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30 23:19:49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陳俊杰

▲2018年2月21日,福州,一架首都航空公司的客機停靠在福州機場停機坪上 CFP圖
5月29日,從杭州蕭山機場起飛,目的地是芽莊金蘭國際機場的首都航空JD421航班在起飛不久后就返航了。5月30日,首都航空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返航原因系飛機駕駛艙最外層風擋玻璃出現裂紋。
稍早之前,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因發生空中爆裂而備降成都。同樣在5月,美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因舷窗破裂,飛機緊急降落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機場。
短期內,國內外民航客機接連多起玻璃意外事件引起了各方關注。那么,主要是哪些公司參與了客機玻璃的生產呢?據記者了解,目前,商業飛機窗戶市場主要為美國PPG、法國SaintGobain、英國GKN三家公司瓜分,而國產玻璃目前已被用于中國自研大飛機C919的舷窗。
記者通過“飛常準”App查詢,上述JD421航班機型為空客321-231(SL),機齡僅0.1年。
據了解,首都航空JD421航班原計劃于29日13:55出發,但當日延誤至15:45才起飛。大約起飛1小時后,機上廣播稱航班因故障需要返航。
據新京報“我們視頻”內容,乘客方女士回憶稱,在飛機劇烈顛簸中被驚醒,當時飛機急速下降,出現失重感覺,就像坐跳樓機一樣,機翼傾斜,整個過程持續五六分鐘,她覺得很漫長,緊張得手拽在扶手上,下飛機時腿都在抖。
根據《錢江晚報》報道,有乘客表示,返航原因可能是因為飛機駕駛艙的擋風玻璃出現裂紋。
5月30日,首都航空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飛機返航原因系舷窗出現裂紋,屬于一般性機械故障。飛機上共有211人。首都航空按照民航局規定,給每位旅客400元補償。
首都航空客服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航班返航原因系飛機駕駛艙最外層風擋玻璃出現裂紋。該機駕駛艙風擋由3層材料壓合做成,外層玻璃為非結構層,主要用來抵擋外來物的撞擊;中層和內層起保護作用,為結構層,任一結構層都能單獨承受高空壓力和保證飛行安全。
那么,首都航空JD421航班上具體發生了什么呢?上述客服向記者提供了首都航空品牌負責人聯系方式,隨后記者多次撥打電話,但截至發稿,電話未獲接通。
記者查詢了解到,除了不久前的“川航風擋玻璃爆裂備降成都”事件,此前國內也發生過客機玻璃破裂或出現裂紋。2015年11月21日,南方航空一架A321飛機在沈陽桃仙機場起飛后,機組發現前風擋玻璃破損,隨后安全備降青島。2016年7月9日,南航一架飛機由廣州飛往成都,這架機型為空客A320的飛機落地后,經機務工作人員航后檢查,飛機前部雷達整流罩和駕駛艙1號2號風擋玻璃及部分機體結構出現損傷。
飛機風擋玻璃和舷窗玻璃占整機比重雖然很小,但卻是關鍵部件之一。
目前,全球大飛機制造商主要是波音和空客,絕大多數的商業飛機窗戶也由少部分供應商制作。ASDNews網站發布的“2018~2022年度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市場的核心公司”報告認為,美國Gentex、英國GKN、美國PPG工業集團、法國Saint-Gobain和美國Nordam集團為全球商用飛機擋風玻璃與舷窗市場的主要成員。
根據《科技日報》報道,美、法等國家開發的鋰鋁硅組分的專用平板玻璃,強度和應力層深度比普通化學鋼化玻璃高50%以上,每平方米面積可承受近5000公斤的力。采用這種玻璃原片制作的新型飛機風擋玻璃,在保證600公里/小時的抗鳥撞強度的情況下,厚度可減薄到30毫米以下,減重效果極其顯著。
5月30日,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玻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臧曙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客機風擋玻璃多由無機硅酸鹽玻璃與有機透明材料復合而成,具備多種功能:有足夠強度,以承受飛機座艙壓力、氣動載荷、機體結構載荷等;作為透明觀察窗,要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具備抗鳥撞以及防冰除霧等功能。
關于舷窗玻璃,公開資料顯示,客艙舷窗分為三層,其中外層和中層為承壓結構,內層玻璃不承受壓力。外層和中層玻璃均為特殊的聚丙烯玻璃,外層玻璃是主要構造窗,在飛機飛行期間承擔大氣壓力,中層玻璃是外層玻璃的二次保險,只有在外層玻璃破損時用于保持客艙壓力,但這種情形實在罕見。內層窗戶靠近乘客,能保持中層窗戶的結構完整性并保護整個窗戶裝置。
臧曙光告訴記者,風擋玻璃通常是無機夾層玻璃;舷窗通常是有機玻璃,其中內層很薄,主要用于防塵。
對于首都航空JD421航班出現玻璃裂紋情況,臧曙光感到頗為意外。其表示,造成風擋玻璃破裂或者出現裂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玻璃材質本身存在問題、外來物撞擊、溫度變化影響等,而舷窗玻璃破裂更多是因為材料老化引起。
隨著國產大飛機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有國產玻璃被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的舷窗。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共建了中國商飛鳥撞試驗基地。這一華東地區最大的鳥撞實驗室,可對飛機前風擋玻璃、機翼、平尾、垂尾進行時速1000公里與3.6千克飛鳥相撞試驗。公司已為國產C919大飛機提供舷窗玻璃,并承擔了ARJ-700、國產新舟700部分玻璃的研制任務。
不過,臧曙光也告訴記者,客機風擋玻璃有著嚴格的準入制度和適航認證管理程序,國內應用需通過中國民航CAA認證,如要為波音、空客等配套,還需通過美國FAA等國外認證。
臧曙光認為,雖然我國能夠生產出滿足適航要求、性能可與國外相媲美的產品,但因為缺乏大型客機的實際應用經驗,打破國外公司壟斷還需時日。
此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飛機風擋玻璃ITO薄膜激光刻化技術銷售商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飛機風擋玻璃屬于高端制造,目前我國大型飛機風擋玻璃技術剛剛起步,需要在技術、工藝、裝備上不斷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