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0 23:49:36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6%,凈利潤為4.32億元,同比增長1229.25%。同時,公司銷售費用也創出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每經記者|吳治邦 每經編輯|張海妮
“疫苗股”智飛生物(300122,SZ)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創上市以來最好水平,實現營業收入13.43億元,同比增長201.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2億元,同比增長1229.25%。同時公布的2018年一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將實現利潤2.3億~2.7億元,同比增長281.32%~347.6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公司各項產品快速放量的同時,公司的銷售費用也創出了歷史新高,2017年的銷售費用達3.14億元,而銷售費用抑或是學術推廣費用一直都是此類公司被外界關注的焦點。無訴網的信息顯示,多名公司員工行賄案件也在2017年有了結果。
2016年3月,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件爆發,其牽涉廣泛,“問題疫苗”涉及全國24省,對相關疫苗類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作為疫苗類的龍頭企業,智飛生物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實現凈利潤3252.03萬元,分別同比下降37.43% 、83.53%。
不過,隨著疫苗行業政策逐步細化并完善實施,行業環境進一步凈化并更趨規范,智飛生物的業績出現快速回暖。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6%,凈利潤為4.32億元,同比增長1229.25%。
年報指出,公司報告期內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二類疫苗銷售及推廣,包括自主研發疫苗與代理進口疫苗,主要產品是公司獨家的AC-Hib三聯結合疫苗。
目前,公司共有5種自主產品在售,包括AC-hib疫苗、ACYW135流腦多糖疫苗、Hib疫苗、AC流腦多糖結合疫苗、微卡,4種代理或協議推廣產品在售,分別是浙江普康的甲肝減毒活疫苗和默沙東的23價肺炎、滅活甲肝疫苗和四價HPV疫苗。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預計2018年公司產品將會出現放量。2017年,公司AC-Hib三聯結合疫苗簽發470.4萬瓶,而2018年3月19日已批簽發約89.5萬瓶,預計在2018年該項產品的銷售將達600萬支;備受關注的四價HPV疫苗,截至2018年3月19日已經批簽發逾100萬支。預計四價HPV疫苗的市場空間可達336億元,看好2018年HPV疫苗放量。
安信證券則指出,公司的研發管線梯隊豐富,公司的價值有望得到重塑,尤其關注到了微卡及EC診斷試劑盒兩個產品在未來的表現。
與公司的凈利潤同時暴漲的還有公司的銷售費用,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的銷售費用達到3.14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歷年年報發現,3.14億元也創出智飛生物上市以來的銷售費用新高。不過,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3.38%,并非歷史最高值。
不過,醫藥行業高昂的銷售費用抑或是學術推廣費用一直備受外界非議,有部分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達到50%以上。相關券商人士表示:“巨額的銷售費用是醫藥行業的普遍現象,并不是一家公司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搜索中國裁判文書網后發現,2017年,智飛生物的相關銷售人員涉嫌商業賄賂的問題也陸續有了結果。2012~2015年,智飛生物銷售部業務員被告人劉紅光在推廣銷售公司疫苗的過程中,給予商丘市梁園區疾控中心主任張振華好處費6萬余元;2017年6月5日,蓬萊市人民法院以行賄罪判決智飛生物在山東市場大區經理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0萬元,該人士為提高其負責推廣的疫苗銷售數量,違反國家規定,多次給予時任蓬萊某科科長的于某現金共計26800元和價值8000元的購物卡。
對于眼下在銷售費用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如何防范工作人員可能的法律及道德風險。記者致電公司董秘秦菲,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智飛生物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對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誠實守信,全力保障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安全,與客戶和供應商共同嚴格遵守商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公司設有相應程序,嚴格監控和防范公司或職工與客戶和供應商進行的各類商業賄賂活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