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5 00:14:08
發改委表示,對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三大電信運營商5G商用頻率)占用費標準實行“頭三年減免,后三年逐步到位”的優惠政策。
每經記者|劉春山 每經編輯|宋思艱
4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文件明確表示,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標準。值得注意的是,降低了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占用費標準,擬實行“頭三年減免,后三年逐步到位”的優惠政策。
業內人士據此估算,此次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收費標準的調整,將會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合計節省上百億元的開支,如果考慮到5G毫米波波段的應用,將會節省數千億元的費用。
發改委在24日發布的文件中表示,為進一步加大降費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我國信息通信和航天事業發展,經研究,決定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收費標準。
發改委表示,對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三大電信運營商5G商用頻率)占用費標準實行“頭三年減免,后三年逐步到位”的優惠政策。即自5G公眾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許可證發放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三年(按財務年度計算,下同)免收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第四年至第六年分別按照國家規定收費標準的25%、50%、75%收取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第七年及以后按照國家規定收費標準的100%收取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發改委同時降低了3000兆赫以上頻段頻率占用費標準。
根據C114通信網的預測,此次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收費標準的調整,將會為運營商節省上百億元的開支;如果考慮到未來毫米波的應用,將會節省數千億元的費用。
目前,我國已經規劃明確了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以新的標準計算,運營商相關費用約將分別由每年8億元降低到1.5億元、16億元降低為10億元、16億元降低為6億元。
此外,毫米波頻段24.75~27.5GHz、37~42.5GHz如果全部用于5G(僅計算室外環境),其頻段頻率占用費,將從原來的620億元/年,降低為38.75億元/年,“發紅包”額度最為大。如果僅考慮6GHz以下頻段,運營商頭三年將會節省52.5億元的開支,后續三年將會節省26.25億元。
各國和地區都在爭奪5G建設的高低,意圖在新一代通信技術上面走在前列。不過,一直以來5G建設的高成本也成為業界的煩惱。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5G相對于4G而言,能力方面將全面大幅提升,而建設成本由于諸多原因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分析部門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預計我國2019年起將正式開啟5G建設,2020年起大規模建設。預計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的2倍,運營商5G建網主體投資可能將達1.23萬億元,較4G投資增長68%。實際上,三大運營商也都在尋求如何利用現有網絡資源,低成本推進5G網絡的建設。
國際市場上,珍貴的通信頻譜資源主要采用拍賣的方式。今年4月初,英國電信監管機構Ofcom啟動了5G頻譜拍賣,英國四家主要移動運營商已經聯合出價13.5億英鎊(約合120億元人民幣)。我國主要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對相應的頻譜分配、價格進行決策。
深圳市多尼卡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謝鷹對記者表示,“這對于運營商的確是好消息,對于航空ATG(地空通信系統)也許更利好些,運營商會有更大的動力和決心做ATG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發改委同時降低了衛星通信系統頻率占用費標準,特別是高通量衛星系統。
這對于運營商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不過相較于龐大的5G投資,尚有點“小巫見大巫”。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是)行業利好,不過是小利好,與5G幾千億投資相比,影響不大。”
與美國等國家不同,我國5G初期主導以6GHz以下頻譜為主,后續才會考慮毫米波。付亮同時表示,不計算毫米波的情況下,其他頻段,運營商用多少還存在不確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