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談“天地一體化”: 要考慮如何創造一個全新安全可控網絡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7 21:48:59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王小謨表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給我們的網絡創新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也是一種挑戰,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這樣的任務中怎么創造一個全新的安全可控的網絡。”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楊歡

_____20180917214608.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給我們的網絡創新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也是一種挑戰,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這樣的任務中怎么創造一個全新的安全可控的網絡。”在9月17日舉行的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王小謨如是指出。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是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首個啟動的重大項目,該項目是通過“天基組網,地網跨代,天地互聯”的思路,以地面網絡為基礎、以空間網絡為延伸,拓寬互聯網的跨度和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發布最新成果——地面信息港將進入先行建設階段。這意味著,該系統更多整合數據資源、提供空間信息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將有望率先投入探索。

對網絡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自2006年在國內被首次提出以來,建設一個基于中國本土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的重要價值不斷成為業內共識。其重要性在于,該系統能夠滿足在軍事、民生、科學研究等領域的重要需求,在民用領域,特別是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其能夠保障應急通信的暢通。

在王小謨看來,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確實存在諸多益處,但同時,它也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舉例說到,“第一,它應該是全球覆蓋的,第二,應該是軍民融合的,第三,應該是寬帶的高速公路,最后,它要跟各種網絡相接,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網絡安全。”

事實上,在信息建設領域,中國存在“天弱地強”的情況,天基信息網發展不平衡,各衛星系統獨自建設,因此,要形成天地一體的信息服務能力,需要解決從天上到地下的問題。

王小謨也指出,“在地面大多數用的TCP/IP體系,若要實現天與地的連接,就存在網絡共存的問題,比如,在天上延時很長,而且天地不對稱,同時,還有高誤碼率、中斷等問題。而在天上更容易受到攻擊,安全也是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用到天地一體化的網絡之中。”

強大的地面網絡仍然重要

在外界看來,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另一個好處在于,能夠為正處于全球組網過程中的北斗衛星系統提供更多商業應用空間。

但根據不同國家的實踐,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仍存在著多種組網的可能性:大部分處理在地面完成、星上設備簡單的“天星地網”模式,整個系統可以不依賴地面網絡獨立運行的“天基網絡”模式,以及介于二者之間,天基與地面相互配合的“天網地網”模式,不同模式下,系統對天基網絡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多種網絡結構中,‘天星地網’模式最為成熟。”王小謨認為。而他同時也指出,這種網絡結構需要有強大的地面光纜設備,因此,繼續完善地面網絡是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最終成型的關鍵。

與此同時,他也認為,中國衛星系統仍處在組網的關鍵時期,具體系統的建設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討論驗證。

“現在,中國衛星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從單星到組網到全球,空間體系日益完善;同時,星間鏈路從無到有,星間通信能力不斷增強,星載數據處理能力不斷增強,天基網絡也不斷增強。”他指出,“但比較成功的案例都是經過幾代迭代發展的,仍然有更多值得探討的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網絡安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