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輪播

每經網首頁 > 推薦·輪播 > 正文

科力遠員工被大股東割韭菜?歷史高位接盤減持股,6000萬本金全虧光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9 21:20:10

 每經記者|張弩 王曉波    每經編輯|郭鑫    

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8日晚間,科力遠發布公告,公司2015年實施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已結束,持股計劃對應的資管計劃所持公司股票已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全部出售給公司控股股東及董監高等人員,估算成交額為7098萬元。而在2015年6月,該持股計劃購股耗資1.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科力遠大股東及董監高買入的股份,實則是上述員工持股計劃“帶血的籌碼”。回顧整個科力遠的股價走勢圖,彼時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時點,正逢2015年牛市該股的歷史高位,而三年后,截至到今日(5月9日)收盤,科力遠股價已累計跌幅超過60%。由于科力遠員工持股計劃采用的是2:1杠桿式融資接盤大股東的減持股份,隨著股價持續下跌,所有參與人員,包括時任董監高及普通員工當初投入的6000萬本金全部虧光。

歷史高位推員工持股 大股東套現1.8億

2015年6月1日科力遠公告,公司完成實施第一次員工持股計劃,控股股東湖南科力遠高技術集團通過大宗交易轉讓股票845萬股,受讓方是作為員工持股計劃管理人的中信證券,成交金額為17973.15萬元,成交均價為21.27元/股。鎖定期自2015年6月1日起12個月。

根據當時的公告,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對象為科力遠員工,其中:參加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共計11人,認購總份額占員工持股計劃的比例為23.17%;公司管理骨干及核心技術人員約80人,認購總份額占員工持股計劃的比例為51.83%;其他員工認購總份額占員工持股計劃的比例為25%。

與此同時,公告也披露了董監高的具體買入細節,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11人分別為:董事張聚東、劉濱、羅天翼;董事、執行總經理丸山弘美;董事、副總經理黃爾佳;監事會主席殷志鋒;監事顏永紅、王皓月;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劉彩云;副總經理易顯科;董事會秘書趙麗萍。

根據2015年3月27日披露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顯示,科力遠投資1號份額上限為18000萬份,按照不超過2:1的比例設立優先級A份額和次級B份額。優先級A份額由中信證券向合格投資者募集,預期收益率不超過8.0%/年。公司控股股東湖南科力遠高技術集團和實控人鐘發平先生承諾對優先級A份額本金及預期年化收益進行差額補足,并承擔不可撤銷連帶擔保責任。

另據公告顯示,此次員工此持股計劃,主要認購的是中信證券科力遠投資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次級B份額。公司董監高、公司管理骨干及核心技術人員及其他員工認購總金額為6000萬元。資金來源為公司員工的合法薪酬、自籌資金,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以其自有資金向員工持股計劃提供借款支持。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次級份額而言,通過份額分級,放大了次級份額的收益或者損失,若市場面臨下跌,次級份額凈值的跌幅可能大于本公司股票的跌幅。

科力遠稱,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和完善勞動者與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機制,實現公司、股東和員工利益的一致性,促進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從而為股東帶來更高效、更持久的回報。

股價跌跌不休,員工持股計劃三度展期

然而,事與愿違。自員工持股計劃實施以后,科力遠隨之而來的是股價一路震蕩下跌。2015年6月1日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時的價格為21.27元/股(后因2016年5月,科力遠實施“10轉5”的分紅方案,持股成本變更為14.18元/股),而截至2018年5月9日收盤,科力遠股價僅為5.75元/股。

在股價跌跌不休的同時,科力遠的員工持股計劃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展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5年6月至今,科力遠員工持股計劃已經連續進行了三次展期。在此期間,科力遠還經歷了變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資產管理機構等重大事件。

