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央行換帥 易綱接棒周小川任行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0 01:10: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賈運可

3月9日上午,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等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現場,當有記者追問下一任央行行長是誰時,周小川笑著回答“你猜呀!”3月19日,這一謎題終于解開:經過投票表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易綱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為什么是易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行業資歷深、理論水平高、具有改革精神或許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從行業資歷來看,現年60歲的易綱自1997年便供職于央行,目前已在央行工作21年。其中,擔任央行副行長一職也長達10年零三個月。從理論水平來看,截至2009年,他有中文著作11本,中文論文43篇,在英文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從改革精神來看,他在多篇論文中已反映出深深的改革理念,是不遺余力的利率市場化推進者。

已經在央行工作21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從1997年進入央行算起,現年60歲的易綱已經在央行工作了21年。與任職央行行長長達15年的周小川不同,易綱是從央行系統直接由副行長升任行長,而周小川則是在擔任央行副行長后,又輾轉擔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中國證監會主席等職,隨后才擔任央行行長。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擔任央行行長之前,易綱已經在央行副行長的職位上工作了10年零三個月。期間,他還出任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周小川也曾擔任過這一職務。

資料顯示,易綱的研究領域為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經濟問題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在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等方面,具有多年的貨幣政策研究、制定和操作經驗。截至2009年,易綱的中文論文有43篇,多發表于《經濟研究》《金融研究》《國際經濟評論》等期刊。在英文國際學術期刊上,易綱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有11篇被世界權威索引《經濟學文獻期刊》編入其期刊和電子索引。

記者注意到,易綱1999年與吳有昌合著的《貨幣銀行學》,如今依然被當作金融學經典教材廣泛傳閱,其中的大部分觀點在今天看來仍具有前瞻性,豆瓣上的跟評多年未斷。有讀者認為:“在傳統理論的介紹上,這本書的體系和內容都堪稱是國內編得最好的《貨幣銀行學》。”

易綱留給外界的深刻印象是,每次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時都能行云流水地作答各種問題,是名副其實的金融百科全書式人物。

“我們監測到,去年年底貸款利率是同比上升了0.4個百分點,看去年的物價CPI是1.6%,PPI是6.3%,GDP的平減指數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權平均。這么看,我們的實際利率是穩定的,我們不僅僅要看名義利率上升了0.4個百分點,還要看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是穩定的,和經濟走勢是相一致的。資金面上供給也是比較平衡的。至于你說的美聯儲將加息這個問題,我們看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我們要進行綜合考量。同時,跨境資金流動是比較平衡的,在這方面我們要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平穩可兌換,同時也要防范風險。謝謝!”這是今年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易綱回答記者提問的實錄。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這樣一個包含豐富數據對比的回答,易綱現場并未臨時看資料。

巧解貨幣政策

在3月9日的記者會上,易綱回答記者提問時的一些看法或觀點,或許可以讓人一窺他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當天有記者提問說:“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貨幣政策的表述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和往年相比‘松緊適度’這個表述比較新,對于市場來講,我們如何來理解松緊適度?”

對此,易綱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松緊適度,主要是針對金融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而言的。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經濟目前是穩中向好,我們看一個貨幣政策是松還是緊,可以從幾個維度(判斷):一是看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支持‘三農’,支持一些薄弱環節(的力度);另外一方面是我們支持創新領域(的力度),中國經濟目前有很多創新的亮點,看這些創新的領域能不能及時得到貨幣、信貸、股市,還有其他各種融資方式的支持。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風險,還要注意金融改革。”

他進一步表示,“松緊適度主要是看對實體經濟而言,我們的實體經濟能不能夠得到各個方面有效的支持。能不能夠創造一個防風險并且能夠平穩推進金融改革的外部環境,為我們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供一個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從流動性角度來講,也要松緊適度,也要基本上穩定。我們看流動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場利率是不是平穩,整個的超額準備金水平是不是合適,各方面的指標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就是我們對松緊適度的考量。”

倡導利率市場化改革

2009年第1期《金融研究》署名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易綱的論文《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在深層次上討論了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的條件。

文章末尾寫道:“筆者篤信市場經濟,堅信市場經濟能夠給中國人民帶來福祉,一直不遺余力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深層次問題是,利率完全市場化和國家對大銀行控股、存款保險以及國家注資銀行是有矛盾的。而對這一問題不進行梳理和總結,過度競爭和道德風險是難以避免的。”“培育SHIBOR或其他市場基準是中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在淺層次上的必要條件,而產權清晰和所有制多元化、打破壟斷、有序退出、預算硬約束則是在更深層上的必要條件。”

9年后的2018年初,易綱在《中國金融》上發表《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指出,從國際上看,全球經濟復蘇態勢仍可能延續,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將進一步趨向正常化,美聯儲的進一步加息動作為各界所關注,全球利率中樞可能會有所上行。

易綱在文章中表示,美國減稅措施和外貿政策仍會給全球經濟格局帶來一定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有可能多發頻發,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不容忽視。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外需回暖,對國內經濟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來自外部的不確定變化也可能向國內經濟金融領域傳導,全球經濟復蘇和大宗商品價格回暖還可能給國內物價形成一些壓力。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取向變化也會對我們的政策空間形成一定擠壓,增大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

“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金融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有利于提高金融業競爭力、增強金融體系韌性,為推動金融機構轉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創造有利的條件。同時,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于優化資源配置具有重大意義,是以市場化方式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一環。”易綱在《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最后一段寫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