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18-08-30 09:04:10
電商發展迅猛,一些矛盾和問題也日漸凸顯,通過立法規范市場秩序也是迫在眉睫。立法的目標是更大范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通過法律,來讓這些電商平臺更多的更細致的履責,把他們應該履行的義務能夠履行到位,只要站在立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上面,可能在一段時間里面商家會付出更多成本,但是一定會讓這個行業更規范。
8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自2016年12月一審開始,一年多時間,草案已經過三審,涉及微商工商登記、跨境電商管理法規、平臺責任等多處修改。
電商發展迅猛,一些矛盾和問題也日漸凸顯,通過立法規范市場秩序也是迫在眉睫。電子商務法會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監管到位與鼓勵發展如何兼得?8月29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周漢華:四次審議體現民主立法科學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電商法草案每一次審議都有很大變化,比如說第二次審議稿比第一次在結構上就有巨大的變化,第三次審議稿對于微商工商登記做出了比較大的改變,第四次審議稿從連帶責任到補充責任、包括對跨境電商做出了比較大的改變。審議的過程充分體現了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的約束,廣泛的討論、不斷的修改,使法案越來越符合電子商務發展本身的規律。
劉戈:保護消費者權益應當是立法的目標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立法的目標一定是更大范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這幾年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每年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和傳統零售相比,電子商務其實在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有更大的信息不對稱,傳統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里有很多和現狀不太匹配的地方,所以草案里也在不斷討論怎么能夠真正保護消費者利益,這也應該是立法的目標。
草案四審稿中規定,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平臺經營者未對平臺內經營者盡到審核義務,或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平臺承擔的責任由草案三審稿規定的“連帶責任”改為“相應的補充責任”。
周漢華:不能簡單認為修改是減輕平臺責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平臺最初出現實際上只是提出來一個連接,把供給和需求連接到一起,后來平臺對社會資源的配置越來越強,包括可以提前通過大數據的計算來對社會資源進行預配,來撮合。這樣平臺該承擔的責任范圍,它的義務是要增加的。實際上,從幾次修改來說,使用安全保障義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保護的一種加強,如果過于寬泛,平臺的責任確實就會非常難以把握,甚至使得平臺沒法發展,這也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立法的本意。另外從法律法規適用規則上講,這一規定也不存在外界提出的與食品安全法矛盾的擔心。
劉戈:平臺的責任要和收益匹配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現在很多平臺已經深度介入到了商家的經營當中,消費者除了要交信息費,平臺的經營也是有抽點的,這時候平臺已經變成了經營的共同體。那么平臺的責任應該和收益是匹配的,如果你在這個平臺里面已經產生了很強的收益,那么你就有更強的連帶責任、連帶義務。
周漢華:要從注重平臺責任發展為平臺治理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平臺的演變已經從最初的連接,發展到社會資源的配置,它在整個治理當中的責任就越來越大,這就是兩個概念:一個叫平臺責任,一個叫平臺治理。平臺責任是結果發生之后誰來買單?這個是平臺責任;但平臺治理的關鍵,在于平臺怎樣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把那些違法的行為擋在門外,不讓危害發生。也就是應該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相關治理的機制。
周漢華:推動電商平臺優勝劣汰取決于執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法律執行情況怎么樣,還得在法律通過后觀察;另外就是看行業競爭,真正能夠帶來消費者福利最大化的一定是競爭,所以怎么在電子商務領域里面來推動不同的市場主體進場,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配合有效的政府監管,而不僅僅只是強調民事上的賠償責任。這才能使消費者得到電子商務帶來最大的利益。
劉戈:法律應促使平臺更細致地履行職責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通過法律,來讓這些電商平臺更多的更細致的履責,把他們應該履行的義務能夠履行到位,我覺得就是這個法律非常重要的一個意義。
周漢華:要實現新經濟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之間的平衡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發展還是硬道理,但發展的基礎一定是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企業越大,平臺越大,影響力越大,平臺的責任就越大。要通過有效的規則來明確不同主體的行為規范,其次要通過強有力的行政執法機制來監督平臺履行法律責任,另外平臺自身應該有高度的自律,把自己的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捆綁在一起實現共贏,這樣才能夠實現平衡。
劉戈:立足保護消費者權益客觀上促進電商規范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不要怕因為保護了消費者權益,就傷害了商家、影響了發展。這么多年來,每一點對消費者保護的進步,客觀上都會促進相關行業的規范和發展。只要站在立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上面,可能在一段時間里面商家會付出更多成本,但是一定會讓這個行業更規范。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