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11:12:48
在華為看來,雖然AI已經取得了不少技術突破并能支持眾多應用,但是大多數企業的AI應用現在仍然是煙囪式單功能的,碎片化的,功能也偏通用AI應用,并不能系統性的支持企業各個組織和功能模塊的智能化,真正的行業AI應用還很缺乏。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趙橋

徐直軍 每經記者 王晶 攝
4月17日,華為在深圳舉行了第15屆全球分析師大會,該會每年都用來專門解答華為在戰略層面的關鍵點,例如此前的全面云化的產品解決方案戰略、服務的戰略等。而今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為近年來重點培育的云計算業務以及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了此次會議的關鍵詞。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云是華為所有業務面向客戶的底座和平臺。對于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華為對其定位也發生了改變。他還透露,預計未來十年,華為還會保持每年基于銷售收入15%左右的持續研發投入,來支持華為以創新驅動未來發展的戰略。
去年3月,華為把云業務單獨獨立出來成立了云BG,并提升至一級公司,由此可見,云計算在華為未來的重要戰略地位。雖然華為在日前發布2017年財報時并未詳細透露云BG的成績單,但據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透露,自云計算事業部成立后,已經上線14大類99個云服務及50多個解決方案,并發展云服務伙伴超過2000家。
“華為云是華為所有業務面向客戶的底座和平臺。”徐直軍說道,我們在全面執行全融合戰略,面向運營商業務,大量的產品和服務基于公有云,需要華為云的平臺和底座。為終端業務提供云服務也基于華為云。面向企業用戶的計算網絡存儲都可以用云的方式給企業和政府客戶。
當談到華為與阿里云、騰訊云、AWS以及微軟云計算等的競爭關系時,華為云BU總裁鄭葉來表示,多一點介入者對整個云計算市場來說不是壞事,會讓客戶有更多的選擇。
當下最熱的技術當屬人工智能。無論是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微軟、亞馬遜,還是國內BAT都在積極研發人工AI技術,爭搶技術制高點,華為也不例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去年的分析師大會上,徐直軍曾把人工智能定位為一項使能技術,希望把人工智能技術和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融合起來,但今年華為則提出了進一步的思考和解決方案——華為希望通過把人工智能的技術引入智能終端、云和網絡,使華為的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
具體來看,網絡方面,華為認為目前的電信行業整體是不太健康的,希望通過引入智能技術,構建一個“自動駕駛、永無故障”的網絡,用架構性的創新,從根本上解決電信產業的結構性問題,實現電信網絡的自動、自治、自愈、自優,提升網絡的利用率和運維效率。“把AI技術和通信網絡解決方案結合起來,推動網絡實現自動駕駛,解決電信業目前的低效、高成本等一系列的問題。”徐直軍說道。
對于外界關注的智能手機領域,徐直軍則強調,要使智能手機擁有更強大的視覺、聽覺和觸覺,要將智能手機走向智慧手機。同時,手機還要開放給開發者,開發出各種人工智能的應用;而在云計算方面,華為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服務,讓企業和政府在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時,實現企業效率的提升和價值的創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大量企業和資本都蠢蠢欲動。根據日前Venture Scanner發布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獲得的投資總量已經超過了274億美元,涵蓋的子領域包括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機器學習、智能助手、推薦引擎等超過13個方向。而未來,企業的AI投資額還將呈現大幅增長。
不過,AI在企業的行業應用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戰。在華為看來,雖然AI已經取得了不少技術突破并能支持眾多應用,但是大多數企業的AI應用現在仍然是煙囪式單功能的,碎片化的,功能也偏通用AI應用,并不能系統性的支持企業各個組織和功能模塊的智能化,真正的行業AI應用還很缺乏。
而徐直軍更是直言不諱道,企業對人工智能的使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只有5%的企業開始嘗試,而真正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的企業,1%都不到。
在此背景下,如何才能讓企業提高對人工智能的使用成為各大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而華為的解決方案是:打造一個全堆棧的AI解決方案,面向所有企業線下團隊和華為云服務的方式,去面對所有企業和合作伙伴,以及開發者,讓所有企業能夠使用AI技術和能力解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升效率。
“作為一家覆蓋全球的企業,我們把AI技術用在華為公司運營和管理上的每個環節,來觀察AI能不能為我們帶來管理上的改進?能不能提升消費者的體驗?通過華為內部把AI全面用起來,找到AI在企業財務、人力資源、服務、供應鏈、研發等各個方面能夠帶來的價值。當我們有經驗了,就把它構筑在未來全堆棧AI解決方案上。”徐直軍稱,在華為內部,任正非最大的興趣和動力,就是推動AI技術應用到華為內部運營和管理上的各個環節,來提升效率。
此外,華為作為每年投入數百億研發費用的ICT公司,未來在人工智能技術上又有什么規劃?徐直軍回應稱,在確定的愿景和使命基礎上,華為的戰略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做智能社會的開拓者。“具體來說,面向個人場景,持續投資智能終端;面向家庭場景,持續投資寬帶和家庭網絡等方案;面向組織場景,則投資網絡、云計算、大數據、IOT等,持續推進和提升整個行業的數字化水平。”
徐直軍還表示,2017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897億元人民幣,占銷售收入的14.9%,過去10年華為累計研發費用投資3940億元。預計未來十年,華為還會保持每年基于銷售收入15%左右的持續研發投入,來支持華為以創新驅動未來發展的戰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