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8-09-13 18:24:02
又見券商裁員!近日,有微信公號發消息稱,國元證券要求入職三年內員工全部到基層營業部,考核不合格的直接開除,這被看作是變相裁員。對此,國元證券回復稱,關于“變相裁員”的信息完全失實,部分自媒體采取斷章取義、歪曲原意的方式對我司基于合理經營需要制定的制度予以錯誤解讀。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一輪行情慘淡,總少不了券商裁員降薪的消息,最近又一家券商被傳聞“變相裁員”。
這幾天,有微信公號發消息稱,國元證券要求入職三年內員工全部到基層營業部,考核不合格的直接開除,似乎涉及變相裁員,而下圖也在各個微信群與朋友圈中廣泛傳播:

對這一傳聞,國元證券給予了否認,認為上述信息“完全失實”,公司正常安排中后臺員工到一線鍛煉,鍛煉時間在3至6月之間,年內員工隊伍保持穩定、人員仍為凈流入。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僅最近一月時間里,至少已有東吳證券、國泰君安研究所、中信證券和國元證券等4家券商被傳聞裁員或變相裁員,但均被公司辟謠。
1、是否變相裁員?年內人員保持凈流入
對于上述傳聞,國元證券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關于“國元證券變相裁員”的信息完全失實。
國元證券表示,“部分自媒體采取斷章取義、歪曲原意的方式對我司基于合理經營需要制定的制度予以錯誤解讀。”
據國元證券介紹,公司的員工數量已連續多年保持正增長,今年的新入職員工數量也超過了離職員工數,“員工隊伍較為穩定,人員仍為凈流入”。
一位在國元證券就職多年的高管表示,“國元很少主動解聘員工,我入職至今從沒見過裁員”。
國元證券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裁員計劃。
2、為何要求員工到基層?一線鍛煉3-6月
對于引發關注的“入職三年內員工全部下基層”傳聞,國元證券解釋稱,公司一直有安排中后臺員工到一線鍛煉,這次是擴大到其他部門。
國元證券稱,在經營一線鍛煉成長是眾多公司的通行做法,尤其在金融行業更是普遍現象,“長期以來,我司一直安排中后臺員工在經營一線鍛煉,限于當時的條件,其他部門員工沒有參與鍛煉”。
國元證券表示,如今,全面推行的條件已較為成熟,沒有進行鍛煉的員工需補上經營一線實踐課,為保障鍛煉富有實效,保持日常工作正常開展,分批安排員工鍛煉。
據介紹,目前,首批鍛煉員工已在經營一線開展工作。
一位國元證券的高管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國元證券這種做法是學習一家業內大型券商,“學習先進經驗,先到下面營業部鍛煉、熟悉業務,最長不超過半年”,鍛煉的對象“只限于最近三年招聘、且沒有基層經驗的員工”。
3、基層鍛煉是是否引發解聘?無員工因此離職
要求員工到基層鍛煉或許無可厚非,但是否有員工因這一計劃而被解聘?
國元證券回復記者稱,沒有員工因鍛煉計劃而辭職,“我司設置員工鍛煉期限為三至六個月,表現優異的,三個月后即可申請回總部或分公司工作。”此外,公司設置了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且向員工公開,多數指標都能量化,能客觀反映員工鍛煉期間的工作表現。
國元證券表示,今后仍將根據業務發展特點和戰略需求,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優化人員配置并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
市場行情不斷下挫,各類券商裁員的消息陸續出現,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僅近一個月內,就有東吳證券投行、國泰君安研究所、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4家券商遭遇裁員傳聞,但隨后都被公司內部人士或公司官方辟謠。
例如,在8月上旬,就有網傳國泰君安研究所要降薪裁員,原則上一個組3個人,冗余人員降薪30%+,并有微信通知截圖為證,消息一出震驚券商圈。不過,公司人士隨后緊急辟謠,不存在降薪裁員的說法,緊急通知內容屬于人員摸底。
又例如,龍頭券商中信證券也出現裁員傳言,不過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公司員工并都沒有收到相關通知。
據券商中國日前報道,中信證券部分分公司目前還在招人,有分公司職員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我們也注意到了傳言,但這是假的。不僅沒有裁員,因為行情不好,我們還給了新員工兩年保護期。”
東吳證券的投行也被傳大規模裁員。
有自媒體報道稱,東吳證券由于去年投行招人過多、今年業績不理想,投行今年開始大規模裁員,一些入職一年的應屆生也被裁掉,更要求“自己提交辭職報告”,并拖著一些員工8月份的工資不發。
面對這一傳聞,東吳證券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網傳信息“顯然存在失實成分”,“公司投行目前不存在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也不存在大量應屆畢業生離職的情況,也從未要求員工自行提交辭職報告。”
根據東吳證券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該公司投資銀行條線共有員工300多人,年初至今,新入職員工31人,離職員工18人,屬于正常人員流動。
不過,傳聞背后是證券行業實打實的業績跳水,這也是裁員傳聞迅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參照月報統計口徑、母子公司合計,32家A股上市券商8月共實現營收93.31億元、環比下降48.57%,實現凈利潤18.07億元、環比下滑73.89%。其中八成券商凈利下滑超50%,9家券商宣告8月出現虧損。
其中,太平洋、光大證券、東北證券、西南證券和長江證券的8月虧損均超4000萬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