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8-03 12:06:36
無論是阿里提出的“新零售”、騰訊的“智慧零售”,還是京東的“無界零售”,巨頭們在零售市場的軍備競賽和圈地運動遠未停息。從目前已公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情況的20家新零售概念公司來看,各家公司業績分化差異明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無人售貨柜到無人店鋪,基于人臉識別,重量識別和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無人零售,正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7月31日到8月1日,“2018第一屆中國智慧零售大會暨深圳國際智慧零售博覽會”在深圳開幕。這是國內智慧零售方向的首個千人級專業會議和首個大規模專門展會,數千家企業展出智慧零售最新硬件設備,無人零售仍然是大熱風向。
但無論是阿里提出的“新零售”、騰訊的“智慧零售”,還是京東的“無界零售”,巨頭們在零售市場的軍備競賽和圈地運動遠未停息。從目前已公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情況的20家新零售概念公司來看,各家公司業績分化差異明顯。
“去年很多人說未來無人零售將取代有人零售,但天虹認為不會。”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對于無人零售有著獨立觀點,他認為,無論有人和無人都是零售的一種業態,無人零售不可能完全替代有人零售;很多零售需要有溫度的服務,這就需要人的服務支持,這才是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零售從標準化向個性化消費過渡,也需要有人服務的支持。
自從新零售出現以來,包括生鮮行業,商超行業等市場已基本被巨頭分割完畢。縱觀整個新零售市場,無人零售是新零售行業至今仍沒有被分割的市場之一。這種形勢下,經營者自然希望通過搶先布局無人零售行業,掌握行業話語權。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智慧零售參展商大量展出各類智能柜。在奧萊特電器的展區,“掃碼開門,關門結賬”的廣告語下,是融合了AI視覺識別的智能自助柜。“系統提前記錄柜子內商品圖像,消費者掃碼打開柜門后,只需取出商品,攝像頭就能自動識別商品種類和數量。”銷售人員范建波介紹到,用戶首次使用需開通支付寶免密支付,掃碼開柜拿取貨品,柜內的攝像頭通過視覺識別確定商品,完成扣款。
同樣采用AI圖像識別技術的還有哈哈零獸。總部位于武漢的哈哈零獸成立于2017年初,是一家提供無人智能售貨柜系統解決方案的公司,創始人樊偉是前騰訊產品經理、美團早期業務拓展員工。
展會現場,哈哈零獸展出的帶顯示屏和不帶顯示屏的多款智能貨柜,容量在385L到400L之間。貨柜頂部同樣通過安裝攝像頭,提供商品圖像識別功能。樊偉表示,這款智能柜的主要競爭對手其實是傳統機械式自動售貨機,但智能零售柜可存放商品品類更具彈性,可以售賣常規快消品、水果、飲品等。
成本方面,智能零售柜的成本要更低。現場參觀多款智能柜后發現,售價從最便宜的2999元到2萬多元的價格均有。而相比之下,機械式售貨機的成本在萬元級,普遍售價在2到3萬元。
經營模式上,哈哈零獸主要以提供零售柜的模式盈利,核心是服務兩類B端客戶,一類是體量較大的品牌商,如百果園、良品鋪子等。另一類客戶是小商家,商家以加盟的形式投資,零售柜的運營交由第三方服務商管理。
在展會現場,悅智購公司打出“零元加盟免費領柜”的智能柜模式,通過加盟合伙人或成為城市合伙人,客戶只需支付點位成本和人工成本,即可獲得商品零售的利潤分紅。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樂觀情況下,10臺智能柜一年凈投入10萬元,年底凈收益可達23萬元。
智能柜外,配合RFID射頻標簽技術的各種硬件,各類自助收銀終端同樣“百花齊放”,大量廠家推出類似設備。廣州天之河公司展位,包括臺式壁掛式收銀終端,全功能酒店自助入住智能終端,觸摸屏POS一體機等產品已經非常成熟。“麥當勞的自助點單系統,沃爾瑪的掃碼購系統,其實就是融合了移動掃碼支付的收銀終端,目前類似技術產品非常多。”展位人員介紹。
據了解,無人零售目前包括無人便利店和無人柜兩大形態,除展會現場大量的無人柜(智能貨柜)外,采用RFID技術和物聯網模式的無人便利店,由于成本更高,參展的企業相對較少,但也并非冷門。
2018年無人便利店不少創業公司更迎來資本市場新一輪融資熱潮。今年4月完成Pre~A+輪近千萬元融資的無人便利店神奇屋也出現在展會現場。
神奇屋成立于2016年底,定位是輕食茶飲區+空中倉儲式自動售貨機的復合便利店。現場看到,輕食茶飲區有兩名店員值守,售賣果飲、烘焙食品等;而一旁的數臺自動售貨機24小時營業,售賣數百款超市標品。據介紹,和市面上一般的無人便利店或自動售貨機不同,神奇屋的倉庫懸掛在屋頂,顧客在自助電子屏上挑選商品并掃碼支付后,微型倉庫即通過傳輸設備將貨物送至取貨口。
馬云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新零售就變成了零售業的“網紅”。互聯網巨頭紛紛重金布局線下,搶灘未來零售風口。不過,經過近兩年的跑馬圈地,阿里,京騰(京東&騰訊)已經依托自己的數據優勢資金優勢順利攻城略地,百度則中規中矩發展平平。
早在四年前,阿里就已經開始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商業模式。2014年阿里巴巴以54億入股了同為浙商的銀泰商業,成為其最大股東,觸角開始向線下延伸。
