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8-05-15 08:52:27
進入5月,債券違約此起彼伏,形勢風聲鶴唳,機構投資者踩雷的不在少數,債券風險也引起監管重視。5月14日晚間,又有一只債券存在到期兌付風險。上海華信國際集團發布公告稱,下周一(21日)將到期的20億元超短融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已有17只債券發生違約,涉及10家公司。
就在昨晚,又有一只債券存在到期兌付風險。
5月14日晚間,上海華信國際集團發布公告稱,下周一(21日)將到期的20億元超短融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已有17只債券發生違約,涉及10家公司。

進入5月,債券違約此起彼伏,形勢風聲鶴唳,機構投資者踩雷的不在少數,債券風險也引起監管重視。債券市場的違約也波及到了債券基金市場,截至5月10日盤后數據,全市場已有144只債基凈值在年內出現下跌,共有22只債基年內凈值跌幅超5%。
近日,北京證監局開展了公司債券監管與風險監測、處置內部培訓,將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并列為同等重要地位,并認為2018年至2021年公司債券市場將逐漸迎來償債和回售高峰,需要密切關注債市的問題與風險。
實際上,債券違約除了應關注發行主體的償還能力,還應該關注欺詐發行債券的風險。北京證監局通報了兩起中小企業欺詐發債的案例,其中,一家公司董事長因提供虛假財報,欺詐發行私募債5000萬,終審被判3年。
北京證監局提醒,發行人和債券承銷商、受托管理人嚴守法律底線,尊重經濟規律,敬畏市場規則,切勿只顧眼前利益、飲鴆止渴。
近日,由于擔心還款的不確定性,中信信托發布了預警提示,被外界一度認為是“逼宮”天房集團還債的招數。
中信信托在《中信·天房2號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二次臨時信息披露報告》中稱,天房集團應于2018年5月18日向本信托計劃償還貸款本金2億元及相應利息,可能發生無法如期償付貸款本息的違約風險。
中信信托提示的天房集團債務風險,只是當下債務風險的冰山一角。實際上,自2015年以來,交易所債券市場成為資本市場中發展最快、增幅最大的業務領域。然而,在債市大發展的同時,相關風險在嚴監管和去杠桿、去產能背景下,逐漸暴露。
根據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統計,截至5月11日,今年已有10家主體曝出債券違約,除去此前已經發生過違約事件的5家主體(春和集團、大連機床集團、丹東港、川煤集團、中國城建),今年又新增了5家違約主體,分別是億陽集團、神霧環保、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

孫彬彬表示,從新增違約主體的數量看,相較于去年前5個月僅新增江泉集團1家,今年信用債違約的節奏明顯加快。“再考慮到近期一度引發市場擔憂但尚未發生實質性違約的盾安集團、上海華信等信用事件,今年的信用債市場可謂風聲鶴唳。”
針對債市風險,除了機構投資者,監管部門也較為重視。
5月10日,北京證監局披露,近三年,北京轄區公司債券發行總量1.32萬億,截至到今年3月底,轄區存續公司債余額1.36萬億元,占全國的18%,位居全國第一,公司債券已經成為北京轄區直接融資最重要的渠道。
轄區內債券體量龐大,針對債市風險,北京證監局特地展開了公司債券監管與風險監測、處置內部培訓,外界也得以窺見監管部門如何看待債市風險,以及后期將如何監管等內容。
北京證監局這樣看待債市風險:
雖然當前資本市場運行總體比較穩健,但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期,經濟下行壓力短時間難以有效緩解,債券違約事件逐漸增多,特別是2018年至2021年公司債券市場將逐漸迎來償債和回售高峰,更要扎扎實實的布局好信用風險防控的防線。
實際上,在市場普遍關注債券發行主體違約風險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債券欺詐的風險,因為一旦踩雷將是重大損失,可能分文拿不回來。
不過,監管機構已經注意到債券欺詐發行的風險,已經重拳出擊。5月1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今年第一期債券監管信息中,就通報了兩起典型的欺詐發債被嚴懲的案例。
第一期案例為全國首起因欺詐發行私募債券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判例——即廈門圣達威欺詐發行案例。
事情梗概是這樣:
2012年,為順利募集資金、緩解公司的現金流,廈門圣達威服飾有限公司(簡稱“圣達威公司”)法定代表人章某、原財務總監胡某故意提供虛假財務帳表、憑證,通過虛構公司銷售收入和應收款項、騙取審計詢證,并在募集說明書中引用相關不實審計報告等方式,最終于2013年5月發行了5000萬元中小企業私募債券。
然而,圣達威公司募集到的資金未按約定用于公司生產經營,而是用于償還公司及章某所欠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等,致使債券本金和利息到期后無法償還,給投資者造成重大的損失。
2015年,貴陽市公安機關接到該債券發行承銷商的報案后進行立案偵查。2016年12月,貴陽市中級法院以欺詐發行債券罪作出一審判決,分別判處章某、胡某有期徒刑三年和兩年。
然而,章某、胡某以量刑過重為由提起上訴,在隨后的上訴審理中,貴州省高院依法最終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裁定為終審裁定。
北京證監局表示,該案是全國首起因欺詐發行私募債券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判例,表明司法機關已將私募債的欺詐發行行為納入刑事規制范圍,因此希望債券發行人引以為戒,勿存僥幸心理,規范使用募集資金。
同時,北京證監局還強調了在該案中中介機構的責任與義務。
因為事后查明,發行人圣達威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章某在發行前已經因大量民間貸款被訴80多起,許多就發生在2012、2013年,承銷商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是否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也成為本案的另一個關注點,甚至存在因此而被追究民事連帶賠償責任的可能。
