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4-23 18:24:47
IEA表示,到2023年,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將上升到1000萬桶/天,屆時美國僅為約500萬桶/天。由于煉廠希望購買更輕質、含硫更低的原油以出產更多產品,IEA還預計中國將進口更多美國原油。
4月23日下午,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發布IEA《石油市場報告2018》。
在此次發布活動上,國際能源署(IEA)石油產業市場部負責人Neil Atkinson表示,到2023年,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將上升到1000萬桶/天。而美國隨著國內供應增加,到2023年的原油凈進口量將為約500萬桶/天。
IEA稱,中國將進口更多美國原油,因為煉廠希望購買更輕質、含硫更低的原油以出產更多產品,以及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環保要求將生效。
早在2013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油和其他液體燃料進口國。
而在今年1月,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信息署(EIA)也曾在其官網表示,中國2017年全年的日均原油進口量為840萬桶/日,首次超過美國的790萬桶/日,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來源:EIA)
當時EIA指出,中國通過放寬進出口限制完成了對煉油行業的改革,自2015年年中以來向東北地區的獨立煉油廠發放原油進口牌照,在提高煉油產能利用率的同時加大了原油進口量。
今日發布的《石油市場報告2018》,對未來6年(2018-2023年)國際石油市場進行了分析與預測。
IEA認為,當前,全球石油庫存幾乎消失,油價已經回升。油價上漲為減產國家帶來回報,也推動美國新一輪石油產量增長,加上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國家的增產,預計2020年前,非歐佩克國家創紀錄的原油供應將大于需求增長,市場足夠滿足需求。但市場仍需要更多投資保障供應安全,以滿足未來強勁增長的石油需求。
而國際海事組織(IMO)船用燃料規格變動也將使海運和煉油行業面臨著巨大挑戰。新規將導致由高硫燃料油被替換為船用輕柴油或新型低硫燃料油,產品結構變化的影響是預測中一個重大的不確定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