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4 08:02:14
【中國央行金融委辦公室8月31日召開金融市場預期管理專家座談會】
座談會由央行行長主持,三位副行長、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的副主席均出席。圍繞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預期管理、如何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如何準確地預測和分析經濟金融形勢并正確決策等問題,與會專家進行了交流。(央行網站)
【中國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中國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其中包括,提供1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等。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重債窮國、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償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新華社)
【央地支持實體經濟新措將密集出臺 降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仍是重點】
今年以來,實體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推進,一系列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接連出臺。隨著補短板力度不斷加強,未來對實體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以及多地政府了解到,央地將進一步加大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除了將大力推進實體經濟支持政策的落實外,還有一批新的支持政策將密集出臺。其中,降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仍將成為政策重點。(經濟參考報)
【銀保監會再出新規!地方債風險管理參照國債,實行余額限額管理】
據悉,銀保監會近日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商業銀行承銷地方政府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新預算法實施后,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兌付方式由財政部代為還本付息變為省級政府自發自還,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管理比照國債實行余額限額管理。(中國證券報)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計劃開展評價考核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3日說,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計劃開展評價考核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余欣榮說,下一步,要加強技術創新、強化機制保障,引導和鼓勵科研機構,在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廁所改造、畜禽糞污治理等方面,研發推廣一批符合農村實際、簡單適用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和工藝,并探索能夠最大程度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建設和管護機制。(新華社)
【農業農村部: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日發布,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發生生豬非洲豬瘟疫情。9月3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某養殖戶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養殖戶存欄生豬97頭,發病12頭,死亡9頭。
【殼市場活躍 “國資系”成重要力量】
今年以來,A股公司控制權轉讓扎堆出現,轉讓方式呈現多樣化態勢。同時,“國資系”成為殼市場的重要力量。據媒體統計,今年以來,“國資系”主體正在參與或已經完成2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交易。國有資本,尤其是地方國資成為A股殼市場的重要力量。(中國證券報)
【基礎設施信托8月發行井噴】
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被市場冷落許久的基礎設施信托在8月份迎來了井噴。來自用益信托在線的最新統計顯示,8月份集合信托市場上發行的基礎設施信托的數量為207個,規模總計達322.71億元。相比今年7月的180個和226.28億元,不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發行規模方面,8月環比7月大漲42.62%。(上海證券報)
【深市上市公司年中大考:總營收超五萬億元】
截至8月31日,除ST長生外,深市211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深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24%;合計實現凈利潤3963.50億元,同比增長16.86%。(深交所)
【海通策略:8月產業資本出現凈增持】
海通策略最新研報認為,2018年8月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凈增持20.1億元,而2018年7月凈減持64.6億元,2016年以來產業資本月均凈減持37.1億元。以史為鑒,市場底部附近產業資本表現為凈增持。2005年以來產業資本在多個期間表現為凈增持,其對應的上證綜指基本處于階段性底部。
