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7 13:10:09
當國際時尚雜志ELLE進入中國的第30個年頭,今年5月19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女性盛會ELLE active被帶到了成都,這是繼北京、上海之后,ELLE active在中國內地選擇的第三座城市。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楊歡
每逢電商搞促銷,一個段子就會在朋友圈流傳:
“各位男士請注意,購物節當天,一定要打開老婆的支付軟件和網銀,連續三次輸入錯誤密碼再去上班。”
段子背后,折射出女性消費能力的“恐怖”。再往深處挖,便是“她經濟”的悄然崛起。
每一年的網購狂歡節,成都的消費數據總是排名前列。看看去年“雙11”的數據:當天14:19四川的交易額就超過了2016年的51億元,全天73.09億元的交易額中,成都人買走了40億元,甚至高于一些西部省份的全省消費數據。而在主力人群中,63%都是女性消費者。

“成都時髦呀!”ELLE CHINA 首席執行官兼編輯總監曉雪也被成都吸引。當國際時尚雜志ELLE進入中國的第30個年頭,今年5月19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女性盛會ELLE active被帶到了成都,這是繼北京、上海之后,ELLE active在中國內地選擇的第三座城市。
在“她經濟”中掘金
可可·香奈兒說:一個不噴香水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ELLE CEO曉雪說:你可能只穿白襯衫牛仔褲,但你會花5分鐘時間把你的襯衫熨平,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說話得體,都認真的對待生活,這才是女人最優雅的一面。

▲ELLE CHINA 首席執行官兼編輯總監曉雪
不同的宣言背后是相同的“覺醒”。也許她們曾被父母告知:“女孩只要嫁得好、活得輕松就足夠了。”她們絕不會再對自己的女兒說同樣的話。這是“她經濟”存在的基礎。
當女性走上舞臺,自主性越來越強,收入越來越高,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圍繞女性消費需求形成的“她經濟”,成為許多行業必爭的焦點。強大的消費引導力之下,對于實體商業經營者和資本而言,針對女性視角和需求的市場開發成為必修課。

消費者都會有一種叫“打卡”和“拔草”的心理,尤其是女性消費者。舉例而言,許多身居都市的年輕女性,下班后并不就近用餐,而寧愿忍受擁擠的地鐵公交,輾轉數十分鐘去某個網紅餐廳就餐,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打卡”行為。有時她們愿意節衣縮食,去高級餐廳享受一次高級消費,這是“拔草”行為的一種。
今年3月,天貓大數據發布了“女子力覺醒”數據,一個明顯的轉變是,原本被定義為男性專屬的商品,如今在女性中也廣有市場,以“拳擊手套”為例,近一年來,中國女性購買這一產品的金額增長了75%。
“得女性者得天下”,群邑智庫基于中國15-64歲女性人群的調查顯示,中國女性消費者在過去一年平均網購總花費從2013年的3830元增加到2017年的13254元,近5年的增幅達到246%。相關數據顯示,預計至2019年,“她經濟”的整體市場規模有望達4.5萬億。
ELLE眼中的成都時髦
七、八年前,ELLE做了第一本“城市別冊”。曉雪回憶,當時就是選的成都。她說:“成都這幾年發展讓人驚喜,我很喜歡成都,很愿意來這里。”

近年來,一大波精品百貨扎堆入駐成都春熙路商圈,帶來了大批 “國際品牌”。這不僅讓春熙路在全國范圍名聲大噪,也給成都的時尚提供了逐步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隨后,IFS、遠洋太古里、連卡佛等等一系列高端購物中心在成都投入大量資金。連卡佛官方表示,成都GDP增長迅速,外資投資環境良好,在科技與文化上具有雙重動力,連卡佛希望把品牌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帶入這個全中國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
“過去的三年里,很多人不約而同來到成都。”麗思卡爾頓成都總經理Romeo說,“他們看到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成都正成為非常重要的樞紐。”
如今,成都時尚產業的數據是:國際一線品牌數155個,門店數量200個,國際一線品牌入駐數量全國第三。冠著“時尚第三城”“新時尚之都”的稱號,成都成為了《時尚芭莎》、香奈兒、《ELLE》的新寵。

▲在ELLE active活動現場曉雪發表演講
5月19日,ELLE active女性盛會在成都舉辦,曉雪到成都街頭走了走。她看到,“成都女孩子長得漂亮,皮膚又好。生活是豐富的,生活狀態是自在的,這讓北上廣的女人們羨慕。”
曉雪說,時尚不是一件漂亮衣服,或一種什么流行趨勢,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從生活態度方面講,成都已經比北上廣做得要好了,女孩兒們特別享受生活。
時尚背后的消費升級
“她經濟”在成都之所以崛起,背后是成都的時尚消費一步步升級。
近年來,成都的城市綜合體崛起,購物中心的時尚指數也不斷進階,成都的城市面貌得以更新,讓這座城市舉世聞名的“慢生活”升級,變得更加精致。

▲太古里 攝影 張建
半邊是古城,半邊是潮搭。也只有成都,可以一邊吃著火鍋、織著蜀錦,一邊支撐著高端商業地產擴張,以及各種時尚品牌的強勁增長。
而成都的“她經濟”,不僅僅是賣漂亮衣服和化妝品的地方。
“IFS有言幾又,太古里有方所,銀泰有鐘書閣,成都網友還給我推薦了24小時的書店,這都是‘她經濟’的一部分。”曉雪對成都多樣風格的“她經濟”已經有了更多的體驗,她認為ELLE倡導的時尚是好玩的,時髦有型與聰明睿智是新時代女性可以兼得的品質。這些,在成都都可以找到。她感慨成都的優雅與時尚,已經不再是流于表面的一時潮流,而是已經成為了一種城市生活美學。

▲太古里 圖片出處 攝圖網
“她經濟”,是一座城市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重要象征。成都提出的生活態度是,培育一種城市氣質、養成一種思維方式、形成一種時代風尚。換言之,越成都的越時尚,越時尚的越世界。
透過“她經濟”的崛起,我們能看到一座城市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決心,拿時尚產業背后的大文創為例,目前,成都文創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5.2%,已成為支柱產業之一。根據此前發布《西部文創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2年)》,到2022年底,成都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 ,占GDP比重約12%,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要實現從5.2%到12%的跨越。
在這種邏輯思考下,“她經濟”之于成都的意義,不僅在于多了一個標簽,其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時尚消費的升級之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