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0 19:42:49
區塊鏈的走紅,也讓房企看到了機會,然而事實真有這么紅?入局僅一年的中南建設近日就對外公告,其正式剝離“智鏈”,聚焦主業。值得注意的是,與有意收縮區塊鏈業務不同的是,隨著建筑施工和房地產開發雙主業越做越大,中南建設的多元化布局之路越走越遠。
每經記者|程成 每經編輯|梁秋月
過去兩年,雖然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國內房地產市場告別“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十幾年間,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地產市場,在住宅、寫字樓、商業等領域造就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巨大的市場容量下,不少羽翼漸豐的房企嘗試跨界,進入了非住宅或非地產領域,如金融、體育、文娛等。而有的房企部分跨界業務發展得比較順利,有的則不然。4月26日,被國內資本市場譽為“區塊鏈第一股”的中南建設(000961.SZ)就發布公告稱,擬以1100萬元向控股股東中南控股轉讓智鏈數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鏈”)51%股權。
剝離“智鏈”后,中南建設在區塊鏈板塊依然布局有“善糧味道”、金丘股份2個項目。不過,中南建設董秘辦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剝離智鏈是基于聚焦主業的考慮,未來不排除繼續剝離余下2個區塊鏈項目的可能。
中南建設上述公告顯示,智鏈于2017年4月由中南建設與美國硅谷區塊鏈公司PEERNOVA合作成立于南通,主營業務為技術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件服務、產品設計、企業策劃等業務,注冊資本為1500萬美元。剝離前,中南建設持有智鏈51%股份,PEERNOVA INC持有49%股份。
數據顯示,2017年末智鏈總資產為15.44萬元,總負債172萬元,凈資產為負156.56萬元;營業收入12.55萬元,凈利潤虧損656.56萬元。2018年一季度末,智鏈總資產為197萬元,負債為0;實現營業收入11萬元,凈利潤虧損265萬元。
顯然,成立僅一年的智鏈并未為中南建設帶來經濟效益。中南建設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剝離智鏈,更多的是基于減少非主營業務投入,將重點放在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現有業務上的考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剝離智鏈后,中南建設在區塊鏈領域還布局有“善糧味道”和“金丘科技”兩個項目。
其中“善糧味道”為中南建設與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共同出資成立,中南建設持股80%,旨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農產品的生產、檢測、流通、銷售全流程,實現追蹤溯源與品質保障。
“金丘股份”由中南建設于2016年12月份出資1億元增資前者發行的股份,持有該公司33%的股份,旨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不過區塊鏈項目概念雖火,但并未給中南帶來實質性效益。“善糧味道”2017年末凈資產為1196萬元、凈利潤虧損2904萬元。中南建設認為該項目在“沒有產生規模經濟前,不會產生業績貢獻”。
而“金丘股份”于2016年7月18日在全國股轉系統公開掛牌,但在一年后的2017年8月7日便終止掛牌。數據顯示,金丘股份2016年營收6160萬元,同比增長302%;扣非凈利潤66萬元,同比下跌5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06%,而上年同期為68.33%。對此,中南建設表示其還處于先期嘗試階段,尚未實際應用于監管定義的傳統金融產品領域,且區塊鏈業務尚未為該公司帶來收益。
此前的1月15日,中南建設就曾發布公告稱區塊鏈技術在產業應用上處于初級階段,在一些行業的成功應用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其在區塊鏈領域已投入資金1.7億元,尚未形成收益。
與有意收縮區塊鏈業務不同的是,隨著建筑施工和房地產開發雙主業越做越大,中南建設的多元化布局之路越走越遠。
梳理發現,起步于1988年2月的中南建設,彼時還只是一支僅有28名員工、5000元資金的建筑包工隊。1997年,中南開發建設了2萬余平方米的青島中榮大廈,首次涉足房地產開發業務。2005年拿下江蘇省南通市總建筑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的CBD地塊后,中南建設才正式切入房地產開發領域。
目前,中南建設業務涵蓋建筑施工、房地產開發、酒店、商業、區塊鏈等多個業務。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其實現營收305.5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營收224.1億元,占比62.2%;建筑工程施工業務實現營收117.1億元,占比32.5%;酒店、商業服務等業務實現營收19.4億元,占比5.3%。
而在其控股股東中南控股集團(以下簡稱“中南集團”)層面,跨界多元化布局則走得更遠。中南集團早前提出“實業經營、資本經營、資產經營”三輪驅動的發展戰略,目前已形成涵蓋地產、建筑、土木、工業、資本、金融、建投等7大板塊,旗下還擁有中南建設(000961.SZ)和磐石新能(871460.OC)兩家上市公司。
如金融板塊,于2016年初成立金融投資平臺中南金融,主要開展地產類資產并購、不良資產處置、金融股權投資、私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業務,累計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如工業板塊,于2011年初成立工業事業部,涵蓋新能源、工程裝備、電器設備三大產業板塊,擁有一家上市公司磐石新能,目前該板塊年產值達到20億元;如高科板塊,于2014年組建中南高科,以實體產業園為基礎,結合中南集團全產業鏈優勢,涉及新型產業園、產業綜合體和特色小鎮三大主要業務。此外,中南集團還布局有園林、教育等業務。
而作為中南建設旗下的地產業務平臺,中南置地也早已進行多元布局,涵蓋住宅、商業、特色小鎮、酒店等業態。
“我們是按照城市運營商的角色進行定位的,不僅做住宅開發,還有一些文旅等業態。”中南置地營銷管理中心副總裁甘孜告訴記者,“包括中南做小鎮項目,集團層面有自己的工業板塊,有自己的團隊,做起來也更有優勢”。
實際上,起家于建筑施工的中南建設,于2005年拿下總建面超300萬平方米的南通CBD地塊后,便摸索出“造城模式”,并因此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
“造城模式拿下的大體量地塊,不僅僅會涉及住宅業態,還會有商業、酒店、寫字樓等多元業態,僅靠單一業態布局,很難消化掉大體量項目。”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他認為,一些城市的土拍在產業導入等方面設置各類前置條件,以及政策支持的特色產業小鎮等項目,都是房企多元化業務布局的重要原因。不過嚴躍進同時認為,盡管房地產市場規模巨大,但從結構上看,住宅地產風險相對較小、規模相對較大,房企多元布局要分清主次,量力而行。
中南建設上述董秘辦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剝離“智鏈”后,未來不排除繼續剝離區塊鏈項目的可能,“主要還是要回歸主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