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4 23:46:53
在3月14日上午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金蝶國際首席財務官(CFO)林波表示,跟收入規模相比,虧損正在降低,“雖然加大云的投入在當期對我們的損益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平衡點一過,長期的利潤率和回報是很可觀的。”
每經編輯|宗旭

數據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金蝶國際(00268,HK)3月13日晚發布了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業績,該集團于年內營業額較2016年增長約23.7%至約人民幣23.03億元(單位下同)。毛利為18.76億元,同比增長23.9%。金蝶方面表示,主要因為規模效應和云業務的收益改善所致。其中,2017年云服務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近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7%,占總收入達24.7%。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云業務收入暴增,但是該部分業務仍未盈利。對此,在3月14日上午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公司首席財務官(CFO)林波表示,跟收入規模相比,虧損正在降低,“雖然加大云的投入在當期對我們的損益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平衡點一過,長期的利潤率和回報是很可觀的。”
目前金蝶的業務主要分為管理軟件業務及云服務業務兩部分。從收入來看,管理軟件依然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17年實現收入約17.4億元;云服務業務作為集團轉型的重點,2017年實現收入近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7%,占總收入24.7%。
在具體業務上,面對不同的客戶金蝶推出了不同的云服務產品,包括金蝶云(面向大中型企業的云管理服務)、金蝶精斗云(面向小微企業的一站式云服務平臺)、云之家(移動辦公平臺)、管易云(電商行業云)及車商悅(汽車經銷行業云)等,其中金蝶云2107年實現收入約人民幣3.9億元,同比增長87.7%,客戶數同比增長120%,續費率保持在90%以上,成為金蝶重要的增長動力,帶來長期而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金蝶國際云業務仍未盈利。不過林波指出,“加大云的投入在當期對我們的損益是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它體現為虧損。但是續費超一流表示價值點更高,也意味著高黏性、高價值,過了這個拐點將會有非常長期的投資回報。”
提到未來布局,金蝶集團創始人徐少春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一方面會基于金蝶過去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會通過投資并購等手段進行布局。
可以看到的是,繼聯手亞馬遜AWS之后,2018年1月11日,金蝶云與華為云達成戰略合作。此外,金蝶又接連投資硅谷初創公司PerceptIn及中國CRM企業紛享銷客等創新企業,不斷完善云生態布局。
國內另一軟件巨頭用友網絡雖然轉型云計算較金蝶晚,但是從用友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云業務也正在慢慢步入正軌。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用友實現營業收入32.76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中,云服務業務實現收入同比增長70.6%;云服務業務企業客戶數約353萬家,較2016年年末增長32%。
對此,天風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指出,云業務客戶數增速持續提升,其背后產業驅動因素是下游客戶對云的認知變化和產品力決定競爭優勢持續提升。由此帶動下,云計算市場正保持著驚人的年復合增長率。Gartner報告顯示,未來3年,SaaS服務將占中小型企業IT支出70%,而63%的集團企業都會上云。
盡管市場向好,巨頭云業務營收也在逐步改善,但是對于沒有其他盈利來源支撐的SaaS廠商來說日子卻不那么好過。從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北森云虧損3634萬元、基調網絡虧損2839萬元、藍海迅通虧損4620萬元。
T客匯創始人趙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資本對于SaaS行業的投資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到理性、緩慢投資的階段。在缺少資本驅動的情況下,更考驗廠商的是產品的能力以及市場接受度。
在這種情況下趙恒表示,將會出現很多的公司售賣,也會出現大面積的倒閉潮,“這一方面是因為產品的厚度不夠,另外是因為產品在用戶市場中的深度不夠,在市場競爭中把不幼稚的產品和公司清洗出去是一個正常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