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9 23:25:46
為響應上海構建全球卓越城市,打響“四個品牌”的號召。經過數月的努力,鏈家昨天從全上海兩萬多名經紀人中遴選出了7位“社區專家”,成為鏈家高品質服務的“金字招牌”。
此次評選出來的7位“社區專家”,都是活躍在各個商圈的一線經紀人或團隊帶頭人。他們是北黃浦板塊運營總梁華、春申板塊店經理田宇、青浦板塊商圈經理劉帥君、高橋板塊商圈經理湯樓、淞寶板塊運營總李永碩、世博板塊商圈經理韋路、東外灘板塊商圈經理方凱。“他們不僅將掛上象征經紀人最高榮譽的‘社區專家’銘牌,同時還將成為鏈家在上海的‘封面人物’,出現在廣告、媒介宣傳等各種公開場合。”上海鏈家人力運營中心總經理謝永春表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筆者查閱這7位“社區專家”,都是將工作中的服務小細節做到了極致。例如高橋板塊商圈經理湯樓在客戶并沒有要求的情況下,主動為房主勘察房間的日光照射情況,從早上8點一直堅持到下午4點陽光消失,每隔半小時測量一次并拍攝照片并分享給客戶。又例如客戶準備購買的房子在飛機航道下面,擔心噪音會影響晚上休息,長陽二店分行的方凱晚上主動到房屋里勘察測量噪音情況,一晚上不眠不休測了30多架飛機。
社區專家的選拔還必須符合一系列硬條件,例如深耕上海社區3年以上、投訴率為0、一線人員等,最后經過電話采訪、面試等環節最后脫穎而出。上海鏈家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鏈家經紀人能夠以他們為標桿,讓“社區專家”的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讓鏈家成為“最專業”、“最安全”的代名詞。
為什么要推動“社區專家”的選拔?事實上,上海鏈家是對全體經紀人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每一個持續精耕商圈的職業經紀人,如何能夠以更友善、更主動的方式加強與社區業主的專業互動交流,為社區業主提供盤內改善、跨盤改善、尤其是優質新房的改善,是鏈家一直在努力深化的方向。不久前,上海鏈家提出了“5精社區達人”的打造,即要求他們精耕社區,精研專業,精誠服務,精湛業務,精勤公益。對這一努力的方向,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如果與社區的業主足夠的近,及時了解他們的(潛在)需求,及時傳遞產品信息……那么經紀人的職業化特質將會非常明顯,服務的優勢也將凸顯。”上海鏈家人力運營中心總經理謝永春表示。
為了能夠熟悉小區環境及居住感受,“社區專家”之一的劉帥君自己租住到了小區里,擔當起了居住“體驗師”;很多客戶抱怨房源詳情頁上寫著地鐵步行10分鐘,然而實際可能多達20分鐘甚至更久,為了能夠傳遞出更準確的信息,李永碩多次自己掐著秒表,從客戶心儀的具體某一戶房子里出發,以正常步行速度計算從家門口到地鐵站的所需時間……首批“社區專家”的諸多行為操守,已經達到了“精湛”的標準。
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對于上海而言,在向著“卓越全球城市”目標前進的過程中,需要打造以“上海服務”為首的“四大品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提供簡單居間服務已經完全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房產經紀行業面臨著消費升級的問題。
消費升級的背后,是提供產品的企業必須服務升級。從去年以來,上海鏈家開啟了兩場組織變革——“精耕商圈”讓經紀人更接近客戶,“八大安心服務承諾”則為消費者在房產交易的每一個環節保駕護航。而在“精耕商圈”和“八大安心服務承諾”之間,前者顯然更為根本,因為品質管理是贏得客戶認同的最重要元素,也是敢于提出服務承諾的底氣所在。
上海鏈家此番還承諾:不做追風口的機會主義者,一定要堅守品質,不忘初心,以“打造社區專家”為突破口,實現經紀人形象、專業度、服務品質等多維度的提升,傳遞有溫度、有品質、有雅量、有細節的服務體驗,進而與上海這座現代城市文化同氣連枝、水乳交融,成為“上海服務”的一張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專家”還將成為上海鏈家全面提升榮譽感、提升經紀人形象,讓經紀行業走進殿堂的重要抓手。
經紀人是房產經紀企業的根本,而企業的發展與夢想,是建立在員工的發展與夢想之上。然而以往,房產經紀人因為學歷低、素質低、人員流動率高,使得這一群體自身缺乏自信,并且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據相關數據統計,當前房產經紀全行業大約150多萬的從業人員,平均從業時間僅有7個月,仍處在缺乏職業素養和職業規范教育的階段。而這,也成為各種服務短板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
鏈家是在國內較早意識到這一關鍵的房產經紀企業。據了解,鏈家不僅通過鏈家搏學大考等方式提升經紀人的服務能力,推動其職業化。從2017年開始,鏈家招聘員工時還提出了新規定,要求入職員工必須在本科學歷以上。就在近期,對于早期入職的非本科學歷員工,上海鏈家分別和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展了合作,推出“學歷提升項目”提供學習渠道。
或許在外界看來“社區專家”只是企業內部“優秀員工”的代名詞,但鏈家集團副總裁、上海鏈家總經理王擁群博士表示:“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讓上海鏈家有更多的社區專家脫穎而出,讓上海的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我們更專業的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