【量化基金一枝獨秀 整體規模逆勢增長】
在基金發行艱難時刻,量化基金卻逆勢走俏。據Wind統計,截至8月31日,2018年以來,全市場共計發行了94只量化基金,而2017年全年發行了112只量化基金,今年前8月的發行量已逼近去年全年。伴隨著發行熱度提升,量化基金整體規模逆勢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上360只量化基金的總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上海證券報)
【巨資持續涌入 即時配送混戰再起】
8月28日,閃送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D1輪融資,創下其單筆融資金額歷史紀錄。記者獲悉,即時配送已成為上半年快遞物流領域投融資第一大方向,進入下半年,多路資本更是大手筆加快投資,即時配送領域競爭進入白熱化。市場混戰之下,包括交通事故頻發、信息屢屢泄漏、服務質量下降等一些行業亂象也漸漸浮現,亟待加強監管。據悉,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些舉措。此外,有關即時配送服務規范標準也通過立項并進入編寫階段。(經濟參考報)
【A股2018年“中考”答卷出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碩果】
上半年,石油行業實現凈利潤696億元,同比增加75%;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凈利潤88億元,同比增加75%;但受煤電聯動等因素影響,煤炭行業實現凈利潤460億元,同比增加4%。在中游行業中,化工行業實現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加63%;鋼鐵行業實現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加134%。滬市實體行業企業實現凈利潤約0.6萬億元,同比增長25%;金融行業實現凈利潤約0.9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體行業企業凈利潤增速遠高于金融行業企業。從以上幾組數據可以看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在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結下了碩果。(證券日報)
【上半年363家公司凈利潤虧損 近八成市值在50億元以下】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36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出現虧損,占比近一成。分行業看,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計算機、農林牧漁等行業,其中機械設備行業分布最廣,有40家公司。這些虧損企業大多是小市值公司,近八成A股市值在50億元以下。從凈利潤虧損的情況來看,88家公司虧損金額在億元以上,虧損金額最大的是中興通訊。凈利潤虧損逾10億元的公司還有堅瑞沃能、南京新百、株冶集團、中弘股份、鹽湖股份、樂視網。(數據寶)
【上半年32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估算達297億 同比下滑21%】
據統計,上半年32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估算達297.71億元,同比下滑了21.11%。從各業務占比來看,經紀業務重返第一席位,上半年貢獻營收313.84億元,占比25.74%,自營業務位居第二,貢獻297.71億元、占比24.41%。對于一些中小券商來說,自營收入的貢獻甚至超過50%。比如,東興證券、國海證券和西部證券的自營占比分別達到65.15%、62.36%和53.77%。(券商中國)
【貨基7月份猛增9000億元 公募規模突破13萬億元】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截至7月底的規模數據,從數據來看,公募整體規模不僅輕松越過13萬億元大關,而且迅速奔向了14萬億元。其中,貨幣基金的規模進一步猛增,達到了8.6萬億元。而如果從今年以來的數據來看,債基的規模增長同樣讓人眼前一亮。(每日經濟新聞)
【A股“入富”引期待 將帶來萬億元增量資金】
根據MSCI公司此前的安排,9月3日起,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將從2.5%上調至5%。調整后,有10只A股將以5%的納入因子新加入,使得納入MSCI的A股增加至236只,合計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的0.75%。頂點財經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陽表示,根據目前富時羅素國際指數約1.5萬億美元的規模,理論上有望給A股帶來5000億美元,即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增量資金。(證券日報)
【美股IPO提速 中概股上市熱情高漲】
在美股牛市延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不斷創新高的同時,美股也迎來了自2014年(逾300家公司)以來最繁忙的上市潮。復興資本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共有31家公司遞交招股書,較去年同期13家的數量增長138%。今年遞交招股書的公司中,金融、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板塊最為密集,與此同時,中概股上市熱情高漲。據復興資本數據,年初至今已有134家公司登陸美股,美國IPO市場處于復蘇軌道,年內還會有70家到90家公司上市。(中國證券報)
【境外機構繼續看好人民幣資產 連續17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與上清所合計增持665.26億元人民幣債券,為連續17個月實現增持。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債券規模累計達16122.92億元。(經濟日報)