因此,北京證監局提醒債券業務承銷商、受托管理人在公司債券業務承接過程中,切實履行盡職調查義務,提高風險意識和合規意識,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
如果是發行人財務舞弊,欺詐發行債券要被追刑責,那么,中介機構若是參與其中,也難辭其咎。
北京證監局舉了一個中恒通(福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中恒通公司”)案例。
事情梗概是:
2013年下半年,中恒通公司因流動資金不足決定發行債券。公司實際控制人盧漢某等高管經與申銀萬國證券邊某某商議后,虛增營業收入5.13億余元、虛增利潤總額1.31億余元、虛增資本公積6555萬余元、虛構銀行授信500萬元、隱瞞外債2025萬元,并通過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內容重大失實的審計報告。
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備案,中恒通公司于2014年5月至7月非公開發行1億元兩年期私募債券。2014年8月,邊某某利用其姐夫的賬戶非法收取好處費150萬元。2016年該私募債券到期后,中恒通公司無力償付債券本金和部分利息,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
今年1月31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發行人作出一審判決,以欺詐發行債券罪對被告單位中恒通公司判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對被告人盧漢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對被告人盧華某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對被告人盧文某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
同時,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對申萬證券邊某某作出一審判決,邊某某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外,沒收違法所得。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共4人做出一審判決,因犯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分別被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北京證監局提醒,該案是中小企業私募債領域的第二份欺詐發行判決結果,也是全國首起主承銷商因參與財務造假被判刑的案例,表明司法機關對發行人、中介機構的違法行為嚴懲不貸。今后,證監會配合公安司法機關對債券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刑事打擊將是常態化的執法手段,對于監管中發現的相關債券犯罪線索將及時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追責,提高行刑銜接效率。
因此,北京證監局也提醒債券業務承銷商、受托管理人,要嚴守法律底線,尊重經濟規律,敬畏市場規則,切勿只顧眼前利益、飲鴆止渴。
經過近年來快速發展,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一樣,在監管眼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北京證監局表示,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同等重要,參與主體同樣眾多,發行人類型不一、股權屬性各異,二級市場交易涉及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各類主體,監管工作涉及全局多個處室,有必要加強協同監管。
同時,北京證監局認為,債券市場的運行機理又與股票市場存在差異,傳統的股票監管思維不能適應債券監管工作,對監管者開展債券監管的針對性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證監局表示,運行三年下來,基本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監管模式,明確了“以中介機構為抓手、以風險防控為重點”監管思路,形成了重大事項一事一報、監管月報一月一期、首發談話和到期兌付談話一季一次、信用風險排查半年一期、自查及現場檢查年度推進的監管框架。
如何強化對債券發行人與中介機構監管?在今年一季度末,北京證監局就向轄區債券發行人和受托管理人下發了《北京證監局關于做好2018年轄區公司債券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公司債券發行人、受托管理人提出監管要求,對債券發行人自查工作進行了部署;向轄區證券公司下發了《關于開展公司債券業務及資產證券化業務全面自查的通知》,組織轄區證券公司開展債券相關業務和資產證券化業務自查工作。
同時,針對非上市、非證券類發行人規則意識較弱情況,北京證監局還建立了發行人新發債券談話和兌付前談話的機制。
今年1月~3月,北京證監局集中約談了7家近期首次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人和受托管理人,強調了監管要求,并了解了各發行人的信用風險情況;集中約談了半年內面臨到期或回售的13家債券發行人及受托管理人,重點了解發行人營運情況、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督促發行人做好兌付前資金安排,避免發生兌付風險,同時了解受托管理人日常履責情況,提示受托管理人勤勉盡責。
北京證監局表示,2018年,在去杠桿、去產能和去泡沫的政策導向以及貨幣政策轉為中性的環境下,提醒各發行人對于即將到期或面臨回售的債券,提前做好資金籌措安排;各受托管理人切實發揮受托管理職責,預研、預判債券違約風險,并將重大事項及時報告證監局及交易所。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胡飛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