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款車,想哭,熱淚盈眶,很少有人了解它背后所經歷的坎坷、風波甚至磨難。雖然還不是量產車,但我們承諾量產的日子不會太遠。”兩年前,樂視首款電動汽車LeSEE(超級汽車)高調亮相,賈躍亭幾度哽咽說出這句話。
如今,賈躍亭出走美國,樂視汽車則早已淡出人們視線。
事實上,在新造車勢力中,除像樂視汽車這樣徹底淡出的外,還一些車企則陷入產能不足,無法或延遲交車的泥沼。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當年又是如何演繹如期量產、如期交付的“PPT”的?
患上“拖延癥”
說到延期交付,蔚來汽車算是首當其沖。2017年12月,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首款量產車型ES8發布現場宣布,ES8將在2018年4月開始首批交付。但在今年北京車展上,李斌突然話鋒一轉稱,由于產品需要進行安全性檢驗,ES8將于5月初開始實現交付。
然而,5月都快過完了,也未見蔚來交付新車的消息。直到5月最后一天,蔚來汽車才宣布向首批用戶交付了10輛ES8新車,但“首批用戶”都是蔚來的員工。
僅交付10輛車,顯然不能消除外界對蔚來造車能力的質疑。6月28日,蔚來進行第二批ES8交付,這次交付蔚來稱是面向“外部”用戶。但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了解到,此次交付的“外部”用戶中有李斌的妻子和蔚來資本的員工。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公開直言,“新造車企業最大的挑戰是真正意義上的交付,不是只交付給內部員工或者個別熟人,而是一般的線下用戶。”
事實上,患上交付“拖延癥”的不止蔚來汽車,還有去年成功拿下第十三張新能源汽車投資核準資質的合眾新能源。NBD汽車了解到,本該今年6月上市的合眾新能源首款量產車已延期至8月。
作為新造車勢力中的一員,車和家由于無法獲得“合法身份”,已停止了內部孵化兩年的SEV項目。在此情況下,車和家馬上要建好的工廠也不得不進行改造,以求適用于中大型SUV生產。
此外,Faraday Future的交付也一再“跳票”。2018年2月14日,Faraday Future在全球供應商峰會上就曾透露已獲得融資,FF91車型將在2018年底正式交付。不過,近期有消息稱,FF91的交付時間可能要延遲到2019年末或2020年初。
都面臨交付大考
在新造車勢力中也有已進行了量產車交付的企業,目前包括云度汽車、電咖汽車等在內的新造車企業已將首款量產車型小批量推向市場。不過,銷量并不理想。
以云度汽車為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云度汽車旗下π1和π3的銷量分別為1110輛和690輛。
由此來看,對已實現小批量交付的新造車勢力來說,不僅需要解決大批量對外交付的難題,還要承受量產車型上市后的銷量壓力。
即使如此,新造車勢力還是喊出了“如期交付”的口號。例如,威馬汽車就提出今年交付1萬輛以上,明年交付量在10萬輛以上的目標。“未來只有兩三年時間,如果在此期間無法達到10萬輛銷量規模,就沒法活下去。”沈暉曾指出。
此外,零跑汽車稱明年1季度會逐步交付;拜騰宣布2019年底正式交付中國消費者;小鵬汽車量產版G3也承諾在2018年底前交付給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除質疑交付能力外,外界還對新造車勢力的產品質量問題頗為關注。此前,威馬汽車就曾陷入“退訂門”。
而根據威馬汽車提供的數據顯示,威馬汽車APP注冊會員有8.7萬人,截至6月11日預售訂單已超11285輛。在已退訂的訂單中,4.19%的用戶因為等不及,1.6%屬于不想換車,1.2%因配置未知,3%不愿意提供原因,而因電池問題引起的退訂用戶占整體比例的0.23%。
跳票、退訂、質量受質疑……有網友調侃稱:造車新勢力的車真是“一車難求”。
對此,有業內分析指出,量產車交付不僅和車企的工廠建設進度直接相關,也對其供應鏈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內可以采購大量達到質量要求的零部件并實現有效協同,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最終交付“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