【H股中小銀行業績分化 加快籌備“回A”補資本】
在資本金承壓之際,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銀行除了通過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等工具補充資本之外,另一種方式是市場關注的“回A”。記者梳理發現,港交所上市銀行回歸A股進行再融資已成趨勢,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青島銀行、浙商銀行、鄭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正在“回A”路上,廣州農商銀行近期剛加入“回A”隊伍,并已接受上市輔導。目前,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首發已過會,A股發行在即。(上海證券報)
【樂視網11天漲逾64% 專家建議投資者遠離“妖股”】
樂視網股價自8月20日觸底2元/股之后,在11個交易日內漲幅為64.11%。樂視網退市風險仍未解除背景下,股票多次觸及漲停的現象極為不正常。當前,樂視網的基本面糟糕,但一些中小散戶卻盲目跟風。即使未來樂視網會成為新一代的“妖股之王”,也不建議散戶去進行投機。因為目前一些資金多數屬于投機短炒,中小散戶跟風炒作的風險極大。(證券日報)
【貓眼娛樂遞交招股書 上半年收入18.95億元】
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貓眼微影已于9月3日晚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計劃,上半年收入18.95億元,凈虧損2.31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為了“延禧”,愛奇藝向今日頭條索賠3000萬!】
據海淀法院網消息,因《延禧攻略》遭擅播,愛奇藝近日將今日頭條訴至法院,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3000萬元。愛奇藝訴稱,其經合法授權依法享有影視作品《延禧攻略》在全球范圍內獨占專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并享有針對侵權行為依法維權的權利。原告調查發現,“今日頭條”手機端應用程序以短視頻的方式傳播影視作品《延禧攻略》,短視頻的內容系該作品的劇集內容,且短視頻單片播放量已超過80萬次。(每日經濟新聞)
【盾安集團下屬子公司獲150億流動資金銀團貸款 首批貸款或解債務到期燃眉之急】
自今年5月份,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爆發短期流動性危機以來,其巨額債務問題受到廣泛關注。9月3日晚間,江南化工(002226,SZ)、盾安環境(002011,SZ)分別披露了一則內容相同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盾安集團旗下子公司杭州民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澤科技)8月31日獲得150億元流動資金銀團貸款,截至8月31日,民澤科技已經收到銀團首批放款52億元人民幣。(每日經濟新聞)
【娃哈哈新品首發拼多多 這一次瞄準消費降級人群?】
據多個自媒體報道,近日娃哈哈低調上線了一款乳酸菌飲料“呦呦君”,對于頻頻推出新產品的飲料大戶來說,產品本身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備受關注的是,“呦呦君”是在拼多多平臺的娃哈哈官方店開售。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娃哈哈與拼多多的消費群體在重合度方面是比較高的,娃哈哈因價格便宜,占據了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市場。拼多多的主流消費人群跟娃哈哈產品的定價與定位是相符的。(每日經濟新聞)
【海底撈港股上市已通過聆訊 快速開店撐起營收高增長】
9月3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海底撈已通過上市聆訊,同時更新了招股書。更新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73.43億元,同比上年同期47.56億元增長54.4%。業績的高速增長,與海底撈正提速開店擴張有關。海底撈5月提交的招股書中,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擁有餐廳共320家,而在新招股書中截至目前其已擁有362家餐廳。今年上半年,海里撈新增71家門店,其中63家已達致初步月度收支平衡,且大多數新增門店集中在二三線城市。(每日經濟新聞)
【歐股收盤漲跌不一】
德國DAX指數收盤下跌19.47點,跌幅0.16%,報12344.59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盤上漲73.75點,漲幅0.99%,報7506.17點;法國CAC40指數收盤上漲6.95點,漲幅0.13%,報5413.80點;西班牙IBEX35指數收盤下跌18.66點,跌幅0.20%,報9380.44點;意大利富時指數收盤上漲127.03點,漲幅0.63%,報20396.50點。(每日經濟新聞)
【布倫特油價觸及近兩個月高點 受益于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9月4日,布倫特11月原油期貨收漲0.51美元,漲幅0.66%,報78.15美元/桶,創7月10日以來收盤新高。WTI 10月原油期貨收漲0.30美元,漲幅0.43%,報70.10美元/桶。
【阿根廷總統:將對出口商征稅以提高收入】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表示,將對出口商征稅以提高收入;部分必需食品的價格將會被控制;投資者已經開始懷疑阿根廷的能力,巴西和土耳其的情況加速了阿根廷比索貶值;阿根廷或在未來數天與IMF達成協議。(第一財經)
【周一“開門黑”!新興市場貨幣繼續全線下跌】
經歷了上周新興市場貨幣尤其是土耳其和阿根廷的匯率大幅波動,主要新興市場貨幣周一繼續下跌。土耳其里拉、南非蘭特、伊朗里亞爾、墨西哥比索、俄羅斯盧布全線下跌,印尼盾甚至跌至金融危機以來新低。(華爾街見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