多,還算得上是一片藍海。小贏科技的市場調研顯示,中國的信用卡代償業務市場規模約6000億元,細化到信用卡額度提額和提取現金的需求,則達到了數萬億的規模。這也堅定了小贏做信用卡代償產品的信心。
2016年6月,小贏產品團隊緊鑼密鼓地先上線了第一版作為試水。新產品出來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包括用戶申請流程、審批的時效、資金放款的時效等等。通過試水不但可以收集用戶對產品本身體驗的反饋,也可以檢驗風控系統評估效果,以及資金放款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通過不斷迭代更新,小贏卡貸已經是各環節體驗流暢,最快審批放款僅需要6秒完成的優秀產品,據小贏科技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小贏卡貸累計放款額266.5億元,在貸余額為131億元。
看不見的風控
答題漂亮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贏對風控數據、風控模型的執著堅守。
“我們是相信數據的人,百分之百的相信數據,所以我們對數據的投入,對技術的投入是重點中的重點。”成少勇毫不諱言Capital One出身的人對數據的篤信,并表示小贏科技正在“不遺余力地做模型,不遺余力地搞數據”。
除了用戶的年齡、收入等常規基礎數據,小贏還通過合規的方式收集用戶的網絡行為、借貸行為、社交行為、第三方征信、平臺交互、電商行為、職位收入、家庭狀況等,可用作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的數據。另外,小贏還有一個多點數據系統,可以通過多點數據整合行業黑名單。目前,數據團隊還在進行關系圖譜的研究,試圖通數據關系網,更加智能地辨別用戶的風險系數。
有了強大的數據儲備,風控系統才得以展開拳腳。在經歷了招募團隊、搭建基礎設施、進行模型測試等環節,小贏科技耗時一年塑造了自己的模型體系。
與成少勇一樣,小贏科技首席風控官李侃也是Capital One出身,他牽頭創建了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從機制、文化、團隊、技術、數據等多重角度,用智能決策引擎、數據引擎、反欺詐模型、信用模型、抵押物估值模型等組成彼此數據流相通、互相牽制的精密風控體系。其內核之一“數據引擎”,運用AI技術,可實現貸款用戶資料的便捷提交,并實現瞬間與多達數十個數據源交叉驗證,從實名認證、人臉識別等方面確保本人真實申請。數據引擎讓風險處于多重數據的交叉拷問之下,最大限度甄別潛在風險。
摸不到的技術
如果說模型搭建的是上層建筑,那么互聯網團隊可以說是在夯實基礎建設。自主研發的風控系統其實是小贏的核心的優勢能力之一。小贏科技副總裁高鼎表示,通過技術把一些麻煩的操作變得容易,把以前很難下決心購買的復雜金融產品做得合規且簡單易懂,方便用戶購買,這是小贏一直在通過技術追求的。
小贏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絕大部分借款用戶都是通過移動端完成申請,所以在移動端APP的迭代更新是其技術重要方向。
在內部來看,APP的迭代可以說是從小賣部發展到超市,進而擴容成為金融百貨的成長路徑。而對于外部的用戶來說,直觀的感受無非是頁面的變化和功能區的豐富等,而這背后則包含了金融風控、客服、互聯網產品以及技術等多個團隊協同的結果,小贏科技希望在合規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無感知的便捷服務。
在小贏有一支最懂金融的產品開發團隊,他們既有技術的基礎,又有很強的業務能力。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贏科技798人中有425人是技術人員。
小贏科技的系統依托于騰訊金融云,并在此基礎上定制了防火墻、反黑客、容災等模塊,為用戶安全保駕護航。通過自研的產品發布系統,持續迭代、快速測試、高效發布。另外,為了保護數據安全,小贏科技利用數據存儲加密和脫敏系統防止用戶交易和隱私數據的泄漏。公司90%以上的核心業務流程,全都實現自動化覆蓋,這樣一來,小贏科技可以做到無論改動任意哪一行代碼,都可以放心地把它上線發布,而不會因為一行代碼的改動對整個模塊再做一次手動回歸。
由于小贏團隊帶有很強的騰訊基因,在追求產品體驗上的標準從一開始便是以爭取百分的目標前進的。如今,團隊仍在持續優化體驗,因為起步高也會成為被追趕的目標,保持一直以用戶為中心不松懈極致體驗的初心不變,是對自己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