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6 00:46: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 然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姚祥云
每經記者 江 然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引領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的四大城市,都提出了要建設世界城市或者全球城市的目標。其中,北京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中心城市”;上海提出要“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廣州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成都則提出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與此同時,四大城市的總體規劃,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使命。
怎么理解和評價這四個城市總規的定位目標和各自特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落實國家戰略,上海體現全球視野,廣州是開放度,成都探索新型城鎮化模式。”
北京:落實國家戰略
王凱表示,北京總規的特點是城市戰略下的城市功能優化。因為北京是首都,不同于一般城市。總規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以及怎樣建設一個首都。所以新一輪北京總規提出了四個要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創新中心。其重中之重,是政治中心。
他說,在這條主線邏輯推進下,衍生出“疏解非首都功能”這一概念,以及北京副中心的建設。北京市屬的行政辦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等帶頭搬出主城區。此外,過于聚集人流的產業,批發市場、低端制造業等也都外遷。北京這一輪修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的發展和天津、河北要聯動。
“概括地說,北京總規就是要落實首都的要求,保障首都的功能。”王凱說,即在行動上,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作為牛鼻子。
同時,王凱認為,北京的發展要有區域視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篇大文章,通過北京功能疏解帶動天津河北發展,更長遠的目標是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
上海:體現全球視野
上海總規不太一樣。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所在的長江三角洲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條件最好的地方之一。
在王凱看來,上海的總規,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的城市發展戰略調整,因此提出了“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并且在功能提升上更加注重經濟管理,比如金融、貿易、創新、文化。直截了當地說,上海就是奔著倫敦、紐約、東京這樣的世界城市去的。
王凱評價稱,上海總規的另一個特點是將“以人為本”體現得比較深比較細,把市民的幸福作為上海城市發展的最高要求。最近很多城市在用“15分鐘生活圈”概念,這是上海率先正式提出的。它把老百姓的生活滿意度作為一個標準,在15分鐘內能夠解決購物、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公交服務等。
廣州:區域帶動引領
廣州是世界級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直到現在也是中國經濟最 開放的城市。新一輪總規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就是怎么樣發揮帶動引領作用。另外,加上一個新概念:粵港澳大灣區。
“這是我國新一輪發展的引擎,有一個城市分工的問題,廣州的作用不可替代。”王凱表示。
成都:探索就地城鎮化
對于成都的城市總規,王凱稱“非常有意思”。因為成都在胡煥庸線邊上,目前是整個西部地區最有活力的城市,也一直是西部地區經濟基礎最好,人文魅力最強的城市。另外,在探索城市與鄉村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成都無論是制度,還是規劃管理,都做了很重要的貢獻。
王凱說,這是有價值的。成都平原人口密度很高,過去四川農民工出川,是非常辛苦的第一代農民工,但西部地區幾億人口,不可能都遷移到浙江、廣東。現在成都的東部南部逐步發展了很多創新企業園區,包括現在提出的東進,比較好地破解了西南地區人口高密度的難題——不是簡單地人口東南飛、東南移,而是就地城鎮化。
“所以,成都城市發展的巨大貢獻,是探索了中國人口密度較高地區就地城鎮化方式,意義重大。”王凱表示,新一輪成都總體規劃,也是胡煥庸線以西的城市如何創新模式、起到引領作用的探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