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0 17:09:1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索躍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新疆還將持續推進18個對外開放口岸、23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建設,建設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打造中國向西開放橋頭堡。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艷美
作為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重要議程之一,9月20日,第十屆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北、中、南三條通道交匯之地,連接亞太與歐洲兩大經濟圈,在中巴、中蒙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等4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索躍在會上推介新疆的投資優勢時提到,“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橋頭堡,其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2015年,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地處我國西北邊陲,新疆占全國陸地總面積六分之一,周邊與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疊加,為新疆創造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索躍介紹,新疆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與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總體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主要進展可以概括為:穩步推進、開局良好、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新疆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索躍介紹,自治區內各地市之間已經實現高速公路連接;與5個接壤國家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客貨共開通111條線路,居全國首位;開通國內航線225條、國際(地區)航線25條,16個國家和25個國際(地區)城市與烏魯木齊通航。
2017年7月,“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G7(京新高速)明水至哈密段全面建成通車,形成第二條全天候進出疆交通大動脈。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集貨、建園、聚產業”能力不斷增強,中歐班列-新疆西行國際貨運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初步形成。往返穿梭的中歐班列不僅加速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互利共贏,也讓新疆這個連接我國內陸市場和中亞、歐洲市場的樞紐地位日漸凸顯。
在大通道建設基礎上,新疆對外貿易也實現穩步增長。索躍提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新疆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一批本土企業積極走出去。今年上半年,霍爾果斯通關貿易額達206.86億元,同比增長37.8%,其中,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貿易總額為53.81億元,同比增長24.6%。
索躍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新疆還將持續推進18個對外開放口岸、23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建設,建設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打造中國向西開放橋頭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