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 2018-07-23 08:11:38
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是本田(中國)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然而,今年上半年,這兩家合資公司的銷量表現卻有明顯差距。在業內人士看來,品牌知名度、研發能力成為雙方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日前,本田(中國)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在華銷量情況,6月份本田銷量為10.8萬輛,同比下滑6%;上半年累計銷售60.9萬輛,同比下滑6.4%。
其中,東風本田6月銷量為4.67萬輛,同比下滑20.9%;上半年累計銷售27.1萬輛,同比下降13.4%。廣汽本田6月份銷售6.13萬輛,同比增長9.8%;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3.8萬輛,同比增長0.1%,基本與去年持平。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6月份單月銷量數據已經相差1.46萬輛,上半年累計差距已達6.6萬輛。毫無疑問,本田(中國)在華銷量下滑主要是因為東風本田當前銷量不振。
廣本表現更佳
資料顯示,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是本田(中國)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本田對待這兩家合資公司也是一視同仁。
近期,本田中國更是采用“雙車”戰略,向兩家公司導入的產品幾乎都是“兄弟”車型,在外觀和內飾和方面極為相似,其動力總成和底盤技術一致,定價也相差無幾。但是,為何兩家公司的銷量會相差這么多?
從具體車型看,兩家公司的銷量差值主要體現在小型車及中型車方面。
在小型車方面,廣汽本田小型車飛度上半年累計銷量為5.6萬輛,東風本田小型車競瑞累計銷量為0.65萬輛,兩款“兄弟”小型車銷量相差4.9萬輛。
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飛度與競瑞出自同一個平臺,但飛度的性價比遠高于競瑞;即使放在市場中,競瑞的指導價格處于中游水平,但其配置比大多數車型都要低。
在中型車方面,東風本田的思鉑睿更加無法與“名聲在外”的廣汽本田雅閣比,上半年雅閣銷量為7.4萬輛,而思鉑睿僅銷售0.62萬輛,兩者相差約6.8萬輛。
汽車分析師婁兵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在定位上有所差異,但是思鉑睿在國內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和雅閣進行競爭。”
婁兵表示,從定位角度而言,主打運動的思鉑睿并沒有突出的“運動”特質,在動力方面,同價位的雅閣絲毫不輸思鉑睿;此外,思鉑睿的市場空間本來就不大,需求用戶不多;而且思鉑睿的產品更新節奏始終都落后于雅閣。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思鉑睿只能生存在雅閣的陰影下。
多位廣汽本田的車主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與東風本田相比,選擇廣汽本田的產品是因為其比較“厚道”,性價比相對較高。
差距逐漸拉大
本田汽車通過合資車企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已20余年,在這段時間內,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除了在車型銷量上有差距外,在品牌塑造上也已經拉開差距。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在銷量上形成的差距,主要是兩個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研發能力不同導致的。”
賈新光表示,雖然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在產品上推行“雙車”策略,但是廣汽本田的品牌知名度高,東風本田的品牌知名度低,譬如雅閣與思鉑睿,雅閣的名氣很大,消費者對思鉑睿卻不大了解。
此外,在銷量上,東風本田一直過度依賴CR-V。但是,今年東風本田被CR-V的“機油門”事件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對其口碑造成了不利影響。
“機油門”事件起于2017年底,東風本田CR-V、思域的1.5T車型在北方各省陸續出現了“機油液位升高”的情況,但并未引起東風本田的重視。直到2018年2月,投訴案件越來越多,消費者不滿情緒發酵,東風本田才開始對CR-V1.5T車型進行調查并公布了解決方案,但該解決方案并沒有讓消費者滿意,反而讓消費者認為是在“敷衍”。
經歷了“機油門”及停售風波的CR-V上半年銷量慘淡。本田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CR-V銷量為3.3萬輛,同比下滑近六成。
為此,今年上半年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的銷量差距也越拉越大,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2月份兩家公司銷量累計相差2.3萬輛,3月份累計相差4.3萬輛,4月份累計相差4.9萬輛,5月份累計相差5.2萬輛,6月份累計相差6.6萬輛。
另一方面,賈新光表示,在研發能力上廣汽本田也占有優勢,廣汽本田早在2007年便在廣州成立了廣汽本田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而東風本田沒有專門的研發中心。相對而言,廣汽本田引進的車型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改進措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