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4 11:19:24
回頭來看,深圳柏恩當初頂著違規紅線清倉可謂十分不明智。在道德上,深圳柏恩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口誅筆伐,并收到了監管層的問詢函。從經濟效益上看,日機密封目前的股價遠高于深圳柏恩當初的賣出價格。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機密封(300470,SZ)5月4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川機投資提議將《關于與深圳柏恩簽訂<股票減持事宜的協議>的議案》作為臨時提案,提交公司2017年度股東大會一并審議。這份議案主要涉及日機密封原股東深圳市柏恩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柏恩)因違規減持賠償上市公司事宜。
時間回到2017年5月26日,日機密封發布的一封股東違規減持道歉信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根據公告,公司股東深圳柏恩在未披露減持計劃的情況下,將所持上市公司400萬股股票全部清倉,造成違規。回頭來看,深圳柏恩當初頂著違規紅線清倉可謂十分不明智。在道德上,深圳柏恩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口誅筆伐,并收到了監管層的問詢函。從經濟效益上看,日機密封目前的股價遠高于深圳柏恩當初的賣出價格。
川機投資此番提議比較突然。根據安排,日機密封將在5月15日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此次會議原計劃主要審議公司2017年年報等相關內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日機密封4月9日披露公司董事會全票贊成,審議通過了《關于與深圳柏恩簽訂<股票減持事宜的協議>》的議案。日機密封當時稱,董事會同意深圳柏恩支付200萬元給公司,并授權公司管理層與深圳柏恩簽訂《股票減持事宜的協議》。上市公司的公告未提及該協議需要股東大會審議。
對于川機投資突然提出將方案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的原因,日機密封公告表示,“為充分維護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
根據日機密封當時的公告,公司已與深圳柏恩簽訂《股票減持事宜的協議》,但尚未收到支付款項。按照約定,在協議簽署后10日內,深圳柏恩需支付200萬元。如今距離上市公司公告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近1個月,深圳柏恩是否已經付款?根據日機密封4月20日披露的2017年年報所述:截至報告披露之日,公司尚未收到深圳柏恩的支付款 。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5月4日)曾擬聯系日機密封證券事務代表王琪了解情況,但未果。
資料顯示,深圳柏恩成立于2004年,公司主營業務為投資,除此之外,不從事其他的生產經營活動。深圳柏恩為何要向日機密封支付款項?這還要從深圳柏恩當初違規清倉說起。
2017年5月,深圳柏恩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兩筆將持有的日機密封400萬股股份清倉。其曾在日機密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中承諾:“深圳柏恩在減持所持有的日機密封股份前,應提前三個交易日予以公告,并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則及時、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但是,深圳柏恩的清倉并沒有履行預披露的義務,構成了違規減持。
此后,在回復四川證監局問詢時,日機密封表示,將與深圳柏恩就違反相關承諾減持股份所獲收益,以及對公司及其股東的影響和解決措施進行溝通,并保留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的權利。
在近1年后,該事情終于有了結果。
事實上,深圳柏恩賠償200萬元并不冤。
根據深圳柏恩在日機密封《招股說明書》中作出的承諾:公司因違反相關承諾出售股票獲得的收益歸日機密封所有。那么,深圳柏恩減持日機密封獲得的收益有多少呢?
根據日機密封《招股書》所述,深圳柏恩于2010年耗資約456萬元增資公司前身日機股份,持股200萬股(后經歷送轉增至400萬股)。這456萬元就是深圳柏恩的原始投資成本。
對于讓深圳柏恩賠償200萬元的原因,日機密封解釋稱,未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深圳柏恩相關收益的計算方法,且綜合考慮深圳柏恩出售相關股份所得價款、深圳柏恩原獲得該等股份的成本及長期投資的資金費用、深圳柏恩減持該等股份的方式對股價影響較小、深圳柏恩違反承諾無主觀故意性等。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深圳柏恩當初違規清倉潛在的損失不小。除了因為違規給公司帶來的負面評價及監管層的監管外,公司痛失了潛在的巨額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深圳柏恩減持均價為32.73元/股,2017年5月24日以來,日機密封股價累計上漲幅度接近40%。截至5月3日收盤,日機密封股價報收于46.22元。在不考慮稅費的情況下,假若深圳柏恩選擇此時清倉,其可以多拿到近5400萬元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日機密封在去年7月實施了“10派2元(含稅)”的現金分紅,2017年度計劃“10派2.5元(含稅)” 。這兩次分紅,深圳柏恩也無緣了。
對于為何選擇在去年5月清倉,記者今日(5月4日)致電深圳柏恩意欲了解情況,但對方表示,龍小波等相關負責人均不在,個人對相關事情不清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