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8-09-03 08:15:43
截至9月2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為止,兩市共有1167家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除41家公司不確定外,預喜公司(包括續盈)達到了772家,預喜比例達到66.2%。整體來看,鋼鐵、建材、采掘等行業三季度乃至全年業績向上的確定性較高。市場人士指出,三季度業績對全年業績指向作用明顯。目前,A股仍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經過持續回調后,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的龍頭標的估值回歸底部位置,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772家業績預喜公司中,預增248家、略增321家、扭虧48家和續盈155家。在公布凈利潤增速的公司中,以凈利增長率下限計,有589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有129家公司凈利同比增長超過100%,9家公司凈利同比增長超過1000%。
從行業來看,預喜公司數占比居前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100%)、紡織業(92.3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85.71%)、紡織服裝、服飾業(85.00%)、土木工程建筑業(84.2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84.00%)等。
單個公司方面,金固股份是目前兩市業績增速“狀元”。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約實現凈利潤12000萬-15000萬元,同比增長4083.23%-5129.03%。此外,增幅超過1000%的還有天山生物、通達動力、全志科技、希努爾等8家公司。
從業績暴增公司的增長原因看,并購資產并表、處置公司資產確認收入和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仍是主要推手。目前增速位于第二的天山生物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新增子公司大象廣告在7-9月屬于業務旺季,故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大。公司前三季度凈利增速超過27倍。此外,凈利增速超1000%的公司中,通達動力、魯億通和華東重機等多家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均來自于收購資產的并表及一些非經常性損益。
從凈利潤總額來看,目前預計凈利總額居前的是寧波銀行和海康威視,兩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810465萬-920983萬元和707574萬-830630萬元。若以凈利潤規模下限計,目前有463家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了1億元。
從披露進度來看,目前上市公司整體披露進度約為33.3%,且主要集中于中小板公司。不過,由于周期類和部分消費類行業盈利狀況具有共性,從現有部分公司盈利狀況中往往能判斷行業下半年乃至全年的走勢。
目前來看,下半年基建投資有望回升的預期下,包括鋼鐵、建材以及工程機械在內的基建產業鏈公司三季度乃至全年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此外,華泰證券宏觀研究李超團隊認為,國內政策持續強調擴大內需,下半年基建增速有望反彈,可能會對制造業生產端相關行業(如工程機械等)形成一定的拉動。行業公司山河智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同總比增長230%-280%,公司指出,在基建補短板的政策指引下,工程機械行業將維持高景氣。
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受油價上漲和環保壓力約束產能,采掘、化工等行業全年業績展望也較為樂觀。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上漲35%,WTI突破70美元。“三桶油”中期業績均同比大幅增長,勘探開發資本支出計劃預計增加20%左右。太平洋證券證券分析師劉國清、劉瑜認為,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升高,隨著油價中樞上漲,油服板塊的核心邏輯已經由油價上漲驅動變為能源安全驅動,在強大的政策支持下,油服板塊將有望和半導體、5G一樣,迎來高確定性的景氣周期。油服及設備公司的訂單拐點也已經確立,目前正是向油服及設備公司業績傳導的階段,而包袱輕、財務報表好的公司傳導更快。受此影響,油服產業鏈需求將持續增長,業績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目前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杰瑞股份、山東墨龍和神開股份前三季度凈利增速均超過100%,這些公司均表示,國內外訂單充足,產品價格也有所上漲。
MDI、有機硅、尼龍66全球景氣復蘇,景氣度逐步上行,目前已經公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新安股份和合盛硅業均預告業績實現增長。
農化板塊方面,長周期來看,農作物價格逐步企穩復蘇加上嚴格的環保約束,行業市場份額將越來越集中于環保較為規范的上市公司中。一位上市農藥行業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環保嚴約束下的供給收縮是行業高景氣度的主要推動因素,原藥產品價格不斷走高。隨著園區和配套設施升級要求不斷提升,行業正在進行一場洗牌,未來市場份額將越來越向更加規范的龍頭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集中,龍頭企業中長期的市場前景樂觀。此外,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也將促進出口業務。
醫藥行業受益于環保約束下的供給收縮和需求端的不斷增長。新和成、海普瑞、冠福股份、科倫藥業等多家醫藥制造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0%。
海通證券荀玉根指出,對比A股前四次歷史大底,目前估值已處于底部區域。市場情緒低迷,風險溢價率、換手率、個股破凈率等指標呈現底部特征。他認為,龍頭策略效果明顯,統計各中信一級行業市值最大的龍頭今年以來漲跌幅算數均值為-6.4%,顯著跑贏同期滬深指數。
中報顯示,部分低估值行業龍頭已獲機構大舉加倉。同屬PX-PTA-滌綸長絲產業鏈的桐昆股份、恒逸石化均獲機構大舉增倉,新增持股分別達到2.37億股和2億股。其中恒逸石化二季度獲得社保基金一一七組合、多個集合信托資金集合和公募基金增持,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220100萬-240100萬元,增長62.91%-77.72%。東北證券指出,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單季利潤11-13億元,在四大民營煉化企業中,恒逸石化PTA彈性最大(612萬噸PTA,股本16.48億)。此外,浙江龍盛、榮盛發展、太陽紙業、東方雨虹、美年健康等公司二季度機構增持規模均超過1億股,前述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均顯示,凈利增速至少在20%以上,且公司在相關行業中均居于龍頭位置。
荀玉根同時指出,行業配置上,A股目前仍處在磨底期,行業估值和業績匹配度是重要考慮因素。滬深300目前的動態市盈率為11.3倍,以此為參照基準,消費類行業中的家電(14.6倍)、白酒(25.4倍)、食品(29.4倍)、醫藥板塊(30.8倍)估值和業績匹配度較好,且四季度進入消費旺季,消費白馬估值也將迎來切換。銀行股目前也具備一定估值修復的可能。此外,科技類成長股是經濟結構長期轉型方向,短期看,新經濟是擴內需和調結構的交集,后續看點是產業政策向新經濟傾斜,如5G頻譜發放推動通信設備投資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