2017年,進入新零售“元年”,阿里先后收購銀泰百貨、新華都的股權,搶先占領浙江、福建市場。銀泰旗下擁有46家百貨公司,新華都旗下擁有120多家門店。
2017年11月,阿里以約224億港幣購買高鑫零售36.16%股權,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大賣場運營商,擁有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市場份額多年保持國內零售行業第一。
從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進程來看,更多的是對傳統零售的投資改造,目的是彌補自己線下的不足。
對于大型商超領域,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深度綁定高鑫零售、銀泰、三江購物、新華都等行業龍頭。
對于便利店領域,通過天貓小店戰略,逐步轉化現成門店,并加快無人便利店淘咖啡探索;2017年8月,第一家天貓小店已在杭州正式運營,阿里隨后宣布要在2018財年打造1萬家。
對于廝殺激烈的生鮮領域,阿里系在2017年4月進一步增持餓了么,目前對餓了么的持股達到32.94%,已取代餓了么管理團隊成為其最大股東。又先后四次投資易果生鮮,目前蘇寧生鮮和天貓超市均由易果獨家運營。
另外,從2016年年初,阿里就推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生鮮超市與餐飲店結合體盒馬鮮生。目前,線上用戶轉化率達35%,實現用戶月購買次數達到4.5次,坪效是傳統超市的3~5倍。
近日,阿里150億元戰略入股分眾傳媒,雙方旨在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把控了線下廣告的流量入口。
事實上,除了資金和物流,阿里進軍新零售的最大優勢是多年電商累積的大數據。
在第一屆中國智能零售大會上,阿里云新零售商超行業總經理李冰以盒馬鮮生為例演示了數據驅動下的新零售業態。李冰表示,盒馬鮮生可以實現3公里范圍內30分鐘上門,這跟其數字能力有很大的關系。他認為,商超實現新零售的關鍵在于數字化能力,盒馬鮮生全流程已經實現數字化,實現全渠道覆蓋,全業務共享和全數據融合。
騰訊的新零售布局很大程度上是針對阿里,繼阿里前腳重金攬入歐尚和大潤發,騰訊后腳便以42.15億元戰略入股永輝超市。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的業態直接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形成競爭。
與阿里不同的是,阿里從零售起步,新零售整合上重物流、支付、會員資源打通,自身處于核心;騰訊是社交起家,擁有巨大流量,其新零售布局旨在為這些流量尋找商業機會,自身處于前端。
除了永輝這步大棋,騰訊還通過一些線上的電商平臺,進行各種新零售的嘗試,無論是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模式,還是京東無人便利店,亦或是通過美團間接介入的無人貨架領域,基本上涵蓋了目前新零售的主流形式: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前置倉社區零售等。
另外,騰訊于2014年收購京東20%股份,與京東深度綁定,聯手推出線上線下無界零售解決方案,共同探索新零售。
目前,京東已聯合永輝超市、沃爾瑪推出“京東到家”APP開展O2O業務,同時將永輝超市做為“京選空間”入口,借助永輝線下資源和客流量為彼此相互導流,此外通過從沃爾瑪處并入的1號店彌補其在華東地區的市場短板。
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總經理田江雪在會上表示,移動支付的普及,讓用戶的數字化行為沉淀成企業資產。騰訊看到很多線下企業有流量的痛點,于是對外開放了數字化的能力,比如支付、小程序、公眾號、社交廣告的數據能力,都可以通過騰訊云輸出到商家。
京東云副總裁陳仲儒介紹了京東的三個重要的布局:京東金融、物流、京東云。其中,京東云是賦能的第一出口,可以在三個方面幫助合作伙伴:第一是銷售賦能,幫助傳統零售商的銷售能力結合京東商城的銷售能力,線上線下相互打通;第二是品牌賦能,借由京東商城,借由各位零售廠商、各位商城廠商之間的合作,在品牌上面互相拉牌,比如品牌日等不同的促銷方案;第三個數據賦能,利用京東的數據,為各零售商賦能。
百度在新零售板塊依然延續了電商的頹勢。此前,百度外賣被餓了么收購;2016年百度在零售電商的投資幾乎為零;2017年無人便利店提供商YITunnel被百度投資領投,除此之外,百度在新零售板塊并無大動作。據了解,百度專注于其本身最具優勢的廣告業務和人工智能領域。
百度大數據零售負責人陸毅明表示百度的定位是技術賦能提供商,而不是零售服務商。因此,百度從大數據的角度來做切入,解決零售商家的實際問題。
陸毅明透露,百度通過搜索數據,能夠了解大眾對品牌的偏好。通過百度地圖,百度能知道市場對于各品類的需求。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就可以幫商超選擇在哪里開店最佳。除了智能選址,百度還能提供消費者洞察、精準招商、全渠道營銷、品牌價值分析等服務。
從目前已公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情況的20家新零售概念公司來看,各家公司業績分化差異明顯。
