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信托業開放將出措施 業內期待外資可控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1 23:35:19

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公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易綱表示,年底之前,央行將推出鼓勵在信托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的措施。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陳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公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

易綱表示,年底之前,央行將推出鼓勵在信托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的措施。對此,西南某信托公司副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對于外資來說,持有信托公司股權只是財務投資或充當投顧的角色,只有簡單的利潤分成,今后如能擴大持股比例,將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

年底前將推出鼓勵措施

易綱表示,一批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措施將在年底之前推出,其中包括鼓勵信托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

此前,外資股東參股信托公司持股比例主要參照2007年由銀監會發布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單個境外機構向信托公司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且其本身及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因此在此前外資參股的信托公司中,外資股東參股比例絕大多數為19%左右,均未突破監管的紅線。而此后2015年6月銀監會新發布的《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單個出資人及其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其中絕對控股不得超過1家”,不過上述實施辦法還指出銀監會可根據金融業風險狀況和監管需要,調整境外金融機構作為出資人的條件。

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

用益信托首席研究員李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外開放主要是比例的問題,現在的重點是放寬比例。放開后也要看外資的意愿,他們覺得有利益就會持股。另外如果外資能控股,他們的意愿可能會更強一些,不過現在也不確定能放開到什么程度。

某信托研究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信托業開放來說,外資能夠獲得控股權或者參與新設立更好,不過現在沒有新發牌照,而且控股原有的信托公司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如果外資持股不超過50%,可能對他們意義不是很大。而持股20%對于他們來說僅是一個戰略投資者,不能參與到公司的經營管理、戰略安排、布局等方面,話語權比較少。另外,在業務方面影響也不是很大。雖然之前認為有外資背景的公司會借助外資股東引進一定的管理機制、先進的經驗,但畢竟國外的信托業務跟國內的信托業務有一定的區別,所以作用不大。不過在目前信托公司轉型的背景下,學習國外的經驗或許有一定的幫助,但這也取決于股東之間的協調,最終能落地執行才是關鍵。

西南某信托公司副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兩年信托牌照對外資吸引力不是很大,有外資在逐步退出,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文化差異等。不過外資持股比例如果能擴大肯定是更好的,這樣外資能參與到對信托公司的管理。從長期來看,鼓勵引進外資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不過短期來看還涉及到配套制度的改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公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 易綱表示,年底之前,央行將推出鼓勵在信托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的措施。對此,西南某信托公司副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對于外資來說,持有信托公司股權只是財務投資或充當投顧的角色,只有簡單的利潤分成,今后如能擴大持股比例,將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 年底前將推出鼓勵措施 易綱表示,一批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措施將在年底之前推出,其中包括鼓勵信托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 此前,外資股東參股信托公司持股比例主要參照2007年由銀監會發布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單個境外機構向信托公司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且其本身及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因此在此前外資參股的信托公司中,外資股東參股比例絕大多數為19%左右,均未突破監管的紅線。而此后2015年6月銀監會新發布的《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單個出資人及其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其中絕對控股不得超過1家”,不過上述實施辦法還指出銀監會可根據金融業風險狀況和監管需要,調整境外金融機構作為出資人的條件。 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 用益信托首席研究員李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外開放主要是比例的問題,現在的重點是放寬比例。放開后也要看外資的意愿,他們覺得有利益就會持股。另外如果外資能控股,他們的意愿可能會更強一些,不過現在也不確定能放開到什么程度。 某信托研究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信托業開放來說,外資能夠獲得控股權或者參與新設立更好,不過現在沒有新發牌照,而且控股原有的信托公司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如果外資持股不超過50%,可能對他們意義不是很大。而持股20%對于他們來說僅是一個戰略投資者,不能參與到公司的經營管理、戰略安排、布局等方面,話語權比較少。另外,在業務方面影響也不是很大。雖然之前認為有外資背景的公司會借助外資股東引進一定的管理機制、先進的經驗,但畢竟國外的信托業務跟國內的信托業務有一定的區別,所以作用不大。不過在目前信托公司轉型的背景下,學習國外的經驗或許有一定的幫助,但這也取決于股東之間的協調,最終能落地執行才是關鍵。 西南某信托公司副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兩年信托牌照對外資吸引力不是很大,有外資在逐步退出,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文化差異等。不過外資持股比例如果能擴大肯定是更好的,這樣外資能參與到對信托公司的管理。從長期來看,鼓勵引進外資有利于信托公司做本源業務,不過短期來看還涉及到配套制度的改革。
信托業 開放 外資 控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