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30 07:59:57
每經編輯|李語涵
【央行金融穩定局陶玲:非標轉標規則在制定中】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陶玲28日表示,在資管新規實施中,既要積極化解風險,也要給予金融機構轉型時間和空間。對于非標投資,堅持從嚴規范的同時允許公募資管產品適當投資非標,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核心要素,對非標回表作出安排。陶玲表示,非標轉標的規則正在制定中。(中國證券網)
【萬億級政府購買服務將迎強監管】
7月30日訊,我國萬億級政府購買服務將迎來強監管。日前從業內獲悉,財政部一月前發布的《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結束公開征求意見,現正在整理匯總相關意見。本次征求意見稿以“改善公共服務供給,推進現代財政建設”為目的,對政府購買服務內容作了全面、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并明確嚴禁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經濟參考報)
【加大減稅力度 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8%,總體形勢較好。同時,中國經濟外部壓力增大。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力度,但少數國家為了自身利益,正在破壞已經形成的對世界多數國家有利的貿易規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部需求拉動經濟作用的發揮。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積極擴大內需,促進了經濟的穩定增長。(經濟參考報)
【違反反洗錢規定 中國人壽收到央行70萬元罰單】
7月29日晚間,中國人壽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人民銀行認定,中國人壽于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以及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被合計處以70萬元罰款。(第一財經)
【業績不佳,樂天百貨擬撤出中國內地市場】
繼韓國大型零售商樂天瑪特謀劃逐步撤出中國內地市場后,該事件再有進展——樂天集團旗下高端百貨連鎖樂天百貨(LOTTE DEPARTMENT STORE)也計劃出售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門店,可能逐步撤出中國內地市場。一位韓國流通行業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因受到在中國內地市場業務虧損的影響,樂天著手評估樂天百貨在中國內地市場撤出的可行性。這也就意味著,繼易買得之后,又一家韓國零售連鎖很有可能將告別中國內地市場。(第一財經)
【樂視起訴易到致平臺司機提現賬戶被凍結 司機訴苦“提現難申訴更難”】
7月27日,網約車平臺易到再次發布通知稱,平臺用于車主提現的賬戶于7月20日被法院訴前保全凍結,對車主正常提現造成影響。一周前,易到發布公告稱,韜蘊資本入主后發現易到整體負債由樂視承諾的20余億元飆升至近50億元。(證券日報)
【電信運營商上半年數據出爐 聯通4G用戶增速放緩】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及《2018年6月通信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三大運營商也相繼公布2018年6月用戶數據。移動用戶數、有線寬帶用戶數以及4G用戶數是考量運營商發展情況的主要方面。從上半年數據來看,中國電信新增4G用戶、新增移動用戶數都明顯領先于兩大對手,積極推出冰激凌不限量套餐和互聯網合作套餐的中國聯通,移動用戶增速已明顯放緩。(證券日報)
【華海藥業:公司已完成國內所有原料藥召回工作】
華海藥業30日發布纈沙坦原料藥事件進展公告稱,國內涉及使用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的共有6家制劑企業,截止7月23日,公司已完成國內所有原料藥的召回工作。正在服用纈沙坦藥品的用藥人群一定不要擅自停藥,擅自停藥對于高血壓患者的風險更直接且嚴重。基于公司目前的調查,NDMA是按照現行注冊工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意料之外的微量工藝雜質,經過對公司其他產品的排查,均未發現有NDMA雜質存在。
【寶馬今起將中國內地SUV價格上調至多7% 原因在于關稅】
寶馬公司將從周一開始把中國市場一些中型SUV的價格提高至多7%。這家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Spartanburg生產汽車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周日表示,將把中國內地X5和X6車型的建議零售價格提高4%-7%。注:據媒體報道,中國是寶馬美國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2017年,寶馬向中國出口了逾81000輛美國制造的SUV,價值23.7億美元。(新浪財經)
【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CDR企業308家】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截至7月26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托憑證(CDR)企業308家,其中已過會31家,未過會277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71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2018年IPO(新股首發)審核速度保持常態化,IPO“堰塞湖”現象得到緩解。(證券時報)
【基金密集設立投資機構 加速布局芯片產業】
近期,芯片企業發展和芯片產業投資成為熱門話題。一級市場,專門投資芯片(集成電路)的基金紛紛設立,還涌現了一些深耕芯片產業的投資機構。中基協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帶有“芯片”、“集成電路”、“半導體”字樣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共有14只,約占全部51只基金的27.45%。(中國基金報)
【退市制度改革再提速 “重大違法”概念細化】
在沒有先例的規則領域,中國證監會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的重大違法行為,新增為強制退市的指標之一。這讓市場將近期深陷“疫苗事件”的ST長生(002680.SZ)對號入座,認為兩者存在因果關聯。多位業內人士對此并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即使沒有“疫苗事件”,監管層在退市制度上也會有這樣的安排。(第一財經)
【合規監管趨嚴 券商多業務線合規人員需求劇增】
去年10月正式實施的證券公司合規管理辦法掀起了一波合規崗位招聘潮,直至去年底,大部分的券商通過外部招聘、內部調崗的方式已經配齊新規要求的合規人員數量。不過,今年以來,隨著投行內控指引頒布實施,以及反洗錢、適當性等工作任務加重,券商合規人員依舊緊俏。(證券時報)
【疫苗案件之后醫藥基金回撤明顯 分析師不建議近期超配】
Wind數據顯示,7月15日~7月27日,在名稱帶有“醫”“藥”的82只非分級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中,僅有廣發全球醫療保健人民幣、廣發全球醫療保健美元、易方達標普醫療保健人民幣、易方達標普醫療保健美元現匯這4只醫藥QDII業績為正,其余醫藥基金紛紛收跌。其中,有7只醫藥主題基金跌幅超過10%。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事件可能會帶動整個醫藥安全領域監管系統升級。在日益趨嚴的監管系統中,某些(醫藥)企業存在的問題可能會逐漸暴露,這無論對盈利還是估值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
【美國乳企爆發沙門氏菌污染事件 暫無產品流入國內】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境外食品預警:美國乳清產品可能受到沙門氏菌污染。27日,中國海關總署再次發布預警,公布美國受沙門氏菌污染乳清粉的進展。根據公告內容顯示,美國食藥局(FDA)發布消息稱,美國多家公司召回不同品牌含有受沙門氏菌污染的乳清粉。目前使用了受污染的乳清粉的公司數量、召回的乳清粉重量和因這種乳清粉而被召回的食品數量尚不清楚。
【外資支付機構入華重啟?央行公示英國WorldFirst支付許可申請】
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示了越蕃商務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支付業務許可申請。越蕃公司主要出資人World First Asia Limited出資人民幣1億元。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許可的大門,在關閉三年后,現在可能率先向外資支付機構重啟。(21世紀經濟報道)
【應對美國威脅,大型汽車出口國將共商對策】
來自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韓國和日本的代表將于7月31日在日內瓦召開會議,討論如果美國對汽車進口征收關稅應如何回應,以及如何改革世貿組織。(華爾街見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