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6 10:18:25
8月6日下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420,較上日官方收盤價漲200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184點。
每經編輯|郭鑫
8月6日下午,離岸人民兌美元回吐早間漲幅,較日內高點跌逾300點,截至16點57分發稿,報6.8580。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420,較上日官方收盤價漲200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184點。
早間,人民幣中間價中間價報6.8513,下調191點,至2017年5月31日來最低,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32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報6.8620,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報6.8236。
上周五(8月3日),中國央行宣布,為防范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彈性明顯增強,市場預期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也大體平衡。近期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遠期結售匯是一種可以鎖定未來匯率變動風險的匯率避險措施,是指企業與銀行約定將來某一時刻或某一期間為企業辦理結匯或售匯的幣種、金額、匯率等交易要素,到期時雙方按照協議約定辦理結匯或售匯的業務。遠期售匯業務是銀行對企業提供的一種匯率避險衍生產品,企業往往通過遠期購匯鎖定未來的購匯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匯率風險。
路透社援引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周浩的觀點稱,人民幣大規模貶值總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持續的,與過去一樣。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指出,此次重啟外匯風險準備金充分說明,雖然監管層對匯率波動容忍度提高,但不會放任匯率大幅貶值不管。
他進一步表示,央行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工具穩定匯率。如有必要,央行可再次啟用逆周期調控因子、對境外人民幣存款實施穿透式管理、對QFII和RQFII資金匯出實施總額控制和鎖定期管理等。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穩定運行應保有信心。
對于市場破“7”擔憂,央行參事盛松成指出,因其是一個心理關口,目前人民幣匯率不會破“7”。他解釋稱,實際情況是,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幣大幅貶值,也不存在所謂的均衡匯率。
盛松成表示,匯率貶值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是資本外流壓力增大,還有損大國形象,更加容易使(貿易)摩擦升級;二是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十分有限:通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雖然短期內有可能獲得價格優勢,但不利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
“的確,人民幣破7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一方面是美元進一步大幅升值的壓力并不會太大,另一方面,人民幣破7的確會對國際資本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匯率的信心產生較大影響”,黃志龍表示,央行政策出臺后,將增加遠期售匯業務的資金成本,有利于遏制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貶值的壓力,也說明央行不會對當前人民幣貶值置之不理,還可能會采取進一步逆周期調節的措施,來管理貶值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