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梅安森2017年凈利潤扭虧背后:員工總數同比降兩成 市政產品成第一大營收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6 17:37:43

對于營收大幅上漲、銷售費用反而大幅下降,梅安森給出的解釋是由于職工薪酬及售后服務費大幅減少所致。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琳/攝

2018年3月15日晚間,經過一輪推遲之后,梅安森(300275,SZ)終于披露了其2017年年報。2017年,梅安森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同比大幅增長。

在營收大增背后,市政產品對營收的貢獻度躍升至首位——2017年貢獻1.47億元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整體營收的50.84%。梅安森有關負責人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智慧城市相關的智慧市政、智慧安監、智慧城管、智慧管廊業務將是梅安森2018年發展的重中之重。 

營收、利潤雙雙同比增長

年報顯示,梅安森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達2.88億元和4201.9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32.56%和150.75%。也就是說,此前經歷了連續兩年虧損的梅安森,終于扭虧為盈。

對于業績扭轉,梅安森表示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第一是煤炭行業回暖帶來的營收增長和部分智慧牧業項目的收入確認;第二是營業總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三是出售持有的江西飛尚科技有限公司18.0302%股份帶來的1295.1萬元的投資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梅安森在2017年度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為2746.16萬元、4860.62萬元和1133.87萬元。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同比下降37.36%和14.47%;同時,財務費用同比增長9.98%。

對于營收大幅上漲、銷售費用反而大幅下降,梅安森給出的解釋是由于職工薪酬及售后服務費大幅減少所致。

事實上,年報顯示,梅安森的員工總數從2016年末的503人下降至2017年末的396人,降幅達21.27%,其中技術人員從2016年末的189人下降至2017年末的127人,降幅達32.8%。

一位剛從梅安森離職不久的前員工向記者介紹,其周圍幾個離職的員工也都是自己辭職的。

此外,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在其出具的審計報告中,對梅安森2017年年報中的收入確認和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并表示不對這些事項單獨發表意見。 

市政產品占整體營收的一半

梅安森將其主要業務劃分為礦山業務、環保業務和市政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被公司寄予厚望的市政業務占整體營收的一半。

年報顯示,市政產品的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6319.88萬元,上升至2017年的1.47億元,增幅達131.99%。2017年市政產品營收占上市公司整體營收的50.84%,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梅安森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梅安森中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安森中太)參股的重慶誠瑞通鑫物聯網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誠瑞通鑫)分兩次共收購重慶市偉岸測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岸測器)共36%的股份。

盡管梅安森中太占誠瑞通鑫注冊資本的比例僅為33.4694%,但梅安森表示,梅安森中太對于誠瑞通鑫的超額收益享有70%的收益分配權,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將誠瑞通鑫納入了2017年合并報表范圍。

梅安森相關負責人在之前的采訪中曾向記者表示,梅安森與偉岸測器兩者發展具有協同性,并強調智慧城市相關的智慧市政、智慧安監、智慧城管、智慧管廊業務將是梅安森2018年發展的重中之重。

此外,梅安森在同日還披露了其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1~3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300萬~800萬元,同比增長70.82%~89.0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梅安森 2017年報 市政產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