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4 15:07:32
9月13日晚間,利源精制發布中信建投的年度定期現場檢查報告。報告顯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資使用、股東承諾等多方面存在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14利源債”將于9月22日迎來今年的兌付日,但8月以來公司債券兩次被下調評級。
每經記者|肖達明 每經編輯|張海妮
9月13日,利源精制(002501,SZ)發布了其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2018年度定期現場檢查報告。報告顯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資使用、股東承諾等方面存在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利源精制發行了“14利源債”來償還銀行貸款、補充流動資金,付息日為每年的9月22日,利源精制今年即將面臨超5000萬元的利息兌付壓力。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證監會近期規范信用評級機構內部制度和評級質量的背景下,利源精制的主體長期信用評級、債券信用評級8月份以來兩次被評級機構下調。
9月13日晚間,利源精制發布中信建投的年度定期現場檢查報告。報告顯示,利源精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募資使用、股東承諾等多方面存在問題。
圍繞使上市公司陷入資金鏈危機的2016年募投項目“軌道車輛制造及鋁型材深加工建設項目”,中信建投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是,利源精制章程和三會規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募投項目經營主體沈陽子公司投資額較大,卻未及時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利源精制的募投項目投資額遠超原定預算,這一異常狀況卻長期未得到充分的可行性討論,導致資金鏈風險出現滾雪球效應。
在信息披露上,中信建投則發現利源精制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和借款給上市公司的事宜,此前為了給募投項目籌措資金,利源精制實際控制人王民質押大量股票套取資金,甚至進行民間借貸等,為上市公司控制權穩定性埋下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王民原定的救市舉措——股票增持事項,也不能正常進行下去,中信建投認為這構成公司股東不能履行其承諾。
在公司經營持續性方面,中信建投認為利源精制及其子公司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多筆借款逾期并被提起訴訟,已影響原材料采購及生產。對此,中信建投提醒投資人關注公司的債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并提醒投資人關注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的風險。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利源精制總資產為166.41億元,其中流動資產15.70億元,總負債為87.3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60.22億元,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利源精制此前公告,目前公司正在與金融機構積極溝通,向金融機構申請展期和新增銀行貸款,同時公司和控股股東正在積極尋求通過股權重組等方式,引入具有國有背景或者具備更強資金實力的股東為公司提供有力支持。
中信建投提醒,如解決措施無法達成且公司資金流動性情況未發生好轉,則公司可能發生更多的債務逾期情況。
利源精制的流動性或將面臨一次重要挑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利源精制發行了總額為10億元的“14利源債”來償還銀行貸款、補充流動資金,債券年限為5年,付息日為每年的9月22日。記者此前計算發現,按照7%的利率,到今年9月22日需要支付利息5180萬元左右。若債券違約,無疑將對上市公司的信用水平造成嚴重損害。
在上市公司危機發生前夕的今年6月份,利源精制的“14利源債”評級機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為債券維持了AA級信用的評價,預期“穩定”。此前,雖然利源精制短期負債狀況發生了變化,但聯合評級一直維持AA級信用評級。
但到了8月3日,危機爆發,聯合評級和債券托管人紛紛表示正在關注近期利源精制的異常情況。聯合評級方面當時回應記者稱:“聯合評級也將密切與企業就還款計劃的落實情況及時保持溝通,一旦出現異常,聯合評級將及時給出信息披露。”
8月14日,聯合評級緊急下調“14利源債”信用等級為A級,利源精制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一同下調。一個月之后的9月13日,距離付息日不到10天,聯合評級再次下調“14利源債”信用等級到BBB級,主體長期信用等級一致下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證監會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管、監管信息共享、推進信用評級機構完善內部制度,統一評級標準,提高評級質量等方面進行規范。
對于即將到來的付息,利源精制做好準備了嗎?記者今日(9月14日)向聯合評級方面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記者上午11點撥打利源精制公開電話,對方表示正在開股東會,負責人員暫時不在。此后再次致電時,電話無人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