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6 13:38:16
5天前,美年健康回復深交所稱,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而就在昨晚(8月5日),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收到天河區衛計局《責令整改通知書》,且在公告中表示歉意,證實其存在三項違規情況。從此次美年健康風波以來,公司在不到6個交易日內(截至6日午間收盤)市值蒸發約165億元。而更雪上加霜的是,本月美年健康有高達15億的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將解禁,占其總股本31.2億股的一半。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編輯|李凈翰

昨日(8月5日)晚間,中國最大的體檢及健康服務集團美年健康(002044,SZ)發布了一則“打臉式”公告。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發布的《責令整改通知書》證實,美年健康美年富海門診部存在冒名醫生、體檢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違規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等三大違規行為。
略顯尷尬的是,7月31日,美年健康還公告稱,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
從7月30日美年健康股價跌停算起,此次風波讓公司在不到6個交易日內(截至6日午間收盤)市值蒸發約165億元。

對目前持有美年健康股份的投資者來說,月底還有一把“劍”將落下,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美年健康在月底將有高達15億的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解禁。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為各位讀者梳理一下事件經過。
7月29日晚間,自媒體上流傳的一篇《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的文章,指出上市公司美年健康存在體檢醫生無證上崗、冒用已故醫生姓名等問題。
7月30日,美年健康股價跌停,市值一日蒸發近68億元。隨后,美年健康作出了回應,相關報道嚴重失實,已就此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配合司法機關依法打擊。公司在公告中稱,“文章刻意歪曲事實,標題聳人聽聞,毫無事實根據”“而無證操作問題經查實也為捏造,并不屬實。”
對于部分媒體報道中的“醫生冒充”問題,美年健康彼時表示,報道中提到的“無證人員”實為門診部的醫療輔助人員,主要進行現場客戶的信息登記,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協助客戶上機站姿擺位的工作。美年健康表示,部分媒體轉載的“死亡醫生”簽發體檢報告的問題,該名醫生陳飛雪目前仍健在,且工作在公司第一線。不過,當時的澄清公告中,美年健康并未說明是否有其他醫生在用陳飛雪名義發出報告。
7月31日,美年健康回復深交所稱,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
8月5日,美年健康發布了一則堪稱“打臉式”的公告。公告稱,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收到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責令整改通知書》。上述《責令整改通知書》顯示,2018年7月30日~8月2日,廣州天河區衛計局對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現場執業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存在問題如下:
A、部分B超檢查報告未經醫生陳飛雪審核,由其他醫生以陳飛雪名義發出報告;
B、檢査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
C、在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前擅自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放射科使用未按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復査的人員肖浩、盧玉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
廣州天河區衛計局指出,以上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療質量管理辦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文件有關規定。
廣州天河區衛計局要求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進行整改,包括:
規范醫生執業行為管理,醫生應親自審核并發出體檢報告;加強醫療文書管理,完善醫生手寫簽名;依法依規開展放射診療服務。放射科按要求使用職業健康體檢合格人員。
廣州天河區衛計局要求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在收到本通知書后就上述事項立即整改,并要求在10個工作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美年健康最后表示,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發生的問題,反映出公司在管理和質控方面還存在不足和疏漏。對確實存在的問題,美年健康決不回避,積極整改。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如今,美年健康冒名醫生、體檢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違規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等三大違規行為已被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證實。引發網友熱議,更有網友質疑,這是否涉及信披違規。
對此,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美年健康日前就醫生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問題在回復函中的澄清,屬于資質和資格的問題,而天河區衛計局通報的是操作不規范問題,因此公司此次不涉及信息披露問題。
就在7月27日,美年健康披露2018年中報業績快報:營業總收入34.9億元,同比去年57.66%,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去年998.0%,基本EPS為0.05元,加權平均ROE為2.55%。
美年健康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背后,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公司在2015年8月借殼上市后擴張急速,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底,美年大健康僅擁有94家體檢中心;但2017年年報披露的這一數據已經變更為“400余家體檢中心”。其中:
美年健康控股146家、參股155家、在建超過100家;慈銘體檢控股60家、參股5家;美兆體檢控股2家、參股3家;奧亞體檢參股7家;美年健康的對外投資觸角,囊括包括門診部、體檢管理、計算機軟件開發以及療養院等眾多產業。
但美年健康的醫護資源似乎并未以同等的速度而增加。據國際金融報,曾在美年健康工作的一位人士表示,美年健康的醫護人員流動性也很高,甚至出現“幾個月換一批新人”的現象。“有證彩超醫生的月薪聽說才4000元,這樣的工資水平怎么留人”。
CIC灼識咨詢創始合伙人侯緒超也對國際金融報表示,體檢中心的快速擴張可以帶來規模效應,但在管理上,也會存在不少挑戰,比如前期的選址、當地的調研、市場定價,以及后續日常人員招募、培訓和管理等。“如果企業一味地盲目擴張,但管理人員跟不上,培訓不到位的話,很容易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8月28日,美年健康有高達15億的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將解禁,占其總股本31.2億股的一半,上述機構在解禁后的減持,也將對公司股價構成壓力。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