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喬 2018-09-13 22:48:59

圖文無關 來源:攝圖網
壹
這幾年,網紅盛行,小到三歲的孩子,大到八十歲的老阿姨,都有個明星夢。昨天,熱搜上看到一個新聞:整容低齡化,說的是暑假孩子們除了吃喝玩樂,又多了一項消費:改造外貌,割雙眼皮、隆鼻、削下巴,15歲就想當靠臉吃飯的比比皆是。爸媽們也一點不忌憚,都是為將來做好準備,孩子想美,也沒什么錯。
有人說這也不是全無道理,班里同學都變好看了,你怎么好意思讓孩子丑下去。最奇葩的是一個藝考生的家長,死活覺得自己女兒不好看,說不如網紅臉飽滿立體,將來要吃虧,胳膊擰不過大腿,孩子只好同意先做一個開眼角。
其實,仔細想想,你也能理解父母的難處,有些真的是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后,吃了長相的虧,當然不想讓孩子再重復。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丹尼爾·哈默邁什教授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應聘者的顏值會直接影響應聘結果。雖然人們嘴上不承認,但高顏值就是一種“先發優勢”。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就像每次我勸別人,長相差不多都行,都會被反問一句,你不是顏控么?
無可辯駁。去菜市場買菜我都會挑好看的買,畢竟做起飯來才能賞心悅目。這在心理學上還有個解釋,叫爛蘋果理論。聽著就很扎心,和我買菜的經歷差不多。越是好看的菜,爛得越快。然后,還打死不承認自己膚淺。

圖文無關 來源:攝圖網
貳
可是,最近的另一個熱搜事件,狠狠地打臉了“顏值即正義”的觀點,也把網紅們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網紅saya遛狗不栓繩,狗多次撲向孕婦,被孕婦老公踢了兩腳。saya見狀急眼,和她媽聯手把孕婦揍了。氣勢兇猛,連保安都攔不住。最后人們報了警,這彪悍的娘倆不但沒認錯還臟話咒罵孕婦的寶寶,一度試圖抗法,最終連狗帶人都被警察帶走了。可憐的孕婦當場癱倒,被抬上120,情勢不樂觀,丈夫簽了幾張病危單,還有流產風險。
事發后,線上線下聯手聲討,saya的淘寶店也一度被攻陷。
有句俗話叫“丑人多作怪”,可沒想到長得好看的網紅作起妖來也是沒下限。連王思聰這個常年對網紅沒有抵抗力的都站出來罵,可見心丑有多可怕。
此事一出,引發了一股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討論。過去人們都說,長得好看就了不起,這一次,長得好看終于沒用了。
這就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單純從saya332萬粉絲的數字就能窺見一斑。從視頻里的氣勢看,恐怕也是長期被驕縱的結果。

圖文無關 來源:攝圖網
叁
這個時代,對美貌有一種執念。
美國的《新聞周刊》調研過8000多個MBA畢業生,結果發現,美國MBA畢業生英俊男性的收入比普通男性平均高出5%,漂亮女性的收入比普通女性高出4%。在中國也是一樣,據調查,長相好看的人比長相一般的人高出15%。
但后來有人打趣說,高出那15%很有可能是傻子收的,我覺得也有幾分道理。
把成功歸咎于單一的容貌是一種典型的歸因錯誤。
那些喜歡以貌取人,而且覺得別人對自己以貌取人的,通常腦子都有點不好使。這是一個極其功利的時代,越聰明的人越不會把籌碼壓在一張臉上。按照我們公司老板的話說,誰也不是傻子。
所以,越是聰明的人,越不會把容貌當資本。
曾經在TED看過超模卡梅倫·羅素一場演講《外表不是一切》,這個16歲入行的超模在現場展示了形象的魅力,卻是為了告訴我們,這只是表面。
因為性感或與伙伴的感情交流都可以是裝出來的,照片中的她,是由時尚產業中的專業人士們精心打造的。五官精致、身材高挑也未必就能成功,除了外在條件,絕佳的鏡頭感,高級的時尚品味,堅韌的品格甚至高于常人的抗壓力都是一個超模的基本素養。
但人們總是習慣性關注表面風光,卻從不愿意深挖成功背后的其他關鍵因素。
為什么?
還不是因為和整容相比,努力實在太難了。臉上這一刀,無非是人們心心念念尋找的一條捷徑。
肆
不知何時起,我們的少年在本就意氣風發的年紀,開始了外貌不自信。堅信“美”與“好”是因果關系,只要我夠美,就能足夠好。
不得不說,其實是一種無知。
社會心理學上有個曝光效應,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次數越多,越有可能贏得好感。這是因為人們都喜歡自己習慣的東西。這就是為什么美貌長久不了。
看的時間長了,就看不出好看不好看了。這個時候,你要么去換臉,要么得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吳曉波寫過一篇文章,我特別喜歡《顏值即正義,但不是最后的正義》。文章里,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和馬云在電梯里偶遇。馬云在電梯里問:“你們是哪所大學畢業的?”答案有:北大、哥倫比亞、復旦、新加坡理工大學。他聽完開心地笑了,自言自語道:你們知道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是哪一所嗎?是杭州師范大學。馬云同學就是從那所大學畢業的。電梯還在上升,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
故事最后的提問發人深省:那一天,那個電梯里,什么是正義?
看懂這個故事的人,再美的人恐怕都會心慌。顏值是第一印象,但不是最后的印象。不是說好看不重要,而是說最終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還是你的品格和腦子。
作者:Jenny喬 來源:Jenny喬(Jenny-Qiao-Love)《每日經濟新聞》獲得授權轉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