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3-15 07:34:53
3月14日,指數編排公司MSCI公布推出12個指數,從而進一步擴大MSCI中國指數產品,為中國A股納入指數做好準備。結合更新后的納入名單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蹤相關指數的資產規模,靜態估算2018年將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約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A股已開啟“入摩”倒計時,國際投資氛圍相應切換進入預熱模式。3月14日,指數編排公司MSCI公布推出12個指數,從而進一步擴大MSCI中國指數產品,為中國A股納入指數做好準備。其中,中小盤指數產品成為本次發布的新亮點。
2017年6月20日,MSCI宣布將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ACWI指數中引入部分大市值的中國A股。按照計劃,該決定于2018年6月1日正式生效后,MSCI中國相關指數將覆蓋全球范圍內所有類型的中國上市公司。
公告顯示,本次發布的12只指數產品中,既包括MSCI中國A股指數和MSCI中國A股大盤股指數,也包括MSCI中國A股中盤股指數、MSCI中國全部股票中盤股指數、MSCI中國全部股票中小盤股指數等,成為本次突出特點之一。
對此,港股專家溫天納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本次發布是為A股納入MSCI指數做預熱準備,MSCI中國A股指數本身就包括了滬深300重要標的個股,本次推出新的指數產品為中小盤投資提供了參考標的,有助于投資者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A股股票。
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師梁浩榮也向記者表示,本次MSCI新指數覆蓋中小盤,這是對后續MSCI公布的路線規劃的完善。畢竟,隨著內地金融市場國際化和自由化提升,投資者需要更多工具、更完善的信息幫助做投資抉擇。本次MSCI將中國指數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也是讓市場參與者從中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
A股市場對外資流入規模抱有較高的期待。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自去年8月MSCI之A股成分股調整完成后,潛在A股納入標的從初始的222只擴大至237只。結合更新后的納入名單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蹤相關指數的資產規模,靜態估算2018年將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約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另一方面,國內資金也在積極跟蹤MSCI產品。據證監會披露,截至3月2日共計24只MSCI相關指數基金產品已獲受理,另外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等旗下產品獲批。不過,外資對MSCI標的布局并未立桿見影,持倉反而下降。
2月MSCI調整中國A股指數成分股,新增杭州銀行、海航基礎、步長制藥等7只股票,剔除夢舟股份、航發科技、貝因美3只股票。統計顯示,自去年宣布納入A股以來,MSCI新增中國A股指數成分股主要集中在材料、房地產、信息技術、消費、能源化工等領域。
不過,去年下半年以來,通過滬、深港通北上的資金對A股MSCI標的布局并未大規模開展。
廣發證券分析師戴康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上資金對MSCI標的股票持倉占比不升反降,而月度凈流入占比也一度出現明顯下降。從2015年以來經驗表明,全球股市急跌后北上資金往往會抄底A股,今年春節后北上資金抄底跡象明顯。
整體來看,北上資金對個股的影響力逐漸顯現,持股占比和交易占比不斷提升,而且北上資金對個股持股比例越高,對股價影響越大。
外資配置方向的變化也值得關注。今年以來北上資金調倉風格發生了明顯變化,加大了中小創板塊配置。
據e公司數據統計,今年春節后,北上資金基本維持對中小創板塊凈流入,特別在最近兩周,創業板加倉力度明顯超過其他板塊。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白海峰表示,MSCI中國A股指數恰好契合了當前的市場投資的風格。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相對于上證50,覆蓋范圍更加廣泛;預計未來A股的龍馬行情有望由“漂亮50”向二線藍籌、中盤藍籌、創藍籌集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