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或扭虧為盈的有華聯股份、快樂購、匯納科技、蘇寧易購、紅旗連鎖、民德電子、中百集團、人人樂、利群股份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或由盈轉虧的有神思電子、新華都、永輝超市和三江購物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持平的包括思創醫惠、步步高、天虹股份、廣百股份4家公司,另外遠望谷、新開普和科藍軟件3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虧損。
這些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僅有華聯股份、快樂購、蘇寧易購和中百集團4家公司,且各家公司的盈利成色差別也較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個百分點,二季度增速進一步放緩,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平穩、弱復蘇的增長態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蘇寧易購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9.97億元,同比增長1957.38%。不過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實現凈利潤約56.01億元,扣除這部分影響,蘇寧易購上半年由主營業務帶來的凈利潤實際約為3.96億元,同比增長35.85%。
但上半年蘇寧易購的線上交易規模增長亮眼。上半年蘇寧易購商品銷售總規模為1513.19億元,同比增長44.63%,線上平臺商品交易規模為883.22億元(含稅),同比增長76.51%。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4813家,蘇寧易購零售云加盟店765家,與此同時,公司進一步完善零售云體系在商品供應鏈、物流、IT、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建設,加快零售云網絡的建設。
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結束,下一個10年進入場景互聯時代,蘇寧將通過線上線下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無限渠道場景,滿足消費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服務的需求。
華聯股份凈利潤大增主要源于投資收益,而中百集團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44億元~4.56億元,同比增長226.06%~234.87%,主要源于完成江夏中百購物廣場資產證券化項目,增加同期凈利潤1.79億元,以及子公司中百倉儲公司因珞獅路賣場拆遷補償,增加凈利潤4.24億元。快樂購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并表,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9%。
天虹股份正在全力推進“數字化”、“體驗式”、“供應鏈”三大業務戰略,推進科技創新應用,增強門店體驗、優化零售業態,提升專項運營能力,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75億元~5.62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0%-50%,區間想象空間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有阿里巴巴加持的三江購物以及引領新零售玩法的永輝超市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跌。
業績快報顯示,三江購物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77億元,同比增長7.91%;實現凈利潤5693.58萬元,同比下滑13.81%。三江購物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新店開店速度加快以及創新店銷售增長,也因為創新店業務拓展前期投入和人才儲備導致費用支出較大,以及公司上半年授予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購股金支出,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
永輝超市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3.97億元,同比增長21.47%;實現凈利潤9.43億元,同比下滑10.67%。永輝超市今年上半年也在增加新開門店數量,銷售額穩步上漲,但費用支出也隨之增加,此外公司引入高端管理、技術、經營型人才增加了薪酬成本,并計提了3.58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導致凈利潤下滑。
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今年5月曾表示,外界對永輝的認識有三個:生鮮、合伙人和超級物種,但公司目前正在做的事,就是用數字化驅動業務;零售行業以前太落后了。但是如今,互聯網大佬也都在進入這個領域,未來3至5年中國零售一定會進入數字化零售時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