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6 07:42:28
每經編輯|李語涵
【去杠桿成效漸顯 3月M2增速新增社會融資均低于預期】
截至3月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8.2%,較上月下降0.6%,不及預期的8.9%。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7.22%,環比增加13.33%,低于預期1.8萬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表示,在去杠桿、嚴監管的背景下,銀行業發展正逐漸“回歸本源”,表外融資逐步由表內融資替代,影子銀行業務大幅下降,影響了M2和社融的增速,但也體現了去杠桿的政策作用。(經濟參考報)
【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完善 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邁出“最后一步”】
利率市場化改革再現強烈信號。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再談利率“雙軌制”,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或放開。同時,銀行搶存款也是動作頻頻。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實現“雙軌制”的統一,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使得監管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相匹配,構建利率走廊,形成價格調控機制。(中國證券報)
【海南旅游業發展換擋提速 三大領域迎投資機遇】
海南旅游產業發展將換擋提速。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成為海南省四大戰略定位之一。海南將大力推進旅游消費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提升服務質量和國際化水平,打造業態豐富、品牌集聚、環境舒適、特色鮮明的國際旅游消費勝地。(中國證券報)
【2500家“準獨角獸”企業蓄勢爆發】
近日,多地密集出臺關于培育瞪羚企業的新政,特別是在財政金融方面給予大力扶持,有關投資機構亦紛紛表示看好其前景并加大投資。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和“準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正蓄勢爆發。(經參)
【一季度PMI指標處景氣區間】
4月17日,2018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將召開。在此次發布會召開前的一周內,多個部委在其官網上密集刊載一系列文章,從其所披露的先行數據上看,中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質量效益繼續提升、轉型升級態勢已十分明顯。(每日經濟新聞)
【三大運營商可能率先在雄安規模商用實驗5G】
三大運營商高度重視雄安新區建設,將在區域內實施千兆光纖一步到位,雄安可能成為中國率先規模商用實驗5G的地區。(中國證券報)
【一季度財險公司罰款占行業六成】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銀保監會共對保險機構開出300余張罰單,總罰款金額超過5100萬元。其中,財險公司(含個人)被罰款3300多萬元,占比超過六成。(證券日報)
【運營商齊推百元不限流量套餐】
近日,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均推出了百元以內的流量不限量套餐。記者發現,這種流量不限量套餐,還是有許多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限制條件。(每日經濟新聞)
【繼工業園后金立總部再裁員】
危機中的金立再次裁員自救:繼金立工業園工廠裁員之后,深圳金立總部也開始裁員。而此前就已開始的工業園的裁員,在經過短暫卡殼后,開始繼續推進。(證券日報)
【優步公司宣布周一起關閉菲律賓市場】
優步公司宣布該公司將在周一關閉菲律賓市場,并稱從周一開始,乘客和車主可以選擇下載Grab應用軟件注冊并使用。(日經)
【哈羅單車完成新一輪近7億美金融資 螞蟻金服、復星參與】
據接近交易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此輪融資的金額接近7億美金。這也是目前為止哈羅單車融得的最大單筆資金。新一輪的融資的主要投資方包括了螞蟻金服和復星,另有7名新的投資方。這一信息已被哈羅單車此前的投資方成為資本確認。(一財)
【馬斯克旗下Space X估值達250億美元】
據海外媒體報道,風投行業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數據顯示,火箭制造商Space X在近日授權啟動了5.07億美元的I輪融資,此輪融資的價格為每股169美元,由此Space X估值達到250億美元。(證券時報)
【阿拉伯地區大多數股市上漲,美國空襲敘利亞所引發的膝跳式反應退潮】
沙特證交所全股指數周日上漲1.9%,領跑阿拉伯地區其他主要股指。迪拜金融市場綜合指數上漲1.83%,創2017年6月份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阿布扎比證券市場綜合指數上漲1.0%,創2015年8月份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投資者樂觀地認為,美國與俄羅斯因為敘利亞問題而發生軍事沖突的風險降低。(華爾街見聞)
【10個交易日,兩大創業板ETF吸金高達30億元】
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4月13日,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兩只產品,自4月以來,份額累計增加27.5億份,“吸金”規模超過30億元。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當前的份額較去年底的2.88億份增加17倍,易方達創業板ETF的份額更是歷史上首次突破60億份,較去年底的30.73億份翻了近一番。(中國基金報)
【多家私募機構傾向于輕倉應對】
市場遲遲不見方向性突破,多家去年業績較好的私募機構開始傾向于輕倉應對。部分私募機構已經大幅減倉,對后市擇股難度加大的預期也顯著升溫。整體來看,私募機構對于短中期A股市場的策略觀點,已經明顯趨于謹慎。(中證網)
【“撤材料”加速 今年以來113家企業撤回IPO申請】
今年以來,不到4個月的時間,113家擬IPO企業撤回了材料。其中3月22日一天內,終止IPO審查企業達到12家,3月30日一天內,38家企業撤退。這場擬IPO企業大撤退的龍卷風刮得突然又猛烈,并且預計仍會持續。除了撤退得快,否決率也是居高不下,今年一季度通過率和否決率均達到45%。而今年以來新申報企業僅16家,IPO市場已然呈現出一番全新的景象,正常排隊企業數量首次降至2字頭。(券商中國)
【北上資金單周凈買入創新高 創業板獲持續加倉】
上周互聯互通市場迎來最大利好,滬、深港通日均成交額度將擴大4倍,標志著A股國際化進一步提速。期間,借助互聯互通機制北上的資金合計凈買入約127億元,創下近年來單周最高金額。另據e公司統計,北上資金對估值敏感度顯著提升,低估值績優股獲大幅加倉,而高估值標的減持力度空前。(證券時報)
【美股財報季未現開門紅】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花旗集團上周紛紛發布上季度業績報告,為美股市場正式掀開了財報季的帷幕,然而三家金融巨頭發布的財報表現不盡人意。(中國證券報)
【卡塔爾埃米爾拒絕出席阿拉伯聯盟首腦會議】
卡塔爾埃米爾拒絕出席周日在沙特召開的阿拉伯聯盟首腦會議,這標志著卡塔爾與海灣四國持續了幾乎一年之久的爭端還沒有解決。在峰會之前,海灣四國重申,他們對卡塔爾的要求包括關閉半島電視臺和減少與伊朗的關系,這是解決危機的“必要基礎”。如果這點無法達成協議,那卡塔爾斷交的議題亦不會在阿拉伯聯盟首腦會議上出現。2017年6月,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與卡塔爾斷絕了外交聯系,指責它支持恐怖主義。多哈方面否認指控,并稱四國聯合抵制是企圖侵犯其主權。(一財)
【Robert Shiller:亮眼的財報季也無法阻止下一次回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接受采訪時表示,即便在接下來的財報披露季中,企業的業績表現強勁可能也不足以讓美股擺脫困境。“盡管美股自二月份以來已進行了兩次回調修正,但其市場估值依然被高估。”Shiller說道,“在第四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真實收益仍比2015年的低,如果人們對通貨膨脹進行了正確的估計,那么就不會出現現在這樣令人驚嘆的市場走勢。”無論企業營收是否令人失望,中東局勢是否趨于緊張,或者貿易戰風險是否增大,Shiller認為導致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或許并非隱藏于此。(一財)
【全球股基重現資金凈流入】
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11日的1周內,該機構追蹤的全球股票基金共吸引70.3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其中中國和美國股票基金均重新吸引資金凈流入,市場避險情緒出現降溫。(中國證券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