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工行董事長易會滿:防止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引發經濟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4 16:02:36

雖然從微觀來看,居民儲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居民儲蓄率過快下滑,不利于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易會滿指出,“對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應未雨綢繆,及早應對。”

 每經編輯|胡楊 陳玉靜    

每經記者 胡楊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易會滿 圖片來自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3月24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此屆論壇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在“防控重大金融風險”的分論壇中,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指出,從居民儲蓄增速來看,近些年來下降幅度較大,從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增速降至歷史最低值。

易會滿表示,雖然從微觀來看,居民儲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從宏觀上看,無論是從我國國情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來講,還是從金融安全格局和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來講,都應該高度重視居民儲蓄率問題,防止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引發經濟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

存款成近五年居民主要金融資產中唯一占比下降資產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全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居民儲蓄是國內儲蓄的主要來源,但從2010年以來,中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降,成為拉動國民總儲蓄率下滑的主要因素,易會滿給出的數據顯示,從居民儲蓄增速來看,近年來下降幅度較大,從2010年以前的16%下降到了2017年的7.7%,增速降至歷史最低值。具體到居民儲蓄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下降趨勢更加明顯。2010~2017年,居民儲蓄存款增長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25.4%下降至12.7%,下降一半。與此同時,儲蓄率下降還伴隨著居民家庭杠桿率的快速提升,2013~2017年,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由33%升至49%。 

在一加一減背后,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人口老齡化、消費觀念和方式轉變、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等因素外,易會滿分析稱有三個原因值得關注:一是金融脫媒與利率市場化加快了居民財富多元化擺布,一方面,社會公眾不斷增長的財產性收益要求,對多元化金融理財業務的發展形成客觀驅動力;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創新發展和資管產品體系的日漸豐富,也為家庭投資提供了更多選擇,對傳統和單一形式的儲蓄形成一定沖擊。2013年以來,銀行理財、信托、公募基金、私募產品規模合計增長超過2倍,存款則成為這五年間居民主要金融資產中唯一占比下降的資產;二是金融科技背景下互聯網理財的興起加速了存款分流;三是房地產吸引家庭大量資金流入,在城鎮化進程推進、房價持續升溫背景下,家庭收入中投向房產的比例大大超過存款配置。2016年和2017年,居民貸款增量連續超過存款增量,開始由資金供給方轉變為資金需求方。

居民儲蓄率過快下滑不利于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居民儲蓄率下降產生的影響也值得深思。易會滿表示,雖然從微觀來看,居民儲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從宏觀上看,無論是從我國國情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來講,還是從金融安全格局和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來講,都應該高度重視居民儲蓄率問題,防止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引發的經濟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

易會滿指出,首先,居民儲蓄率過快下滑,不利于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高儲蓄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沒有高儲蓄率,就難以支撐銀行信貸和全社會投資的持續較快增長。在當前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依然需要大量銀行資金配套,現階段的經濟轉型發展需要維持比較穩定的儲蓄率,這是支持實體經濟的客觀需要。同時,在我國整體負債水平上升的情況下,較高的居民儲蓄率也提供了緩沖空間和較強的安全邊際。若居民儲蓄率過快下滑,勢必會帶來債務償還負擔上升,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

其次,會降低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抬高實體經濟整體融資成本。在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市場環境下,銀行是金融供給的“主動脈”,發揮著核心中介作用,而儲蓄的多渠道分流,尤其是通過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形成空轉、拉長鏈條后,不僅造成了金融資源配置的碎片化和低效化,而且抬高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最后會加大流動性風險,影響貨幣政策傳導。因此,易會滿指出,“對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應未雨綢繆,及早應對,不過關鍵是要正本清源,規范有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易會滿 居民儲蓄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