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8-07-31 08:21:05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與5月份數據相比,截止6月底,貨幣基金規模一個月內減少約5779億元。此外,除了債券型基金規模小幅上漲外,其他類型的基金規模都出現小幅下滑。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2.70萬億元,較上個月的13.41萬億元下降約7069億元。
與5月份數據相比,規模縮水主要是貨幣基金,一個月內減少約5779億元!
此外,除了債券型基金規模小幅上漲外,其他類型的基金規模都出現小幅下滑。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6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7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3家,保險資管公司2家。
貨基蘊含的潛在流動性風險早已引發監管關注。
例如,2017年年底,監管層對貨基提出了特別要求:
第一,貨幣基金規模超風險準備金200倍的公司嚴禁沖規模;
第二,不得進行任何的宣傳(包括公開或者個別如微信、朋友圈等)來擴大貨幣基金規模;
第三,不得降低貨幣市場基金的費率進行惡意競爭;
第四,嚴禁片面宣傳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及過往業績,或者忽視風險把貨幣市場基金混同于活期存款、某某寶等;
第五,不支持快速贖回、T+0、流量導入等任何與嚴控流動性風險相背或者有違銷售法規的業務,已經備案過的暫時保持現狀,不能再宣傳、不能增加新渠道;
第六,禁止貨幣市場基金按規模排名,并向管理層和董事會傳達規模不應當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設置科學考核體系,降低基金規模的權重。
又如,流動性新規第二十九條規定:
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月末資產凈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余額的200倍。對于超限的基金公司,不得發起設立新的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與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采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理財債券基金,并自下個月起將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最近的政策是,2018年6月1日,證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貨幣基金T+0單日快速贖回的提現額度限制在1萬元,該規定于7月1日開始實行。貨基先后經歷一系列嚴監管措施,規模擴張明顯受限。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采用攤余成本計量。
業內人士分析,可采用攤余成本法的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兩類:嚴格監管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半年以上定開資管產品。前者與公募貨幣基金要求相同,僅從產品設計層面看,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更有優勢。后者類似于公募的理財債基,這類基金已經不批新產品了。未來還需觀察監管對非貨幣的攤余成本法公募基金的相關政策。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辦法》沒有具體規定類似貨基的久期要求,“如果在不規定久期的情況下討論采用攤余成本來估值,合理性還是要打個問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貨幣基金T+0贖回受限1萬元的情況下,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開發出T+0贖回金額超過1萬元的現金管理類產品。(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葉斯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