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17:24:40
18日,在央行定向降準影響下兩市高開,但開盤之后題材概念大幅下挫,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午后,半導體、國產軟件等突然發力拉升并帶動創業板迅速拉高,板塊個股涌現漲停潮。
每經編輯|王曉波
18日早間,在央行定向降準的利好影響下,滬深兩市雙雙高開,但是隨著題材概念的大幅走低,市場走勢出現分化,盤面上甚至一度超過20只股票跌停,隨后指數逐漸企穩,市場整體以弱勢盤整為主。
板塊方面,受到美國封殺中興通訊的影響,軟件、芯片、半導體等板塊較為弱勢,在大盤整體企穩的背景下,半導體、芯片等板塊呈現緩慢回升,直到午后開盤,市場風云突變,芯片、國產軟件、半導體、信息安全等國產替代概念開始快速拉升,創業板也隨之迅速走強。
截至下午收盤時,國產替代概念占據漲幅榜前列,且板塊漲股比都超過80%。

個股方面,臺基股份、富瀚微、國民技術、華微電子、深科技、興森科技、東土科技等近20只個股漲停,晶瑞股份、中環股份、上海貝嶺、士蘭微、晶盛機電大漲8%,上海新陽、國科微、有研新材紛紛跟漲。
板塊個股上演漲停潮
港股方面,半導體行業同樣漲幅居前,華虹半導體漲逾15%,中芯國際漲10%,先進半導體、中電華大科技漲逾8%。
此外,互聯互通北向凈買入升至73.4億元,創下2017年10月9日以來最大。其中,深股通凈買入33億元,創下2016年12月5日開通以來的新高;滬股通凈買入40.4億元,亦為2017年10月9日以來最高。
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
4月18日,美國又禁止移動運營商使用聯邦補貼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通訊設備。這項舉措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獲得全票通過。FCC高級官員證實,該提案中已經明確涉及中興和華為兩家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意味著,美國的動作已經從開始時的封殺中興,升級到了對所有中國通訊企業的制裁層面上,這也直接造成了今日A股國產通信設備制造商股價的集體下跌。
然而美國動作的升級,或許正是中國科技自主之路的發端。有分析認為,中國的科技產業正在快速崛起,這在美國政府看來,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在未來科技領域最具威脅的對手。中國政府積極投入科技產業技術研究研發,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迅猛崛起,都可能給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主導性優勢帶來挑戰。而此次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或許可以激發中國走上產業自主的道路。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