2016年8月16日,科力遠以“本著讓公司員工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分享公司成長收益的目的”為由,宣布對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展期一年,即存續期由2015年4月14日至2016年10月13日變更為2015年4月14日至2017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28日,科力遠公告,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原管理人中信證券變更為西藏信托,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認購標的對應由原中信證券作為管理人設立的中信證券科力遠投資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變更為由西藏信托設立的西藏信托-浦順1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2017年10月12日,科力遠再度宣布員工持股計劃展期至2018年4月12日。公司此次展期的理由是:2017年10月為公司三季度報告窗口期,導致員工持股計劃持有的公司股票無法在存續期上限屆滿前全部變現。若以2017年10月12日收盤報價9.39元/股計算,當時該員工持股計劃浮虧超過30%。

2018年4月11日,科力遠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展期一年的議案》。科力遠稱,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即將到期,鑒于2018年4月12日為公司2018年一季度報告期間的窗口期,并基于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現對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展期一年,存續期由2015年4月14日~2018年4月12日變更為2015年4月14日~2019年4月12日。

員工持股計劃被迫終止,4名董監高再度接盤

本以為上述員工持股計劃將繼續展期到2019年,卻不料監管的收緊致使信托計劃無法展期。

據科力遠2018年5月8日公告,受國家監管政策、市場融資環境等影響,信托計劃無法繼續展期,故只能按照原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在2018年5月8日到期前結束員工持股計劃。

科力遠5月8日的公告顯示,根據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規定,員工持股計劃已實施完畢并終止,后續將進行財產清算和分配工作。西藏信托已將其所持有的1267.5萬股科力遠股票全部出售完畢,買入方是科力遠的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及其他人員。成交均價為5.6元/股,相較三年前的14.18元/股成本,跌幅超過6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控股股東湖南科力遠高技術集團此次接盤663.93萬股,耗資3718萬元。而在2015年6月,該控股股東額套現金額為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8日晚上的公告中,科力遠控股股東并沒有將當初持股計劃實施時大宗交易減持的股票全部接回,而是由現任董監高等高管增持了剩下的603.57萬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與5月8日晚的增持公告,發現張聚東、劉彩云、殷志鋒、易顯科四名人員既參與了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同時也參與本次增持。這四名董監高本次共計增持246萬股,合計耗資1380萬元。

另外,2015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其余7名董監高,均未出現在本次增持之列。其中劉濱、丸山弘美仍就任公司董事職務;顏永紅任就任職工監事職務。而羅天翼、黃爾佳、王皓月、趙麗萍已經沒有出現在科力遠董監高名單中。

與之相對的是,本次增持計劃中出現了5名新的董監高面孔,鐘弦、張薇、余新民、陸裕斌、劉一5人共計增持321.41萬股,合計耗資18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科力遠2017年高管薪酬發現,公司董監高中,董事丸山弘美薪酬最高,為163萬。大部分高管薪酬在15萬至83萬元。而本次增持公告則顯示,9名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資金來源于個人資金。

成也杠桿敗也杠桿,6000萬投入恐血本無歸

從買入賣出金額來看,科力遠上述員工持股計劃所對應的資管計劃虧損約為60.5%。但由于該工持股計劃采用2:1杠桿的AB份額來募資,虧損的本金并不僅僅是員工買入的6000萬B份額,而是按照1.8億元的募資額來計算,所以整個員工持股計劃虧損接近1.1億元。

按照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的要求,B份額作為次級份額首先承擔虧損,當B份額6000萬虧光之后,剩余的虧損額需由控股股東科力遠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鐘發平進行補足,并承擔不可撤銷連帶擔保責任。這樣計算下來,控股股東及實控人鐘發平需要向募資機構西藏信托賠償近5000萬元。

綜合來看,參與了科力遠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的成員,除了控股股東之外,很可能“血本無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控股股東需要承擔5000萬元的賠償,但由于其之前已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套現1.8億元,再除去本次3000余萬元的增持花費,控股股東實際凈賺近1億元。

針對員工持股計劃出現虧損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采訪科力遠證券部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此前已經跟公司的員工進行了溝通,所以當前員工對此事件的反應不太激烈。

每經記者邱德坤對本文也有重要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力遠 控股股東 員工 割韭菜 減持 高位接盤 股東減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